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凡属痛证,皆应考虑系由气血不通所致,此即“痛则不通”之谓也。因此,其治恒多遵“通则不痛”之原则而用行气活血等法,俾瘀滞得解,疼痛自消。但情况并非尽然。笔者曾遇某厂一中年男工,因不慎触电、经抢救得甦而后遗牙痛一症,痛作时卧床翻滚,甚则嚎哭。经口腔科检查,无异常发现,然治疗无效。医者建议将全部牙齿拔掉,以冀取效,患者不同意。用中药痛不减,注射杜冷丁亦毫无作用,乃于1976年冬就诊于余。据述劳累则病剧,详察  相似文献   

2.
《丹溪心法·心脾痛七十》云:“心痛即胃脘痛……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诸痛不可补气。”其中“诸痛不可补气”之说,后世有不少医家遵循之,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杂病广要·胸痹心痛》等著作多有引用。  相似文献   

3.
腹中痞痛治验何保军,郇丽丽,康幼雯(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461000)笔者在临证中,用老母鸡配三棱、文术。山楂等药治疗腹中痞满疼痛,屡用屡验,尤其对因寒致瘀而出现腹部痞痛的患者,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老母鸡以生长3年以上,不下蛋母鸡为佳。根据...  相似文献   

4.
<正> "诸痛为实,痛随利减"是临证治疗实证疼痛的重要法则之一.有人把"利"字解释为下法,未免过于局限.其实"利"字在这里含有通利疏导之意,实可骸括汗、下、消诸法.诸痛属实证者,按其病位大致可分为三  相似文献   

5.
皂角善治头面诸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角,味辛微咸,性温有小毒,归肺与大肠经,功能祛痰开窍、散结消肿,主治痰涌气逆、窍闭神昏以及外科痈疽疮肿未溃等各种顽症。近年来,笔者治疗头面诸疾,于辨证用药中巧施皂角,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导师刘金星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名中医药专家,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研究数十载,治疗妇科疾病经验颇多。在妇科诸多致病因素中,刘金星教授尤重视"瘀"的致病作用,认为妇科常见病因多可直接  相似文献   

7.
以往曾遇不少腹中灼热患者,屡投凉血泻火之剂而未治愈,长期思索,未晓其中机理,最近又遇此症,乃遵五行学说打开思路,竟能应手而愈,因记其案如下。一老妇,66岁,长年左少腹烧灼难忍,近日更焮焮疼痛,不敢直立行动,终日弯腰而坐。饮食二便如常,测体温并不高,唯觉口稍苦,略有呕意,脉象关部弦大,知系肝郁化火不得宣泄而克脾土,以致肠间生痈而作痛,即以疏肝泻火为治,用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再加清热排脓之品。处方:白芍15g,柴胡8g,枳实8g,代赭石  相似文献   

8.
生麦芽性平、味甘,作用于心、肝、脾三脏。有健脾和胃,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功。此药补中有疏,养而不腻,能调和诸补益药的滋腻药性,徐涟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运用及观察,发现生麦芽平淡中见神奇,有调和补益药过度滋腻的作用,对治疗妇科疾病有静水行舟、滴水穿石之效。  相似文献   

9.
10.
崔连有 《光明中医》2006,21(10):8-10
汉代医家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备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巨著.该书所载方剂立法新颖,用药精要,组织严谨,化裁灵活,笔者读后获益良多.仅就其对麻黄的运用而言,可谓紧扣病机,配伍巧妙,治证众多,疗效卓著,有较高的理论探讨及推广应用价值.故本人将其归纳为如下10端,以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1.
妇人之疾病,多气病、血病、痰病、郁病以及下焦湿热病.补气血,通血脉,化痰滞,疏肝解郁,清利湿热治疗法则最为常用.虽然如此,辨证正确未必论治有效;治法相同选药颇需斟酌;同样药物剂量大有讲究.现结合子宫脱垂、血瘀闭经、带下、乳癖、脏躁、更年期综合征、痛经等具体病例,将笔者临床治疗的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屠金城教授行医五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擅治湿热病而闻名遐迩。据临床观察,因湿热致病颇为多见,故屠老认为“百病多因湿作崇、百病多与热相依”。下面仅就屠金城教授治疗湿热诸疾的临床用药,作一简要介绍。一、湿热头痛:湿热头痛临床常见沉重如裹,头脑不清,嗜睡困倦、颈项肩膺酸重,暑夏尤著,苔白或黄腻,脉滑或濡数。屠老临床常用芎菊上清丸加胆草、滑石、蔓荆子、藁本、羌活治疗。二、耳聋耳肿:湿热所致耳聋耳肿,临床  相似文献   

13.
一指愈痛疾     
疼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而且常在既无医生也无药物时发作。这时,您可知道,利用一个手指头点按相应穴位,往往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1.头痛:头痛发作时,可用拇指点按合谷和内关穴。点按时向上用力,使酸胀感向上传导。  相似文献   

14.
口腔诸疾,与内脏有密切关系。口为脾之外窍,舌为心之苗,肾主骨、齿乃骨之余,胃经食道、咽直通口齿,肝经支脉环唇内,其经脉络于舌本。多数经脉均循行于口腔。因此,在中医看来,口腔疾病绝非局部的病变,其治疗最能体现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的整体观,兹结合病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用纯乃近代名医,其授著的《医学衷中多西录》医理深奥、立法奇特、因伍严谨、化栽灵活,笔者读后,获益良多。仅以芍药与甘草的配伍应用而言,其意义广泛,治病众多。故本文将其归纳为如下七端,以供同仁参考。!益气血,生肌由,以自田自张锡纯在治疗枯病被后,气血两山,久不收回病狂时,党将芍药与甘草配伍应用,其意义在于“甘苦化合味同人参,能双补气血,则生肌之功愈边也”,故有“益气血,生肌肉”之功。如再回托瘤生肌立黄茂,化田解毒之现、汲,补血化渊之丹参,凉润排胶之花粉而成“内托生肌位,主治“戒病疮离破后,气血亏损…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通报》2011,(3):13-13
《灵枢》云∶病痛者,阴也。又云∶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夫阳者,气也,是痛病当先治气。顾气有虚有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邪实者,以手按之而痛,痛则宜通。正虚者,以手按之  相似文献   

17.
脾为后天之本 ,位于中焦 ,其性属土 ,主运化而升清气 ,开窍于口。《灵枢·脉度》曰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开窍于口 ,藏精于脾。”可见口与脾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关系。口腔诸疾也往往是脾的病理表现 ,据此笔者从脾着手对口腔诸疾进行辨证治疗 ,收效甚佳 ,兹举例如次。1 口角流涎张某 ,女 ,5岁。 1 9980 4 1 8初诊。近 1年来 ,患者时常口角流涎 ,且淋沥不断 ,伴有脘腹痞胀 ,大便溏软 ,纳差倦怠 ,曾多方求治 ,收效甚微。诊见 :口角流涎 ,质淡清稀 ,淋沥不断 ,浸湿衣襟 ,舌淡苔薄 ,脉象虚弱。辨证…  相似文献   

18.
王不留行性平,味苦,入肝、胃经,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功用。《别录》云:“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痒、内塞,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本草纲目》云:“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内塞,乃人体脏腑气血,经络不通,包括人体组织器官阻塞、粘连、增生代谢物积聚等。笔者在临床中常选用王不留行为主治疗不射精症、输卵管不通或粘连,乳腺增生、乳腺炎、泌尿系及胆结石症等。1 不射精症胡某,男,46岁,1996年2月2日初诊。1983年夏结婚,婚后未育。其妻是再婚之妇,1982年春曾孕8月早产1婴。患者诉近3年夫妻交欢无快感,且不射精。询问详情,3年前其少腹被钝物撞击,后渐觉下腹部有胀感,但性欲如前,并未就诊。诊见患者发育正常,面色黧黑,舌质紫、苔薄,脉弦细而涩。体检生殖  相似文献   

19.
人患病之后,可供选择医疗的方法很多,除吃药、打针、电疗、理疗之外,还可用笑疗、花疗、乐疗。 笑,是人的一种情感的外在表露,表达的是满足、欢愉、钟爱、幽默、陶醉等内在情感。中医学认为,笑可使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所以笑是有益  相似文献   

20.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煎、服、禁俱备且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名著,笔者认为对其原文的诵记和理解甚为重要,尤其注释其意时要忠于原著,深思熟虑,万不可妄加评说,曲解本意.但是,《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主编,上海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小陷胸汤证的[释义]及[参考资料]项目中就出现了类似问题,兹小议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