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花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又叫草红、刺红花、杜红花、金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管状花.红花是一味传统的活血祛瘀中药, 具有活血通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消除自由基、抗炎等功能,<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其临床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其药理作用及机制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应用研究,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槛木属(Loropetalum)植物共有4种及1变种,分布于亚洲东部的亚热带地区,其中橙木和它的变种红花橙木可作药用。橙木中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鞣质、黄酮、木脂素类和萜类等,提取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总酚、总黄酮和花色素的提取方法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生物活性研究包括抑菌、抗炎、促愈合和抗氧化等。本文对橙木和红花橙木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笔者就治疗痛风病之100张专方从病因病机到组方用药作如下阐析: 2 药物功效分类 在所查阅的100篇痛风病临床报道中,共出现了165种药物.这些些药物大体上可分为六大类:一是清热药,包括黄柏、土茯苓、忍冬藤、石膏、黄芩、知母、赤芍、丹皮、金银花、生地等;二是祛风湿药,包括威灵仙、防己、藤类药(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等)、木瓜、秦艽等;三是祛湿药,包括苍术、萆薢、车前子、泽泻、滑石等;四是通络活血药,包括牛膝、地龙、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泽兰、延胡索等;五是补益药,包括滋补肝肾的川断、骨碎补、山萸肉等.  相似文献   

4.
红花类注射用药在骨科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昕  曲晓峰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314-2315
中药红花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为活血通经药。红花类注射用药大致由红花注射液和由红花提取而成的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这两类药组成。中医经典书籍中说,跌打损伤,皆瘀血在内而不散也;血不活则瘀不能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类中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血瘀证,但还存在一些人们所不了解的有效成分,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该研究从药理角度出发,选取常见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即益母草、红花、当归、丹参、水蛭、桃仁的标本进行观察,结合相关书籍、临床经验和实验进行研究,以此深入了解其有效成分和功效,使这些使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未来被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质红花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红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分布于我国11个省份的红花药材(共36份样品)进行色谱分离,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运行时间为60 min;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5 nm;室温为20℃.使用"中药指纹图谱工作站"(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研室等编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种质红花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其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来自我国11个省份的不同种质红花药材可以聚为两类,生长于西北地区的红花品种之间相似度较高;生长于中部、南部地区的红花品种之间相似度较高.红花种质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别明显.结论:红花种质化学组成差异显著,固定种质来源对保障红花质量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取红花刺槐花的挥发油,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毒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花刺槐花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程序升温对红花刺槐花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用NIST11. L标准质谱库对检测到的峰进行初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从红花刺槐花挥发油中检测出的化合物有34种,主要包括:烯烃类、烷烃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等。最佳程序升温条件为:60℃以3℃·min-1升至180℃,保持5 min,然后以5℃·min~(-1)升至280℃,保持5 min。红花刺槐花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 000 4 m L·g~(-1)。初步检测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2,6,10-三甲基十二烷(1. 18%)、反式-橙花叔醇(2. 02%)、反式-金合欢烯环氧化合物(1. 89%)、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5. 33%)、棕榈酸甲酯(1. 77%)、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 97%)、植醇(6. 01%)、十六烷酸-1-甲基丁酯(11. 6%)、正二十一烷(12. 48%)和正二十六烷(2. 81%)。初步推测2,6-吡啶二甲醛-3-(苯基甲氧基)-双[甲基(2-吡啶基)腙]可能为红花刺槐花致毒成分。结论:本实验方法稳定易行,初步推测利用红花刺槐花的致毒成分可以制作潜在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8.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的干燥筒状花冠,性味辛、温,归心、肝经,是中药中“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良药。现代临床主要应用红花治疗心血管、妇科、伤科等类疾病。随着红花药用研究的深入,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价值也正逐渐凸显,本文就红花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菊科阔苞菊属的多种植物为世界各地的民间用药,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阔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桉烷型倍半萜类衍生物、噻吩环聚炔类、苯丙素类等;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及神经药理学作用.以期对今后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花黄色素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对红花黄色素 (SY)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分布等药动学指标进行考察 .方法 红花黄色素在生物样品的浓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结果 小鼠尾静脉注射2 6 4.9mg· kg- 1 红花黄色素 (UV)后 ,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曲线下面积 (AU C)为 5 786 2 .2μg· m in·m L- 1 ,半衰期 (t1 /2 )为 41.6 min,红花黄色素在肝和肾中浓度最高 ,心、脾和肺次之 ,脑中浓度最低 .结论 红花黄色素在小鼠体内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