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 《淮海医药》2022,40(1):44-46
目的:探讨COOK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促宫颈成熟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COOK球囊引产,比较2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妊娠结局及分娩指标。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及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宫内感染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OOK球囊可有效促进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宫颈成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析促宫颈成熟与足月延期引产应用双球囊及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106例足月延期引产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各包含53例的缩宫素组(对照组)与双球囊组(实验组),分别进行缩宫素静滴、双球囊导管置入处理,评估比较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并观察产妇的妊娠结局与引产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促宫颈程度效果高达94.3%,相比于对照组的43.4%显著更高(P0.05),宫颈Bishop评分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与诱发临床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更少(P0.05),而两组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对于足月延期引产产妇而言可有效促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并降低剖宫产率,相较于缩宫素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对比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在足月延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于本院分娩的孕周>41周的70例足月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促宫颈成熟,观察组接受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引产结局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宫颈成熟度更好,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更高,临产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更短,P均<0.05.结论 在足月延期妊娠引产中,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强于缩宫素,可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COOK球囊与人工破膜联合应用于足月引产,观察引产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分娩、有引产指征且宫颈评分<6分的初产妇166例,根据采用的引产方法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产妇引产前均先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观察组COOK球囊取出后行人工破膜,再行缩宫素引产;对照组COOK球囊取出后直接行缩宫素引产.观察两组静滴缩宫素到诱发临床时间、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催产素量、剖宫产率、24 h内阴道分娩率和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诱发临产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5.00 h vs 9.16 h,7.02 hvs 9.80h,P<0.05),24 h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80%vs 57.70%),催产素总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总产程时间(9.30 h vs 10.30 h)、产后出血量(172.20 mLvs 203.40 mL)、剖宫产率(22.40% vs 27.20%)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均未发生感染及脐带脱垂等不良反应.结论 COOK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可提高引产有效性,使孕妇更快进入产程,且减少缩宫素使用时间,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总的引产时间和不增加感染与脐带脱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81.67%(49/60),明显高于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两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短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减少,两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OOK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临床上产妇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可以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位小水囊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引产指征Bishop宫颈评分≤6分的产妇133例,随机分为两组。水囊组71例先放置小水囊于宫颈内口处12h,未自然临产者,无宫缩或宫缩不规则,即予缩宫素静脉点滴。对照组62例直接进行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引产开始至临产时间、分娩方式、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和Apgar评分等。结果水囊组和对照组在引产效果、分娩时间、产后出血和阴道分娩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小水囊比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小水囊引产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和单纯缩宫素用于宫颈不成熟足月引产中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某院住院待产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给予单纯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引产后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提高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褥感染率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孕妇的总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在用于宫颈不成熟足月引产上,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及缩宫素对辅助足月妊娠引产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行引产的68例足月妊娠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缩宫素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球囊组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宫颈成熟情况,球囊组产妇的宫颈成熟率高于缩宫素组(P 0.05);对比两组产妇引产和分娩情况,球囊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高于缩宫素组,剖宫产率较低于缩宫素组,临产时间和产程短于缩宫素组(P 0.05);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球囊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缩宫素组(P 0.05)。结论针对足月妊娠引产产妇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进行引产更加安全有效,可以提高产妇的宫颈成熟率和引产成功率,缩短临产时间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在引产中应用效果。方法 400例引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缩宫素引产组与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组,各200例。缩宫素引产组采取缩宫素引产,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组则采取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产程时间、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新生儿阿氏评分,治疗前后产妇宫颈成熟评分,剖宫产发生率,胎盘早剥发生率,宫腔感染发生率。结果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组产妇引产总有效率100%高于缩宫素引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组宫颈成熟评分为(8.51±1.42)分,高于缩宫素引产组的(5.56±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组产程时间为(9.23±2.41)h,临产时间为(18.21±2.21)h;缩宫素引产组产程时间为(11.45±2.47)h,临产时间为(36.21±2.34)h;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组产程时间、临产时间均短于缩宫素引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组剖宫产发生率为10%(20/200),低于缩宫素引产组的30%(6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组胎盘早剥发生率为2%(4/200),宫腔感染发生率为2%(4/200),缩宫素引产组胎盘早剥发生率为2%(4/200),宫腔感染发生率为2%(4/200);两组胎盘早剥发生率及宫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水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的效果理想,可明显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宫颈成熟评分评分,并缩短产程和临产时间,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2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探讨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选择。方法:将80例足月妊娠、宫颈Bishop评分≤5分,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2配合缩宫素静滴,对照组仅缩宫素静滴引产,对两组促宫颈成熟、用药至临产时间、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至临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新生儿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有1例发生子宫过度刺激,未导致不良后果。结论:前列腺素E2能够有效促进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静滴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且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妇为研究对象,32例自愿选择应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孕妇为观察组,44例选择单纯应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宫颈成熟、产程、出血量、分娩结局、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采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5.7%,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出血量、新生儿情况,产褥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能有效扩张宫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同时不增加产褥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足月妊娠初产妇7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观察组则采取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观察组初产妇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2 h内自然临产率60.53%,对照组12 h内自然临产率39.47%,观察组初产妇12 h内自然临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显著,较缩宫素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董丽娟  朱璇  周淑娟 《淮海医药》2012,30(3):243-244
目的探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方法对于有引产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6例。观察组采用低位水囊放置术,同时小剂量缩宫素给药;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2组引产效果、产程时间及阴道分娩成功率。结果在引产12 h后宫颈Bishop评分提高值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引产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临产发动时间和总产程,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囊配合小剂量缩宫素加强宫缩促宫颈成熟的综合方法更为有效,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球囊组)和对照组(催产素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临产发动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球囊组)的宫颈 Bishop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催产素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催产素组;剖宫产率低,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COOK双球囊助产术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助产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对分娩情况、促宫颈成熟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12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比2组分娩情况、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出血、排尿不畅、宫缩过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提高促宫颈成熟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则采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采用单纯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宫颈成熟率、总产程、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状况。结果引产前,两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实验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及宫颈成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适的引产人群,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能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缩短总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有效、简单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双球囊(COOK球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共240例,随机分为A组(COOK球囊组)80例、B组(前列腺素E2栓剂组)80例、C组(缩宫素组)80例。观察3组产妇的用药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用药后至临产时间、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引产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为91.25%,C组为46.25%,3组的引产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的用药后至临产时间明显短于C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母婴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与前列腺素制剂相当,且明显优于缩宫素,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简单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陆叶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68-70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2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引产禁忌的初产妇和经产妇,采用双盲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采用阴道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1枚引产,对照组110例以缩宫素静滴引产,对两组宫颈成熟Bishop评分,对产程的影响,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药至临产的时间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2h临产率为67.3%,24h临产率为87.3%,对照组12h临产率为46.4%,24h临产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65.5%,对照阴道分娩率为5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母婴的影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诺前列酮用于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促宫颈成熟及诱发宫缩作用优于缩宫素,它可以显著提高宫颈Bishop评分,从而提高阴道分娩率,促进自然分娩,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双球囊导管与催产素在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中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孕38~42周、单胎、头位、胎膜完整、宫颈Bishop评分〈5分、无严重并发症、无阴道炎症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双球囊导管引产组和缩宫素引产组,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方式、引产成功率、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等指标。结果导管组的剖宫产率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阴道分娩中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使用12h后的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引产所用的时间。对降低剖宫产率、尤其是由于引产失败而行的剖宫产,提高经阴分娩成功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郭艳  林雁  樊素珍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20):100-103
目的 比较给予催产素相同条件下,不同扩张方法应用于足月妊娠高血压产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78例足月妊娠高血压产妇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组.对照组:39例,等容量宫颈扩张单腔球囊联合催产素法;观察组:39例,COOK扩张双球囊联合催产素法,比较2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差异不明显(92.31% VS87.18%).观察组球囊放置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率89.74%、引产成功率89.74%,高于对照组66.67%、71.80% (P <0.05),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显著(7.68% VS25.60%)(P<0.05)、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5.12% VS20.48%)(P<0.05).结论 给予足月妊娠高血压产妇催产素条件下,等容量宫颈扩张单腔球囊与COOK扩张双球囊引产效果相当,但COOK扩张双球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