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热低渗液灌注及门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减少术后肝及腹腔内复发、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间,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56例关腹前腹腔热低渗液灌注及早期门静脉持续输注5-Fu化疗,B组50例为对照组.结果:A、B两组腹腔内复发率分别为:21.4%(12/56)、58.0%(29/50);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7.1%(4/56)、30.0%(15/50),治疗组(A组)明显降低,两组腹腔内复发转移、肝转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A、B两组分别为67.8%(38/56)、34.0%(17/50),治疗组(A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低渗液灌注及早期门静脉持续输注5-Fu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可以降低腹腔内复发转移和肝转移发生率,提高3年生存率,价格低廉、技术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后腹腔及肝转移的防治方法。方法将282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术后患者分成术中腹腔温热低渗灌洗化疗及术后动脉灌注化疗组169例(简称治疗组)和单纯术后静脉化疗组113例(简称对照组),并对其腹腔转移率、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腹腔转移率为21.9%,肝脏转移率12.4%,3年生存率74.6%;对照组腹腔转移率46.0%,肝脏转移率27.4%,3年生存率46.8%。结论术中温热低渗灌洗化疗及术后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Wei G  Fang GE  Bi JW  Shen XJ  Nie MM  Xue XC  Hua JD 《癌症》2005,24(4):478-482
背景与目的:胃癌脱落细胞引起的腹腔内肿瘤复发是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腹腔内化疗可以有效地杀灭腹腔脱落细胞。本研究拟探讨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5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治疗1组)、单纯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组(治疗2组)和未行腹腔化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1组的2年生存率为84.4%,对照组为65.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组的3年生存率为71.1%,明显高于治疗2组(50.0%)和对照组(45.6%)(P<0.05)。治疗1组肝转移的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27.3%)(P<0.01);治疗2组肝转移的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对照组(27.3%)(P<0.05)。结论: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对胃癌有确实的疗效,腹腔化疗对胃癌术后肝转移有确实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防止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 ,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方法 对 3 4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行DDP、5 -Fu腹腔内灌注 ,与 3 7例根治术后静脉化疗相比较。结果 腹腔组 5年复发率 ( 3 2 % )明显低于静脉组 ( 70 % ) ,5年生存率 ( 74% )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 ( 3 8% )。腹腔组全身毒性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对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及肝脏转移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1991年1月~1995年12月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96例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病人,按年限分成腹腔化疗组(180例,1993年1月~1995年12月)和静脉化疗组(116例,1991年1月~1992年12月).两组均采用FDM方案,药量及液体量均相同.结果腹腔化疗组与静脉化疗组相比,术后早期局部复发率(5/116),X2=6.43,P<0.01,肝转移率(2/116),X2=7.24,P<0.01.3年生存率(64.3%,42.0%),x2=12.64,P<0.01.3年以上无瘤存活例数分别为42例及16例,X2=5.36,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及大肠癌根治性术后腹腔化疗可显著降低早期局部复发及肝转移,近期疗效和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内低渗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中行一次性腹腔温热低渗灌注化疗的49例胃癌患者(治疗组)与未行此方法的47例患者(对照组)的复发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并发症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术后复发率(18.37%)显著低于对照组(44.68%),治疗组的复发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6%、61.22%和53.06%,而对照组则分别为82.98%、38.30%和31.91%,两组比较3、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术中腹腔内低渗温热灌注化疗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并且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防止大肠癌术后乃腔内复发和肝转移,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方法 对34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行DDP、5-F腹腔内灌注,与37例根治术后静脉化疗相比较。结果 腹腔组5年复发率(32%)明显低于静脉组(70%),5年生存率(74%)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38%)。腹腔组全身毒性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对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及肝脏转移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温热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在1990年代后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比较腹腔温热化疗组(治疗组)和常规静脉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温热化疗 常规静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两组治疗方案及剂量均相同。分析两组患者化疗毒副作用、腹腔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腹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温热化疗可提高生存率,预防腹腔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中腹腔温热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温热化疗组(以下称治疗组 )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术中行腹腔温热化疗 ,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途径化疗。对术后患者随诊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腹腔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9%、82 %、45 % ;对照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5 8%、3 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治疗组腹腔复发率为 6% ;对照组腹腔复发率 2 4%。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毒副作用无关差异。结论 术中温热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率 ,预防腹腔复发 ,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比较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局部复发、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组(治疗组)和静脉化疗组(对照组),比较其疗效和生存率。结果治疗组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5.6%、8.9%、82.2%,而对照组为37.8%、26.7%、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进展期大肠癌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的肝转移和腹腔局部复发,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是预防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肝转移和腹腔局部复发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研究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治疗效果。对14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n=72)和全身化疗组(n=68)。腹腔热灌注化疗组患者在全身化疗同时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术后生存率及腹腔复发率。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62/72)、60.2%(41/68)和58.3%(42/72)、29.4%(20/68)(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术后3、5年腹腔复发率分别为5.6%(4/72)、27.8%(19/68)和20.6%(15/72)、53%(3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胃癌术中胃腔和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胃腔和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单纯手术,B组手术加胃腔和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观察其并发症及1、3年生存率。结果:A组1年生存率为80.5%,B组为80.0%,P>0.05。A组3年生存率为40.5%,B组为5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B2组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手术辅以胃腔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前口服 5—Fu乳剂加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 ,各 3 2例。A组单纯手术 ,B组于术前口服 5—Fu乳剂并于术中进行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 1、3年生存率。结果 A组 1年生存率 78.1% ,B组 81.3 % ,P <0 .0 1。A、B两组化疗毒性反应及并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癌术前口服化疗并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 ,对于防治癌肿腹膜转移 ,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胃癌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洗化疗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2 5例。对照组单纯手术 ,研究组手术加术后腹腔温热灌洗化疗 ,方案 :5 Fu +羟基喜树碱 (HPT)观察其并发症及 1~ 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腹腔 1~ 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8%vs 2 0 %,8%vs 32 %及 16 %vs 6 0 %(P <0 0 5 )。 2年及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6 4%vs 48%和 48%vs 32 %(P <0 0 5 )。 1年生存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洗化疗 ,对于防治肿瘤腹膜转移 ,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丁文涛  段东明  孙桂森  谷川 《肿瘤》2007,27(7):585-58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腹腔持续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37例只进行静脉化疗,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和3年生存率。结果:2组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21.95%、远处转移率17.07%,低于对照组的40.54%和3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和3年生存率均分别为90.24%和68.29%,高于对照组的81.68%和48.64%,其中3年生存率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并提高生存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腹膜转移是结直肠癌常见转移部位之一,传统观念认为其预后差,没有手术治疗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精确控温的腹腔热灌注化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进步,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认识和治疗策略发生很大的变化,拟就这一问题进行综述。在预后方面,如果仅行姑息性化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预后差于肝、肺等非腹膜部位的转移;但对于一部分合适的患者施行完全性腹膜减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则可能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腹膜转移癌的预后因素包括腹膜播散癌指数、减瘤术完全性程度、是否合并腹膜外转移(肝脏等)、腹膜表面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和日本腹膜分期等。在治疗方面,完全性腹膜减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以及全身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可能是最佳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率的意义。[方法]159例L3、L4(Ⅱ-Ⅳ期)胃癌手术患者,对比研究腹腔温热化疗组化疗方案(78例)与对照组(81例)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并发症比较: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胀及肌酐升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vs.14.8%,P〈0.05;11.5%VS.1.2%,P〈0.05),但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后复发转移: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膜腔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1%vs.54-3%,P〈0.05)。腹腔温热化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6%VS.32.1%,P=0.003)。[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进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能够减少腹膜腔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腔转移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腹膜腔转移肿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腔转移肿瘤疗效显著,可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