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比基于五维健康量表的渐进护理降低PICC置管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接受PICC置管干预的110例肿瘤科患者,随机抽取患者分为研究组( n=60)及对照组( n=50)。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为对照组,基于五维健康量表的渐进护理干预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代谢当量(MET)的握球运动强度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并发症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方法 研究类型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行PICC置管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以MET衡量上肢握球运动强度,3组患者分别对应1~2 METs、2~3 METs、3~4 METs的运动强度,3组患者握球运动时均佩戴显示运动耗氧量的运动手表,均每日握球运动300组/d,三餐后2 h分3次开展,每次100组。PICC置管第3天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与达到目标运动强度运动10 min后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与最小血流速度(Vmin),在置管第7天、置管第14天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完成上肢静脉血栓分级诊断;并记录PICC置管14 d内导管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堵管、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及PICC置管3~14 d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2 METs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60±10.45)岁;2~3 METs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0±11.07)岁;3~4 METs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25±10.93)岁。1~2 METs、2~3 METs、3~4 METs组患者运动达标10 min后的腋静脉Vmin、Vmax均显著高于同组静息状态下的Vmin、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与运动达标10 min后的腋静脉Vmin、V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置管7 d、14 d内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0%(3/30)比6.67%(2/30)比6.67%(2/30),20.00%(6/30)比13.33%(4/30)比10.00%(3/30)](均P>0.05)。3组患者置管14 d内堵管、静脉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 METs组运动疲劳感比例低于2~3 METs组及3~4 METs组[26.67%(8/30)比53.33%(16/30)比76.67%(2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 METs、2~3 METs、3~4 METs运动强度下的PICC置管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其他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考虑运动疲劳因素,1~2 METs的运动强度适宜作为PICC置管14 d内的握球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PICC不同置管部位的选择对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PICC置管部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130例PICC患者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2组,肘上置管组65例,采用肘关节2指以上部位置管,肘下置管组65例,采用肘关节2指以下部位置管。观察比较不同置管部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何不同。结果 2种PICC置管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肘下置管组静脉炎、感染、导管脱出及断裂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肘上置管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尽量采用肘关节上部行PICC置管,以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更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栓塞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患者需反复输注化疗药物,为防止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本院于2006年6月开展PICC置管工作,给患者和护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期间遇到过2例患者,置管后出现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很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时同步抗凝治疗方法对高凝状态肿瘤患者防止血栓形成维持导管通畅达到治疗目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恶性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实验组(n=46),观察组在PICC置管及维护期间进行同步抗凝治疗,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方法防治静脉血栓。结果观察组的46例患者置管后及抗凝治疗1个月后PLT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1例(2.17%),为上肢浅静脉栓塞,对照组发生静脉血栓8例(17.39%),上肢浅静脉3例,锁骨下静脉4例,颈静脉1例。结论对高凝状态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维护期间采取同步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维持导管通畅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抗凝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探寻和总结静脉血栓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9例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患者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术肢的功能活动指导、局部的症状及体征的观察,出血倾向的预防,监测凝血功能,密切观察肺栓塞的发生等的护理措施。结果:9例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抗凝治疗后血栓溶解,无发生并发症,结论:留置PICC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后,既往多采用拔除导管方法,现采用保留导管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结合相应的观察和护理措施,静脉血栓溶解。避免患者重复置管带来的痛苦和费用的增加,不能按原治疗计划进行的缺点,达到了既抗凝又继续按原计划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上肢肘部的贵要静脉、肘正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尤其对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及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1].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上肢肘部的贵要静脉、肘正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  相似文献   

10.
徐咏梅  胡桑  程凤 《安徽医药》2018,39(9):1146-1148
目的 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复数医院行PICC置管的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后是否发生血栓分为血栓形成组(5例)和未发生血栓组(3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住院时间、穿刺血管、血脂,凝血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PICC置管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结果 本组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14.28%;血栓形成组女性(女/男=5/0)比例高于未发生血栓组(女/男=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组止血药物使用率高于未发生血栓组,且穿刺血管多为头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7.622;P=0.049,0.022);两组患者置管时间、止血药物使用天数、血脂和凝血指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止血药物使用和穿刺血管是影响PICC置管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3.854、3.622,P均<0.05)。结论 血管选择、止血药物的使用是影响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梗塞后上肢痉挛临床治疗中,针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某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后上肢痉挛患者20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疗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FCA)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FCA、FMA方面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组间优势非常明显,即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上肢痉挛患者行针灸疗法+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恢复,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肢体功能锻炼对预防髋关节术后下肢肌肉萎缩的效果。方法将78例髋关节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穴位按摩联合患肢功能锻炼,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周、2周、3周、4周及2个月患肢大腿周径。结果两组患者的肌肉萎缩统计数据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肢体功能锻炼对预防髋关节术后下肢肌肉萎缩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探讨下肢血液循环泵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关节科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行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术后予基础护理+利伐沙班抗凝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下肢血液循环泵,每日2次,连续使用10-14 d,对比两组术后2,7 d凝血功能、下肢周径,并观察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 d凝血活酶时间(APTT)[(34.3±5.8)s比(30.2±4.6)s],术后7 d凝血酶原时间(PT)[(15.9±3.5)s比(14.3±3.1)s]、APTT[(36.8±5.3)s比(34.3±4.9)s]均长于对照组(t1=3.250,t2=2.014,t3=2.041,P〈0.05);术后2 d观察组与对照组大腿周径[(47.5±4.1)cm比(49.6±4.5)cm],小腿周径[(37.2±2.9)cm比(38.7±3.3)cm];术后7 d两组大腿周径[(46.2±4.0)cm比(48.2±3.8)cm]、小腿周径[(36.2±2.7)cm比(37.6±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43,t2=2.024,t3=2.138,t4=2.242,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8.11%(3/37)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27.27%(9/33,χ2=4.510,P=0.034)。结论血液循环泵能通过改善下肢血流,增加纤溶活性,发挥抗凝作用,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术后实施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研究其对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已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42例乳腺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与普通的常规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锻炼后的效果。结果在肩部与上肢功能情况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效果较佳P<0.05。结论对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开展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以缓解并减少上肢功能障碍情况,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对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8年8月~2020年10月10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运动疗法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气压治疗仪,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TT、PT、TT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可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DVT发生的概率,优化神经运动功能,提高凝血功能水平,改善下肢股静脉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6.
临床药师参与了一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即参与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用药监护。协助临床医师确定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了用药教育与用药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事实证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及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有助于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临床药师参与了一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即参与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用药监护。协助临床医师确定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了用药教育与用药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事实证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及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有助于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联合肢体气压治疗对危重症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本科收治的230例危重症卧床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踏车运动联合肢体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变化以及血流速回到运动前水平所需的时间。结果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流速回到运动前水平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踏车运动联合肢体气压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危重症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股静脉平均血流速,有利于血液循环加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探讨改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预防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选择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G组)、常规组(C组),每组各80例。G组置入导引钢丝后不使用扩张子,直接沿钢丝放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置管成功后“五点法”缝合固定CVC;C组使用扩张子扩皮后再置入CVC,置管成功后“三点法”缝合固定CVC。比较2组穿刺点出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发生率。G组59例、C组61例纳入统计学分析,渗血发生率和持续时间G组显著低于C组(P<0.01、P<0.05),皮下出血和(或)血肿、导管意外脱落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G组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不采用扩张子直接置入CVC和“五点法”缝合固定CVC可有效预防CVC置入后穿刺点渗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