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颌面畸形由于存在颌骨间、颅颌间三维方向上大小、形态或位置关系的不调,对于生长发育完成、颌骨关系严重不调的成人患者,单纯的正畸或正颌治疗均不能完美的同时解决颌骨及咬合关系问题,惟一的途径是正畸-正颌联合矫治。本文就牙颌面畸形患者生长发育过程中,正畸和正颌外科治疗方案的选择、时机以及联合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牙颌畸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牙颌畸形对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牙颌畸形患者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的矫治,并与同期未进行术前、术后正畸的64例正颌手术病例比较,观察矫澡后的颌面外科、咬合关系及疗效稳定性。结果 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组治疗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率为62.6%,畸形复发率为2.2%;单纯正颌手术组咀嚼功能改善率为42.2%,畸形复发率为7.8%  相似文献   

3.
现代正颌外科与口腔正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寻求正颌外科治疗的牙颌面畸形患者 ,不仅伴有明显的上下颌骨位置异常 ,也必然伴有咬合关系异常 ,例如牙齿排列、牙弓关系、牙轴方向、Spee曲线异常等。尽管正颌外科手术可以矫正异常的颌骨位置关系 ,改善咬合关系 ,甚至通过多个区域的分块截骨调整异常的曲线和牙轴方向等 ,但要达到满意的咬合关系重建 ,缺少口腔正畸医生的参与 ,不经过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却是无法达到的。以往 ,医生们关注更多的是牙颌面畸形患者容貌的变化 ,而忽略了患者的咬合关系。颌面外科医生更加侧重手术技巧 ,总是以颌骨截除量和骨骼畸形改变的大小以及软组织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陈旧性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序列治疗,观察治疗后咬合关系的变化。结果:利用正颌外科设计程序和截骨手段,配合术后正畸治疗,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结论: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是矫治陈旧性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牙颌畸形手术矫治的护理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510630)苏建珍牙、牙合、颌畸形是一种牙颌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复合畸形,其整复手术的目的是改善面部美观,恢复牙、牙合、颌的关系和功能。牙外科正畸术除具有一般整形外科的特点外尚具有牙外科和颌骨外科等专科特点...  相似文献   

6.
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是由于髁突非肿瘤性过度增生而导致面部不对称畸形、咬合紊乱、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该病病因仍不明确,目前以正颌外科、关节外科、颌骨轮廓整形术以及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根据髁突增生的活跃程度、颌骨畸形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意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期矫治颌骨畸形、改善咬合关系、重建良好的关节功能。本文将从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目标及手术方式选择结合笔者经验对该病的诊治作一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7.
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术前正畸及手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要: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临床中比较复杂的情况之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一般包括术前正畸、正颌手术及术后正畸3个阶段:排齐上下牙列,去除牙代偿,协调上下颌牙弓;采用颏成形术、单颌或双颌手术后退下颌骨或(和)前移上颌骨,改善侧貌美观;术后精细调整,形成良好咬合关系。治疗应根据患者颌骨畸形的严重程度、上下唇形态、颏部位置、牙列拥挤度、牙齿倾斜度等畸形特征,具体分析,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于边缘病例尤应重视。矫治过程中,应重视术前正畸和手术设计,为正颌手术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唇腭裂术后患者牙颌畸形严重,上颌骨生长发育受限,前牙及全牙弓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本文对这部分患者进行了有效的综合性治疗,并对正畸与植骨及正颌外科手术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临床选择45例唇腭裂术后患者,男性27例,女性18例;单侧唇腭裂33例,双侧唇腭裂12例;年龄范围7-25岁,平均年龄13岁。对其进行不同类型的矫治设计,并以方丝弓固定矫治器为主要矫治方法。结果正畸治疗后,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牙弓形态恢复,对上颌牙弓过窄的患者采用四角腭弓、快速螺簧开大器及开展牙弓矫治、效果显著。其中单纯正畸矫冶患者6例;正畸矫治配合牙槽突裂植骨术30例;正畸矫治、植骨、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患者9例。均取得良好的牙齿排及咬合关系。结论唇腭裂术后患者牙颌畸形的矫治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治疗,对严重的(颌面异常的患者,应进行早期的正畸治疗,适时进行齿槽突植骨术,使上颌连为一体,对严重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应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而使患者的面型及咬合功能同时得到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性错牙合畸形正畸正颌联合矫治过程中Artex牙合架系统的作用。方法:正颌手术患者术前采用Artex全可调式合架系统转移合关系,制作手术中间及终末合板。结果:通过Artex牙合架系统可精确转移患者口内三维咬合关系及整个牙合和颅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完全模拟下颌运动状态。结论:Artex牙合架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帮助诊断和分析上颌畸形,有效解决上颌牙合平面偏斜及中线偏斜问题,可精确模拟术后颌骨位置,中间及终末合板制作精细,术后咬合关系好,术后正畸调整时间相对缩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联合正颌正畸治疗重度小下颌伴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足及咬合关系紊乱的疗效。方法:对2例继发于儿童时期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小下颌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牵张成骨技术进行治疗。手术行双侧下颌角处截骨,安置牵引器,延长下颌升支及下颌体。第二期在拆除牵引器后进行正畸治疗,继而采用正颌外科方法进一步矫正颌面畸形及咬合关系,术后正畸治疗矫正咬合关系,排齐牙列。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下颌骨最小牵引距离25 mm,最大牵引距离30 mm,牵引区成骨良好,SNB角由术前平均67°增加到术后80°,小下颌及偏颌畸形得以矫治。联合正颌外科及正畸治疗后,面形及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经过2年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联合应用牵张成骨和正颌外科技术并配合正畸治疗是矫治成人重度小下颌不对称性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颌骨发育异常导致严重颌面部畸形,须采用正畸及外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牙、颌、面获得平衡、协调的关系,恢复面部美观及咬合功能。下颌骨前突而形成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最常应用正颌外科矫治的类型[1]。为了取得最佳的疗效,保持稳定的治疗效果,外科手术前后均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外科-正畸联合矫治下颌发育不全畸形的效果。方法:2004~2008年收治的25例下颌后缩和小颌畸形。按照术前正畸→手术→术后正畸的序列,分别对20例下颌后缩进行术前术后正畸联合各种正颌手术,对5例重度小颌畸形行牵张(引)成骨术(DO)。结果:通过术后正畸和随访,本组病例中20例(80%)颌面外貌明显改善,咬合关系良好;其余5例(20%)颌面外貌和咬合改善。结论:坚持外科-正畸联合是取得佳效果的关键;轻度下颌后缩可行正畸掩饰治疗;SSRO是前徙下颌的首选术式;DO对矫治重度小颌畸形为优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伴牙槽骨缺损的成人错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伴牙槽骨缺损的成人错畸形3例,平均年龄29岁。经正颌-正畸联合会诊制订治疗计划,按照牙槽骨再生正畸及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模式,分别进行系统治疗并随访2~3 a。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面型及咬合关系获得良好改善;牙槽骨缺损区正畸牙移动到位且未见医源性牙周并发症,牙槽骨缺损区骨量增加明显且远期效果稳定。结论针对伴牙槽骨缺损的成人患者,牙槽骨再生正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牙颌畸形千变万化,简单的有个别牙齿的错位,复杂的则既有牙齿排列的问题,又有牙弓形态的异常,甚至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世界卫生组织把错牙合畸形定义为"牙面异常",正畸医师每天面对的更多的是复杂牙颌畸形,现代正畸学的目标为创造咬合关系、牙齿和面部美观之间的最佳平衡,实现治疗结果的稳定和长期保持以及修复牙列。面对错综复杂的牙颌畸形,如何运用现代矫治技术实现牙颌面的美观协调和稳定是每个正畸医师所面临的挑战,笔者对策是,正畸开始前要与患者或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就诊目的和需求;收集所有与"牙面异常"相关的资料,包括面部照相、口内照相、模型测量、X线头影测量分析等,准确列出患者的问题清单,并做出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问题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了解并充分调动生长发育的潜力,制定出详尽的的个性化矫治方案;将确定的治疗步骤告知患者及家长进行,以取得患者及家长的合作;选择高效的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灵活设计并合理运用支抗,使复杂的治疗变得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临床矫治上下颌骨宽度不调一下颌弓狭窄的病例时,既往采用的方法是正畸治疗调整下颌牙列内牙轴的方向。实际上这不是真正意义的下颌增宽,矫治后的效果已令人怀疑。运用颌骨牵引延长技术,使真正的下颌骨增宽成为可能。本文拟就运用颌骨牵引延长技术治疗下颌弓狭窄的手术程序、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注意事项等作一探讨。方法 3例病人均为发育性下颌弓狭窄,同时伴有下颌后缩或上颌前凸畸形。手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行下颌骨前部加宽术,全麻下经口内入路行下颌正中截骨术,安置牵引器,按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常规行牵引加力,并按常规拆除牵引器。第二阶段行正颌外科手术矫正主要的颌骨畸形。两阶段之间应用正畸技术调整牙轴方向、排齐牙列并去代偿。结果 第一阶段手术以后,下颌骨前部被延长7mm~10mm,新形成骨骨质良好,经正畸治疗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后病人面型及咬合关系良好,经复查效果稳定。结论 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可用于下颌骨弓狭窄的病人的矫治,该技术效果肯定,手术并不复杂,术后反应不犬,宜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准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颌外科是近几十年来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正畸学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之一,即通过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正畸学的密切结合,共同矫治牙、颌、面畸形,同时解决咬合的问题。它包括牙齿的矫正,也包括颌骨的矫治,使牙、口、颌面功能和形态达到完满、协调和统一。与一般意义上的治病救人概念有所不同,正颌外科一方面使患者的牙、颌功能得到矫治,而另一方面是改善患者的容貌,使患者更加容貌美。所以,面对需要正颌外科矫治的患者,医生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问题。此也是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准备的最基本程序。1 常见的牙颌面畸形根据颌骨畸形的受…  相似文献   

17.
230 例外科正牙术术后10年满意率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颌畸形在我国发生率达40%以上,其危害除了妨碍咬合功能外,还不同程度影响容貌。常规正畸方法虽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对于成人患者,由于颌骨生长发育已经停止,矫治难度大,时间长,患者通常难以接受。外科正牙术是治疗成年人牙列畸形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面容及牙关系  相似文献   

18.
牙——骨复合畸形的单瓣牙间劈开矫治术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系(510632)苏才琼在外科正畸领域中,作为新术式或改良,单蒂瓣牙间劈开术以其牙、颌一次性成形并主要应用于较严重的牙——颌骨复合畸形的矫治,克服目前常用术式在畸形类型、矫治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从综...  相似文献   

19.
牙外科正畸术 ,是治疗成年人牙列畸形的一种有效的美容方法 ,以改善牙列畸形患者的咬合关系及面容有良好的效果。而且 ,牙列科正畸术具有矫治时间短的特点 ,通过一次手术即可完成矫治 ,对于要求在短时间内达到美容效果的患者是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作者自 1 990年以来对成年人前牙列畸形患者进行牙外科正畸术共 2 0 0例 ,通过手术 ,患者的牙列畸形、咬合关系及面容均获得明显改善。并讨论了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和处理方法。1 对象与方法  本组病例共 2 0 0例 ,其中男性 67例 ,女性 1 33例 ,年龄 1 7~ 42岁。共矫治牙齿 832颗 ,…  相似文献   

20.
错畸形是颅面颌系统生长发育的异常,其产生是遗传、环境及特殊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错畸形的早期矫治是去除造成错畸形的病因,维持、恢复及矫正异常发育的颅面颌结构,矫正咬合关系异常;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个体生长潜力,用较小的代价达到有效的稳定的矫治效果。错畸形早期矫治的范围很宽,包括口腔功能的早期矫治(口腔不良习惯早期矫治)、口周肌肉功能训练、牙替换的维护、牙发育不良的矫治、上下颌骨关系异常的矫治等等。从正畸学角度上看,牙错位的矫正称为“正牙”(orthodontics),上下颌骨发育关系异常的矫治称为“矫形”(orthopedics);而在牙弓/牙槽骨弓形态大小异常上的矫治,临床仍有进一步梳理和发展的空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儿童与口腔正畸科·儿童早期矫治专科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牙弓/牙槽骨弓发育的特点与规律,探索早期矫治异常牙弓发育的正畸临床思路与技术,在国内首次提出“牙弓/牙槽骨弓发育不良的塑形矫治”理论。把牙弓/牙槽骨弓发育不良的早期阻断矫治定义为“塑形”(remodeling),丰富除“正牙”与“矫形”等正畸治疗理论与技术外的错治疗方法,并用于指导错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工作,以期达到早期预防、阻断错畸形的发生发展,简化错复杂程度、降低错治疗难度的效果。本文从临床矫治的基础及儿童生长发育的角度,全面归纳分析“牙弓/牙槽骨弓发育不良的塑形矫治”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思路,阐述该理论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希望借此促进儿童错畸形的早期预防与阻断矫治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