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aN)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受体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患者、58例高血压病患者及柏例正常人血清中抗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 CGN肾功能不全组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1%(37/66)和53.0%(36/66),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分别为15.5%和12.1%)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和12.5%),P〈0.01。结论 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N合并二期以上高血压患者161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71例(78.0%),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0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11例(15.7%)。将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尼群地平20mg每6h1次,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治疗组(41例):给予缬沙坦160mg每日1次,尼群地平20mg每6h1次,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结果临床降压效果评定,治疗组总有救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选择AT1受体拮抗剂,可取得满意的临床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受体拮抗剂靶向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糖尿病肾脏病减少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合成的β1和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2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抗8。和AT1受体自身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171例(阳性组中AT1、β1受体自身抗体均阳性者为靶向治疗组,71例)、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100例(阴性组中AT1和β1受体自身抗体均阴性者为常规治疗组,57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治疗组均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metoprolol tartrate)、缬沙坦、非洛地平、双氯噻嗪、阿司匹林,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压,分别观察靶向治疗和常规治疗对降压和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结果2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63.1%(171/27I),阴性率为36.9%(100/271),阳性率明显高阴性率,同样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5%(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靶向治疗组降压及减少蛋白尿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o结论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通过抗β1和AT1受体自身抗体检测,有针对性的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缬沙坦受体拮抗剂靶向治疗,可提高降压及减少蛋白尿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不同剂量、不同疗程对糖尿病肾病(DN)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116例DN患者、糖尿病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人血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DN患者均在原胰岛素降糖方案治疗基础上,根据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剂量,自身抗体阴性和阳性组均给予缬沙坦(Valsartan)80mg,每天1次;尼群地平10mg,每天3次;阿斯匹林100mg每天1次,观察缬沙坦对阴性组和阳性组临床降尿蛋白的疗效。随机选择阳性组46例,阴性组39例,给予缬沙坦160mg,每天1次,在服药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该剂量对尿蛋白的影响。并与服药80mg,每天1次比较。结果DN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66.4%,77/116)高于糖尿病组(13.3%,8/60)和对照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缬沙坦(80mg和160mg)治疗12个月尿蛋白改善情况优于治疗6个月;与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缬沙坦160mg疗效优于80mg。结论缬沙坦有降低糖尿病肾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尿蛋白的作用,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梅玲  宋雪 《现代保健》2009,(30):96-97
目的建立抗血管紧张索Ⅱ1型受体(AT1-受体)A身抗体和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探讨这两种抗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和α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AT1—165~191和α1~192~218位氨基酸序列)作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降压未达标组98例、降压达标组96例患者和40名正常人血清中抗AT1-受体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阳性参考血液批内和批间变异导数分别为0.066、0.072和0.097、0.101,用抗原吸收后,吸光度(A)值分别降低2.5倍和2.3倍,98例降压未达标高血压患者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513性率分别为41.8%,36.7%,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患者(10.42%,13.54%)和正常血压组(7.5%,5%),P〈0.01。结论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有助于临床开展高血压病的免疫学检测。  相似文献   

6.
刘妍  闫惠平  张欣  冯霞 《现代保健》2011,(16):68-68
目的 探讨抗gp210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PBC患者100例,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50例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50例献血员(BD)作为正常对照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免疫印记法检测抗gp210抗体.结果 100例PBC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60例,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00例,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3例.PBC患者抗gp210阳性33例(阳性率33%),AIH患者抗gp210阳性8例(阳性率13%),HBV、HCV、BD组均阴性.结论 抗gp210抗体阳性有助于PBC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AT1R)自身抗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关系,为早期靶向治疗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01例DCM患者和7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将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受检者AT1R自身抗体和血清VEGF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DCM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分析心脏扩大程度与AT1R自身抗体及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比较AT1R自身抗体阳性和阴性组患者的VEGF水平。结果 DCM组血清VEGF水平[(312.2±12.2)ng/ml]和AT1R自身抗体阳性率(50.5%)明显高于T2DM组[(98.7±4.6)ng/ml、23.3%]和正常对照组[(40.7±2.2)ng/ml、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血清VEGF水平和AT1R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DCM患者心脏重度扩大组VEGF水平[(369.3±57.6)ng/ml]明显高于中度扩大组[(115.2±10.7)ng/ml]及轻度扩大组[(117.0±11.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AT1R自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患者AT1R自身抗体阳性组VEGF水平[(377.3±31.7)ng/ml]明显高于AT1R自身抗体阴性组[(153.7±17.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2,P〈0.01)。结论 DCM发病可能与VEGF和AT1R自身抗体参与有关,二者可能在DCM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汕头市人群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HSV-Ⅱ IgM和IgG抗体.结果 性传播疾病(性病)患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HSV-Ⅱ IgM为16.2%(88/544),HSV-Ⅱ IgG为62.9% (324/544);正常对照组的抗体阳性检出率:HSV-Ⅱ IgM为3.3%(2/60)、HSV-Ⅱ IgG为41.7%(25/60).两组的阳性检出率,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不同人群HSV的感染状况不同;正常人群中存在HSV-Ⅱ感染,HSV-Ⅱ是性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ds-DNA和ENA多肽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抗ds-DNA,用欧蒙斑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待检测的血清样品来自65例已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者。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P<0.05)。其中ANA阳性检测率为72%,抗ds-DNA阳性检出率为52%,ENA多肽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62%。抗ds-DNA对SLE的阳性检出率为78%。而且,ENA多肽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Sm对SLE的阳性检出率为50%,SSA和SSB对S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和60%,抗Sc l-70对PSS的阳性检出率为47%。结论:ANA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选抗体。抗ds-DNA可作为SLE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ENA多肽抗体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指标。三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0.
王玲红 《现代养生》2022,(15):1247-1249
目的 分析自身抗体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40例(Ⅰ型13例、Ⅱ型22例、Ⅲ型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12例为病例组;同期选择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1,另外选择60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检验三组受试者的抗核抗体(ANA)、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抗肝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ANA、SMA、LKM-1、LC-1、SLA/LP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Ⅰ型患者ANA、SMA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两型,AIH-Ⅱ型患者中LKM-1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两型,AIH-Ⅲ型患者中LC-1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两型(P<0.05);不同类型的AIH患者SLA/L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抗体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水平升高。对肝功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是否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存在关联。方法:对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及功能进行放射免疫法检测,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的阳性率分别为22.0%(22/100)和15%(15/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25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13例(52.0%)阳性,与自身抗体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SST阳性患者皮疹的风团数量较多(P〈0.05),风团持续时间较长(P〈0.05)。结论:ASST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测定对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是否存在自身抗体的初筛检查中,ASST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及特异性,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A)有用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对66例早期RA患者(RA组)、70例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非RA组)和6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RA组抗CCP抗体阳性46例,阳性率69.7%;RF阳性47例,阳性率71.2%。非RA组抗CCP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1.4%;RF阳性19例,阳性率27.1%。正常对照组仅有1例RF阳性,抗CCP抗体均为阴性。因此,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6%和87.1%,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7%和99.3%。经统计学处理,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显著高于RF的特异性(P〈0.05)。结论抗CCP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RA早期诊断的艮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N合并二期以上高血压患者161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71例(78.0%),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0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11例(15.7%)。将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尼群地平20mg每6h1次,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治疗组(41例):给予缬沙坦160mg每日1次,尼群地平20mg每6h1次,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结果临床降压效果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选择AT1受体拮抗剂,可取得满意的临床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和M2胆碱能受体(M2-受体)自身抗体与不同病因肾损害的关系是否与慢性肾炎(CGN)肾功能衰竭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受体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并肾功能不全患者,31例多囊肾并肾损害患者,58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CGN肾功能不全组抗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0%(33/66)和40.9%(27/66),明显高于多囊肾并肾损害组(分别为16.1%和16.1%)、高血压无肾损害组(19.0%和20.7%)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0%和17.5%,P〈0.01)。结论抗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HSV-ⅡIgM/IgG)与生殖器疱疹的相关性,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4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中HSV-Ⅱ抗体以及分泌物中的HSV-Ⅱ抗原。另选100名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 14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中,血清HSV-Ⅱ抗体阴性27例中,分泌物HSV-Ⅱ抗原阳性18例(66.67%);血清HSV-Ⅱ抗体阳性115例(80.10%),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抗原阳性率(P〈0.01)。正常对照组HSV-Ⅱ抗原未检出,HSV-Ⅱ抗体阳性2例(2.00%)。结论性病门诊生殖器疱疹患者同时检测HSV-Ⅱ的抗原和抗体,可以提高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Ⅱ与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原发性肝癌(PHC)组60例、肝良性疾病组40例(肝硬化组20例,乙肝、丙肝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CA125Ⅱ和CA199水平。结果:PHC组血清CA125Ⅱ、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肝良陛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血清CA125Ⅱ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82.O%、75.O%,CA125Ⅱ、CA199联检阳性率为90.O%。结论:血清CA125II和CA199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阳性检出率,对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监测和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8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有无缺血的改变分为五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Ⅰ组(心绞痛伴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冠状动脉造影病变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1%、Ⅱ组(心绞痛伴心电图正常而运动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病变阳性检出率为67%、Ⅲ组(心绞痛伴心电图及运动试验正常)冠状动脉造影病变阳性检出率为39%、Ⅳ组(无心绞痛伴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冠状动脉造影病变阳性检出率为8%、V组(无心绞痛伴心电图正常而运动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病变阳性检出率为0。结论心绞痛伴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的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郭琳嘉 《中国保健》2009,(17):804-805
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0例RA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ANCA。结果:50例RA患者中,35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70%,其中核周型(P—ANCA)21例,阳性率为42%,胞浆型(C—ANCA)14例,阳性率为28%;50例正常对照者无一例ANCA阳性。R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C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NCA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可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情况,探讨AT1-AAs表达与ACS发病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ACS患者(AG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60例,人工合成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AT1-AAs阳性表达情况,并检测MCP-1、hs-CRP水平。结果ACS组、SAP组及对照组AT1-AA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27/60)、21.7%(13/60)和5.0%(3/60),ACS组、S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SAP组MCP-1和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及SAP组AT1-AAs阳性患者的MCP-1和hs-CRP均明显高于AT1-AAs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1-AAs可能参与ACS的发病过程,促进炎性因子表达可能是AT1-AAs导致ACS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芸  范红  郭强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1):1553-1554
本文探讨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自身免疫性肝病检出率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54例患者临床资料、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和最后诊断。结果表明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阳性率分别为50%、27.8%、1.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身免疫性肝炎(AIH)检出率分别为31.5%、5.5%,未检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PBC患者AMA-M2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认为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