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程诊断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大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网络技术,邀请其他医疗机构为本医疗机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宁夏地区前期在远程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展睡眠远程诊断。通过基础单位与睡眠远程诊断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患者在基层单位就诊及实施睡眠监测,远程中心诊断并指导治疗的模式。目前该睡眠远程网络已投入正常运行,方便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医联体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  相似文献   

3.
李红梅 《当代护士》2021,28(11):65-67
目的 探讨采用移动互联网的远程睡眠管理对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失眠患者设计专用软件,建立线上睡眠管理平台,对失眠患者远程管理,以2020年4月1日—2020年7月1日在某院诊断为慢性失眠并接受治疗的114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焦虑和抑郁自评均在轻度以内,按来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移动互联网的远程睡眠管理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远程线上睡眠管理系统可用于慢性失眠治疗,易于操作,治疗依从性好,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乳腺、甲状腺等超声人工智能系统联合远程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乳腺、甲状腺等超声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联合远程医疗,进行实时动态远程超声检测,专家在线实时会诊,给予基层及地方医院指导及诊断。结果共检测612例患者,其中女563例,男49例,甲状腺检测379例,乳腺检测221例,其他检测12例。手术患者5例,转诊医疗4例。结论通过乳腺、甲状腺等超声人工智能系统联合远程医疗,基层医院的超声诊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减少了由于误诊、漏诊造成的过度治疗,进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输出,对于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建 《康复》2014,(5):1-1
睡眠,古人又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作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可见,睡眠与养生对生命和健康是何等重要。但事与愿违。失眠却如影随形地困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3月21日是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学基金会确定的“世界睡眠日”。2008年的主题是“健康生活,良好睡眠”。大体测算,人生的1/3时间是在睡眠,剩下的2/3时间要依靠睡眠。“没有睡眠就没有生命”,睡眠是调节人体生物节律,解除人体疲劳,保持内外环境平衡,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临床护士是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骨干力量,是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完成临床医疗和护理活动的重要专业人力载体。良好的睡眠对于解除护士日常业务工作疲劳,保证始终具备充足的体力和精力,维护正常的医疗和护理活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邵义舜  肖强  王砾 《中国康复》2007,22(1):37-39
目的:了解和分析武汉市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并对有睡眠障碍者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表”对武汉10所大学的在校生1100名进行睡眠情况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902名大学生中,日均睡眠时间〈6h(2.7%)、〉9h(10.4%),86.0%有午休习惯,i0.5%有或常有不良睡眠习惯;12.6%感到睡眠不好和很差;26.2%因睡眠问题引起精神不振、上课打瞌睡、走神等情况;61.6%有过人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磨牙、打鼾、呓语、梦游或早晨难醒等睡眠障碍,但仅有5.1%学生因睡眠问题求医或咨询,61.8%的学生认为对大学生的睡眠健康需要“关注”和“特别关注”;理工科学生与文史和其他专业学生比较。学习生活较紧张,睡眠时间较短,坚持午休人数较多,而睡眠效果较差。睡眠障碍率较高,对睡眠健康问题持“无所谓”态度者较高(P〈0.01)。结论:大学生短睡者较少、长睡者较多,睡眠障碍普遍和较严重。应加强对学生尤其对理工科学生的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和提高应用非医疗方法解决睡眠问题的能力;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8.
吴冰 《南京护理》2020,(4):37-42
依托我院“互联网+” 医疗服务平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肿瘤患者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防护方案。本文重点从有效指导个人日常防护、就医指导、发热应对、饮食指导及密切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等几方面来科学防疫,降低传播风险,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肿瘤患者更好的预后提供参考。“互联网+”肿瘤患者防护方案在新冠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技术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远程服务以及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方面的作用,较好的服务于患者、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睡眠疾患中心认证标准(1)发表时间:2007-02-27 22:49:03作者:无忧睡眠网来源:无忧睡眠网人员配置标准1每个睡眠中心必须配备一名持有有效许可证的医师作为医疗主管(Medical Director)。该医疗主管对睡眠中心的全体医务人员负责。标准2每个睡眠中心必须配备一名持有美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互联网+”麻醉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方式、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完善“互联网+”麻醉护理健康教育平台、探索有效的麻醉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云霞 《家庭护士》2007,5(3):30-31
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 睡眠占据着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基地两万余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失眠症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但相当多的病人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人类对睡眠的依赖性很强.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2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后疫情时期,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调查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大连市四个社区的478名老年人,调研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模式的需求状况。结果: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的知晓率为25.1%,对"互联网+养老"持需要态度的为31.8%,对"互联网+养老"需求最高的为紧急热线服务(60.7%)和远程医疗服务(52.7%)。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情况、自理能力、医疗服务评价等均可影响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的使用需求。结论: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较低,建议增加"互联网+养老"宣传力度和途径,满足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学书刊中,能找到“睡眠障碍”一词,还是近几年的事。目前国内外已经把“睡眠障碍”作为一个医学专题提出来研究,而中医学作为一个独特的医学理论和临床体系,对“睡眠障碍”这一课题,也有必要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和探讨,以求提高认识,并且希冀得到更有效的辨证论治方法。现  相似文献   

14.
行业动态     
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进一步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通知》提出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患者用药服务更放心、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家庭医生服务更贴心、远程医疗服务全概盖、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政务共享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发病率日益增长的各种睡眠障碍,通过文献研究,探讨未来睡眠中药的药物开发,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通过认真总结临床用药经验,结合现代药物化学研究成果,提取方法学之精华,提出睡眠中药研发的途径。结果:提出传统睡眠中药的6种途径,依据互联网+睡眠中药的10种途径。结论:睡眠中药及新药的研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移动终端用户的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各行各业都在尝试用"互联网+"来重构本行业的形态。在医药卫生领域引入"互联网+"将形成崭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互联网+"医疗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  相似文献   

17.
癌症是青年人群最常见死因,造成其特殊生理、心理及社会损害,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增加经济社会负担。目前,“互联网+”结合康复管理的新型模式可有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患者医疗投入。本文从国内外互联网在青年癌症患者康复管理中的相关概述、应用形式、效果及不足等方面展开综述,旨在为国内青年癌症康复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健康”新概念的提出,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对医疗干预的评价日益受到重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危害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本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互联网+”母乳喂养远程指导服务模式在突发公共应急事件中的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珠海市一、二、三级医院或社区卫生院分娩的产妇46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者利用互联网技术自行设计母乳喂养远程指导支持现状调查电子问卷并发放给出院产妇,为其提供母乳喂养相关技术的指导与服务。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影响“互联网+”母乳喂养服务在公共应急事件中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目前“互联网+”母乳喂养远程指导服务技术运用较少,产妇及家属缺乏哺育知识,产妇获取母乳喂养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医护人员宣教方式单一,希望通过多渠道方式获得相关知识。母乳喂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乳汁分泌情况,部分产妇会担心母乳喂养比较麻烦、影响身材、影响工作等。结论完善母乳喂养服务体系,重视孕期及产后教育,采用多元化宣教模式积极开展院内健康宣传,加强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强化家人关怀和支持,建立良好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和睡眠剥夺脑电图的差别,初步探讨药物诱导和睡眠剥夺对睡眠脑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6/2004-06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的3个月~12岁的患儿,临床有两项诊断中至少有一项诊断为癫痫或临床拟诊癫痫者共383例。随机分为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200例,药物诱导睡眠组183例。睡眠剥夺组不用药物,采用禁睡4~10h后描记脑电图,年龄越小禁睡时间越短。药物诱导睡眠组服用100g/L水合氯醛,剂量采用1mL/岁,最多10mL,待快入睡时描记脑电图。使用视频数字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8~16个头皮盘状电极,参考电极置于双耳垂或CZ,均作单、双极导联描记。记录30~90min的脑电图,包括常规脑电图-睡眠脑电图-觉醒后脑电图或睡眠脑电图-觉醒后脑电图。对比分析觉醒、睡眠时程、着重观察有无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和睡眠纺锤的变化及癫痫放电频率。结果:两组患者383例均收集到脑电图,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觉醒状态时快波活动:药物诱导睡眠组中73.8%(135/183)的儿童觉醒状态时快波活动增多,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的儿童觉醒状态时仅5.0%(10/200)快波活动增多。②睡眠状态中的睡眠时相:药物诱导睡眠组中24.0%(44/183)能见到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85.0%(170/200)见到较完整的睡眠时程,包括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Ⅳ期。③睡眠纺锤:药物诱导睡眠组37.7%(69/183)可见,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76.0%(152/200)可见。④癫痫样放电:药物诱导睡眠组发现有22.4%(41/183),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发现有66.0%(132/200)。⑤睡眠纺锤与临床诊断的关系:药物诱导睡眠组中发现睡眠纺锤缺失62.3%(114/183),其中临床拟诊“癫痫?”34例;拟诊“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26例;拟诊“继发性癫痫?大脑发育不全”28例;拟诊“癫痫?非典型热性惊厥?”17例;拟诊“癫痫?屏气发作”5例;拟诊“癫痫?癔病?”4例。有22.4%(41/183)发现癫痫样放电,其中有26.8%(11/41)可见极度纺锤波。睡眠剥夺—自然睡眠组中睡眠纺锤缺失24.0%(48/200),其中临床拟诊“癫痫?”17例;拟诊“癫痫?脑性瘫痪”15例;拟诊“癫痫?大脑发育不全”8例;拟诊“癫痫?非典型热性惊厥?”6例;拟诊“癫痫?癔病?”2例。有66.0%(132/200)发现癫痫样放电的患儿中有30.3%(40/132)可见极度纺锤波。结论:药物诱导睡眠很快进入深睡期,不利于观察癫痫样放电等异常波最容易出现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Ⅰ~Ⅱ期睡眠,同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快波增多,睡眠纺锤活动亦被掩盖,直接影响对睡眠脑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