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怀柔区妇女健康状况,掌握妇女健康发展趋势,总结经验,为制定今后妇女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北京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指南》、《怀柔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方案》,对怀柔区16个医疗保健机构1995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上报数字进行监测、评估。结果孕产妇死亡人数由"九五"时期的5例减少到"十五"时期的2例。围生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13.12‰下降到2005年的7.57‰。出生缺陷发生率2005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下降了21.67个百分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为91.42%。孕产妇产前医学检查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均在99%以上。妇科疾病普查率逐年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2005年为1.38%。结论孕产妇系统管理模式的建立,产科结构的优化,急诊急救网络的建立,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的启动等围绕"两纲"采取的措施对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2001-2016年兰州市城关区的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和保健服务指标,了解兰州市城关区孕产妇死亡和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为孕产妇保健工作方针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01-2016年兰州市城关区《孕产妇保健和健康年度报表》,对孕产妇死亡和保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16年兰州市城关区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28. 32/10万下降到2016年的13. 33/10万,降幅为52. 91%,平均下降速度为4. 90%;孕产妇死因居首位的是产科出血(45. 00%),其次为内科合并症和羊水栓塞(30. 00%、15. 00%);建卡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均呈增加趋势,而系统管理率较低,且变化不明显,波动较大,建卡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均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P<0. 05)。结论兰州市城关区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度逐年提高,产科出血和妊娠合病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故今后加强孕产妇保健宣传,做好围生期保健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山东省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开展状况 ,以便掌握妇女保健工作发展趋势 ,总结经验与不足 ,制定今后工作规划 ,对山东省 1995~ 2 0 0 0年妇女保健服务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1995~ 2 0 0 0年山东省各市上报的由国家统计局印制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监测统计情况表》。1 2 方法 参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监测与评估指南》 ,对上报数据进行统计。省、市、县层层把质量关 ,进行一致性检查和正确性检查。2 结果住院分娩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2 0 0 0年均达到规定的标准 (80 %、95 %、85 % ) ;婚检率 2 …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孕期健康教育 ,降低南宁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自 2 0 0 0年 1~ 9月在南宁市各医院建卡做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46 35例 ,通过在孕期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后 ,与 1999年各项保健指标进行比较 ,以评价孕期健康教育结果。结果 :2 0 0 0年住院分娩率达 99.16 % ,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亦明显增高 ,由 90 .32 %上升到92 .41% ,尤其是高危妊娠得到更好的管理 ,使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10 0 % ,孕产妇死亡率由 1999年的 33.94/ 10万降至 0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 ,可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1992~2000年广东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广东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死因,探索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1992~2000年在全省范围内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1992~1995、1996、1997~2000年分别为18、42、24个监测点),对监测地区内有正式户口的且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造成死亡的孕产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d)进行死因分析.结果1992~2000年全省监测网活产数为1 851 650例,孕产妇死亡数为602例,平均死亡率为32.51/10万,死亡率从1992年的41.65/10万降至2000年的28.86/10万;孕产妇死亡前六位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病、产褥感染;78.08%为直接产科死因引起;未产检、产检<5次、初检孕周>12周分别占41.4%、64.0%、66.1%;在家中(包括途中)分娩和死亡的死亡孕产妇分别占35.5%、29.7%;计划外妊娠、家庭经济月收入100元以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分别占46.7%、54.0%、83.9%;农村占82.4%;山区占50.6%;可避免死亡占88.3%.结论孕产妇死亡率呈整体下降趋势.提高住院分娩率,尤其是农村住院分娩率以及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及分娩调查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 了解外地流动人口孕产妇在北京市产前保健及分娩情况 ,提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建议。方法 小组访谈 :在北京市 3个近郊区的城乡结合部 ,做 3次小组访谈 ,共调查 16人 ;问卷调查 ,对 619名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2 6 3 %的人建立了《围产保健手册》。产前检查 0次占 6 5% ,1~ 5次占 3 9 3 % ,≥ 6次占54 2 %。 583人住院分娩 ,占 94 2 %。家庭人均月收入≥ 10 0 0元住院分娩率明显高于 <10 0 0元者 (98 9%与90 2 % ,P <0 0 1)。家庭分娩率 5 8%。结论 要加强对外地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管理 ,依法管理私人接生员 ,为外地孕产妇提供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以下简称"降消")项目对贵州省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贵州省项目县历年上报孕产妇死亡数及死亡报告卡资料,描述分析"降消"项目实施前后孕产妇死亡模式的变化。结果 (1)"降消"实施以来,项目县住院分娩率由1999年的17.08%增加到2014年的98.48%,孕产妇死亡率由144.79/10万降低到29.44/10万。(2)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在整个项目期间一直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010年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0%以上后,孕产妇死亡原因发生重要变化: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降低,肝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居孕产妇前5位死亡原因;(3)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死亡原因中,胎盘储留及宫缩乏力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占产科出血病因构成比60%以上。2010年后因胎盘储留发生率下降,宫缩乏力超过胎盘储留成为引起产科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4)2010-2014年住院分娩率97.56%,孕产妇总死亡率26.64/10万,家中分娩死亡率136.30/10万,住院分娩死亡率是14.69/10万。结论贵州省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从1999-2014年持续下降,产科出血和妊高征等可避免死因降低更明显。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分娩,因此应努力提高农村尤其是贵州省落后地区农村妇女的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8.
王新卫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07-2409
目的:研究执行《洛阳市妇女、儿童发展计划(2001~2010年)》中的婚前医学检查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率、儿童保健覆盖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完成情况,找出差距,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洛阳市9县6区妇幼保健年报及监测资料。结果: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完成了预期目标;婚前医学检查率下降幅度较大,与预期目标背离;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儿童保健指标中城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在67.66%~83.31%范围内波动,且呈下降趋势,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结论:开展婚前、孕前、孕早期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安全分娩、儿童系统管理是降低两个死亡率的关键,完成妇幼保健预期目标,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还需要医疗保健机构的积极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历下区妇女和儿童保健发展趋势,为“两纲”指标的终期评估打下基础。[方法]按照《历下区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历下区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指标要求,对历下区2001-2007年有关妇女和儿童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监测评估。[结果]2003年10月取消强制性婚检后婚前医学检查率明显下降,不同年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和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达到历下区“两纲”要求。未达到历下区“两纲”要求的是婚前医学检查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妇女病检查率、妇女病患病率和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结论]我区妇女儿童保健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得到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政府部门的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庆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3年重庆市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因和孕产期保健措施进行描述,Spearman秩相关分析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04-2013年重庆市孕产妇死亡率从79.1/10万下降至17.1/10万,内科合并症致死比例从20.3%上升至34.6%,住院分娩率从71.1%上升至98.5%,趋势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2012年内科合并症致死比例赶上产科出血共同为孕产妇的主要死因。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分娩率是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多学科合作管理高危孕产妇和加强住院分娩工作。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17个孕产妇死亡监测网点1997年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76.90/10万,较1990年下降23.2%,较1996年下降了4.02%;农村该指标无明显下降,城市较1990年下降了64.17%。引起孕产妇死亡的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妊娠合并肝病。与1990年比较,产科出血引起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明显下降,而妊高征引起的死亡上升为第二位。提示:大力宣传孕期保健知识,提倡住院分娩,加强围产期管理,尤其是高危妊娠的管理,加强适宜技术的培训,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素质及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隆回县2001—200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途径。方法对8年问辖区内的36例死亡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前4年和后4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进行比较。结果辖区内8年总活产数99019人次,孕产妇死亡36例,死亡率为36.36/10万;前4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2.70/10万,后4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0.67/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构成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褥感染;孕产妇死亡原因以产科直接原因为主,占91.67%;产科出血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占52.78%;死亡孕产妇中围产期未接受系统保健占66.67%,计划外妊娠占61.11%;分娩和死亡地点主要发生在县、乡两级医院;孕产妇死亡多集中在产后24h内。结论计划外妊娠妇女围产期不进行系统保健已对围产期保健质量构成威胁,孕产妇系统管理如何有效覆盖边远山区、计划外妊娠的农村妇女已成为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围产期保健服务,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加强临床工作者和妇幼工作者的横向联系,提高住院分娩率,对降低孕产妇死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促进住院分娩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住院分娩率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我盟从 1998年开始加强住院分娩工作 ,住院分娩率从1998年前的 16.9%提高到 2 0 0 0年的 4 2 .0 % ,孕产妇死亡率从 1998年前的 15 6/ 10万降低到 2 0 0 0年的10 7/ 10万。具体做法如下。1 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群体观念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如广播、电视、张贴公告、宣传栏、发放宣传单 ) ,发动乡村两级干部 ,特别是村级妇幼保健员 ,帮助农牧民转变旧观念 ,形成科学的生育观 ,重点对孕产妇及其家属面对面地进行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的知识教育 ,使其提高认识 ,主动接受住院分娩。2 高危孕产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沈阳市2000~2010年妇幼卫生保健的实际状况,评估2010年"两纲"指标完成情况,为制定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2000~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常住人口主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常住人口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6.7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6.57%,新生儿访视率为96.90%,4~6月母乳喂养率为93.42%;新生儿死亡率为4.11‰,婴儿死亡率为5.7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9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2.72%,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7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3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00%,孕产妇死亡率为16.11/10万;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为0.77%;婚前医学检查率为27.83%,疾病总检出率为6.84%。结论:沈阳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成绩显著,除婚检率之外全面完成2010年沈阳市"两纲"目标。  相似文献   

15.
罗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62-1363
对毕节地区2000~2004年461例孕产妇死亡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03.86/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65.29%。经济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低、住院分娩率低、计划外生育、未接受围产期保健、交通不便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重点加强产科建设和围生期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于伟  田庚  王丽萍  魏敏  绍丽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401-3404
目的:分析吉林省孕产妇死亡情况,了解孕产妇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2004~2009年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采用WHO十二格表进行分析。结果:①活产数变化:5年来吉林省孕产妇活产分娩数量略有增加,但增长幅度不显著。②孕产妇死亡率:2004~2009年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持续平稳的下降态势,2009年达27.12/10万,低于全国水平。③城乡孕产妇死亡构成比:5年间死亡构成比农村高于城市,但农村孕产妇死亡构成比呈下降态势。④死亡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住院分娩率逐年增高,并以县(区)医院及省(市)医院为主。⑤死亡孕产妇孕期保健率:孕期保健率逐年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均在93%以上。⑥死因构成比及顺位: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肺栓塞。⑦直接产科原因与间接产科原因所致死亡:2007~2009年直接产科原因导致的死亡为95例(53.98%),间接产科原因导致的死亡为74例(42.05%)。⑧WHO十二格表分类:2007~2009年吉林省死亡孕产妇以医疗保健机构的知识技能问题占主要原因(45.20%),其次为个人家庭的知识技能原因(19.86%)。结论:①2004~2009年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②专业培训和孕期保健是母婴健康的保障。③随着孕产妇死因构成比的变化及服务需求的提高,探索新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保障母婴安康更加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李静  赵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01-4703
目的 了解宜昌市2001~2010年“两纲”中妇幼卫生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1~2010年宜昌市妇幼卫生年报、“三网”监测统计表以及各种原始表、卡、册等资料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两纲”妇幼卫生主要指标中有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住院分娩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农村0~7岁儿童保健覆盖率达指标要求,出生缺陷发生率、婚前医学检查率、城市0~7岁儿童保健覆盖率未达指标要求.结论 宜昌市的部分妇幼卫生工作与“两纲”还有一定差距,需要针对实际问题寻找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江永县地处湘南边陲偏僻山区。妇女文盲率高,缺乏基本的妇幼卫生保健知识,因此,不进行产前检查、不住院分娩,家庭分娩及旧法接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使难产住院分娩,也要求分娩第二天就出院;不接受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孕产妇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1999年卫IX项目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8.31%,住院分娩率51.2%,婴儿死亡率37.9‰,孕产妇死亡率212.5/10万。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2000~2008年孕产妇死亡趋势与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根本原因及其风险因素,以改善应对措施,确保母婴安全.方法 对西安市2000~2008年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中死亡的孕产妇资料,使用Excel数据库进行资料录入,利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西安市常住人口中孕产妇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平均为36.06/10万,2008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显著下降了57.28%(χ2=5.205,P=0.030<0.05);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13.45/10万,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高于常住人口中的孕产妇死亡率(χ2=60.814,P=0.000<0.05);孕产妇死亡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胎盘早剥;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死亡孕产妇中高危年龄占到17.24%,88.28%居住在农村地区;孕期仅有37.24%产前检查达到5次;死亡孕产妇的孕期系统保健管理率(χ2=410.648,P=0.000<0.05 )与住院分娩率(χ2=56.485,P=0.000<0.05)显著低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与孕期系统保健管理率(r =-0.719,P<0.05)、住院分娩率(r=-0.799,P<0.01)呈显著负相关;评审结果显示死亡孕产妇中有85.90%是可以避免或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死亡.结论 西安市常住人口中孕产妇死亡率已经达到<西安市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但85.9%是可以避免的死亡.应不断提高孕产妇的早孕检查率、系统保健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监管,将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河南省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1996~2008年25个孕产妇死亡监测点的资料。结果:13年河南省分娩活产总数2 183 132例,孕产妇死亡共计1 077例,死亡率为49.33/10万。其中城市死亡125例,死亡率为24.19/10万;农村死亡952例,死亡率为57.13/10万。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2.16/10万,与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54.53/10万相比下降了59.23%。孕产妇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其中城市孕产妇的死因前5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农村孕产妇的死因前5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807例,占74.93%;不可避免死亡270例,占25.07%。结论:河南省孕产妇死亡因素与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经济收入低、文化水平低、保健服务差孕产妇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