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睡眠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且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睡眠障碍的原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Score,PSQI)方法评价护理干预实施7 d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100%,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光线强度、作息时间、生活环境、疾病因素、饮食习惯、运动锻炼方式和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和干预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根据不同患者自身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其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山东省威海市某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根据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形成原因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工作情况、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习惯、性别和居住环境等。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为(4. 24±2. 18)分,比对照组的(7. 82±2. 16)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居住环境、运动和自身身体状况都能够对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老年患者施以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进行心理、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心力衰竭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睡眠质量改变情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指数测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时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治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Index Score,PSQI)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睡眠时间为(238.11±54.29) min,对照组为(204.79±53.14) min,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为(7.01±2.05)分,对照组为(10.69±2.18)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睡眠障碍中运用精细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延长总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提高其睡眠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睡眠情况的临床资料,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入睡困难、早醒、不能熟睡是精神病患者睡眠质量差的主要表现,精神症状、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家庭问题是影响精神病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86例精神病患者护理干预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为(16.25±3.54)分,护理干预后PSQI评分为(10.62±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睡眠指导、强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精神病患者消除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也有利于促进精神症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的2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4. 26±1. 34)分,低于对照组的(7. 48±2. 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提升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至2018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SQI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 87%,高于对照组的85. 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重要帮助,并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睡眠的效果。方法:将228例连续收治的新发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对干预组患者采取针对睡眠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护理、认知行为疗法等。比较入院时和第4周时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共有61.8%(141/228)的患者PSQI总分大于7分。治疗后干预组入睡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PSQI分量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睡眠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非常普遍。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睡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的构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本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施行老年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老年常规性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模式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WHFQ)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MLW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的构建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可促进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焦虑评分(42. 24±6. 16)分、抑郁评分(41. 39±6. 21)分及均较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观察组PSQI评分(5. 61±2. 40)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工作,对其睡眠质量产生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老年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不良睡眠现象发生率、护理干预满意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不良睡眠现象发生率为26.67%、3.33%;PSQI评分为(9.32±1.06)分、(8.40±1.04)分;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为(2.89±0.34)分、(2.53±0.25)分,SAS评分(48.35±1.82)分、(45.63±1.43)分,观察组数据偏小;护理干预满意度为80.00%、100.00%,观察组数据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具备有效提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结合自然疗养因子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过程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04—2016-04在某院疗养的T2DM合并睡眠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音乐疗法应用到护理干预中,干预时间为2周,干预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T2DM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3.27±3.09)分,SDS评分为(41.75±5.32)分,PSQI评分为(6.32±2.2)分,而对照组SAS评分为(56.41±4.01)分,SDS评分为(53.12±4.86)分,PSQI评分为(7.15±1.94)分。通过比较,两组SAS、SDS、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改善;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常规疗法结合音乐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睡眠护理干预。结果: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力、情绪、社会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睡眠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更好,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福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睡眠障碍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睡眠障碍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包括疾病原因、心理因素、睡眠环境变化、药物影响、经济负担、年龄、缺乏体力等。护理后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3. 58±1. 33)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8. 52±0. 76)分,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住院睡眠障碍患者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5.
宁丽 《上海护理》2007,7(5):35-37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表,对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0例心衰患者的PSQI总分为(10.2±2.83)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与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担心疾病、院内噪声、夜间的治疗护理、睡眠时间安排不当和药物干扰等相关。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重视睡眠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控制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脊柱软组织损伤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160例脊柱软组织损伤且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未实施干预睡眠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研究组针对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制定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卫生规则教育、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分别于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周测定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对所得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PSQI总分为(11.41±7.95)分,对照组为(11.44±7.6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43,P>0.05),PSQI量表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7个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研究组患者PSQI总分为(6.41±5.38)分,对照组为(11.94±5.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64,P <0.05),PSQI量表中7个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脊柱软组织损伤患者睡眠障碍中有着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老年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护理干预对睡眠质量的的影响.方法 将286例老年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价和比较.结果 PSQI积分平均为(8.68±2.91),介于正常人群与失眠症患者之间,其中>7分为78例达66.1%,护理干预后PSQI积分下降.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调整睡眠环境、实施睡眠限制、提高睡眠效率、满足老年人的睡眠习惯、药物辅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个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患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同时给予睡眠诱导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睡眠诱导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并发症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为(38.26±4.70)分,SDS为(36.29±3.87)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指数入睡时间(0.62±0.23)分,睡眠效率(0.72±0.31)分,睡眠时间(0.68±0.26)分,睡眠障碍(0.62±0.22)分,催眠药物(0.58±0.25)分,日间障碍(0.62±0.21)分,睡眠质量(0.69±0.20)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采用睡眠诱导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20.
马春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609-1610
目的调查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探讨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呼吸内科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强心理护理、睡眠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睡眠环境等干预措施,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比较患者睡眠质量。结果疾病、心理、社会、环境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是导致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经有效护理干预,干预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护理、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睡眠教育和社会支持等措施有助于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