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11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期心率、血压以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苏醒期,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患者麻醉苏醒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全麻苏醒期腹部手术患者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全麻腹部手术的89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选用麻醉苏醒护理方法,观察其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以及躁动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0分38例,1分4例,2分3例,3分0例,对照组0分32例,1分5例,2分4例,3分3例,观察组躁动发生率是15.56%,明显较对照组27.27%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对全麻苏醒期的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针对性和预防性护理能有效减轻其躁动程度,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行全麻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全麻苏醒的躁动因素采取相对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苏醒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躁动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以提高全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依据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发因素采取预防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躁动发生率为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腹部手术患者的全麻苏醒期实施预防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概率,降低病情严重程度,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运用麻醉苏醒护理对其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麻醉苏醒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心率、血压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舒张压为(86.4±11.2)mm Hg,收缩压为(136.2±13.5)mm Hg,心率为(76.5 10.1)次/分,躁动发生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可有效控制其心率、血压,降低其躁动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分组方法将92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血压、心率及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血压和心率均优于一般组患者(P<0.05),躁动发生率为10.9%,与一般组患者的26.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躁动程度明显轻于一般组患者。结论给予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躁动发生率,减轻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究腹部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出110例样本,均是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分别是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HR、DBP、SBP、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麻醉苏醒护理能明显地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其他不良事件、稳定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及对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在麻醉苏醒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苏醒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明显的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口腔内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确保患者顺利度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术后麻醉恢复的安全性.方法:对127例口腔内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进行护理,加强呼吸道、口腔内分泌物的吸引,保持呼吸道畅通,并采取侧卧位,让口内分泌物流出,防止误吸.结果:127例患者均恢复顺利,拔除气管导管后平安返回病房.结论:全麻口腔内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格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外,吸引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采取正确的体位也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腹部手术32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观察组)和单纯全麻(对照组),每组16例。观察麻醉前、诱导期、插管期和拔管期的SP、DP、HR、SpO2及其临床资料。结果①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期和插管期SP、DP、HR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插管期的HR明显减慢(P<0.05)。两组麻醉后SpO2较麻醉前明显上升(P<0.01)。②两组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及拔管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带管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人数明显增加;新福林和压宁定使用人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腹部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或单纯全麻均安全有效;对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关键是要有防范意识和处理手段;气管插管便于呼吸管理和供氧。  相似文献   

13.
陈惠  权丽丽 《黑龙江医药》2013,(6):1137-113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70例儿童斜视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儿麻醉和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效果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全身麻醉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室护理相关内容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将某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其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结石手术中,为患者提供周全的手术室护理可以保障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身体条件,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情况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和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对腹腔镜下腹部手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术中全麻药用量及苏醒时间。方法 40例行腹腔镜患者,其中直肠癌10例,子宫全切30例,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20例)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B组,20例),持续监测MAP、HR,静脉全麻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ICU停留时间。结果气腹时MAP、HR,A组均明显增加(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静脉全麻药用量A组>B组;苏醒时间A组>B组,拔管时间A组>B组,PICU停留时间A组>B组。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可有效抑制腹腔镜下腹部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减少静脉全麻药用量,苏醒快,在PICU停留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某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进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中抽取154例,选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77例行常规基础护理,探讨组77例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各个时间段VAS评分和满意情况。结果:探讨组术后6h、12h和24hVAS评分是(3.04±1.12)分、(2.15±1.06)分和(2.04±1.63)分,对照组是(4.02±1.79)分、(3.44±1.35)分和(3.11±1.24)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满意度92.21%,对照组7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改善患者满意情况,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单次骶管神经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50例4~9岁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全麻组和联合组2组.观察2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每小时用量,麻醉效果、并发症及麻醉方式改变等情况.结果:全麻组的平均动脉压(MAQ)和心率(HR)在术中(T1)、停药后5分钟(T2)、苏醒时(T3)均高于联合组(P<0.05),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每小时用量联合组明显少于全麻组(P<0.01).2组患儿在诱导合作、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苏醒时间、麻醉方式改变等方面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全麻联合单次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可以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济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9+43-39,4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行腹部手术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吸入异氟醚,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维持;观察组麻醉诱导后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麻醉维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者插管前、插管后5min、10min时的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心率(HR)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前后各时间点的SPB、DPB、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插管前后SPB、DPB、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SPB、DPB、HR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清醒快,是腹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洪梅  程勇  曾梦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53-354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术前准备以及相关健康教育等传统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的同时对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对手术工作的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前选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7.2±4.3)分,护理干预后(30.2±3.6)分,对照组进行护理干预前(37.2±3.5)分,护理干预后(34.7±2.8)分。结论手术室施行优质服务工作能帮助缓解患者手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取得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