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兔骨髓基质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问题。方法穿刺法抽取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后,分别进行5-氮胞苷诱导或与乳鼠心肌细胞共培养,取诱导后21天或共培养21天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34只新西兰兔均先后经过骨穿抽取骨髓,BMSCs体外培养,开胸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及心肌内注射等操作,按照对其BMSCs的处理方式和心肌内注射的成分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BMSCs经5-氮胞苷诱导,B组BMSCs未经诱导(A、B两组注射自体细胞悬液),C组(注射生理盐水)。于开胸手术前、手术后1周、1个月采用超声检测左心室功能。手术后1个月取心脏组织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体外培养的BMSCs无论是在5-氮胞苷诱导还是与心肌细胞共培养的条件下,均有部分细胞表达横纹肌肌动蛋白。与C组相比,术后1个月时A、B两组梗死的范围显著缩小(P<0.01),梗死的心室壁运动幅度以及收缩期室壁增厚率显著提高(P均<0.05)。A、B两组之间上述心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病理检查示新生的肌细胞呈岛状或散在分布于梗死区变性坏死的心肌细胞及间质细胞之间。电镜检查显示梗死区有毛细血管新生。结论 自体B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其疗效可能与BMSCs引起的心肌再生和血管新生有关,诱导的B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心肌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鼠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 (BMSCs)移植到心肌梗死区后能否存活 ,并进一步增殖、分化以及对宿主心脏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4周后 ,取传两代的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BMSCs ,注射到大鼠心肌梗死区 ,为移植组 ;同时设置注射培养基的对照组。移植 4周后检测受体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然后取标本 ,检测移植细胞存活、分化和组织的血管新生状况。结果 :移植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同种异体BMSCs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后能够度过急性炎症期 ,而且不引起明显移植排斥反应 ;位于梗死区的移植细胞主要分化为成纤维细胞 ,部分位于心肌梗死区周围的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并促进了血管新生 ;移植组心肌梗死区及其周围新生血管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同种异体BM SCs移植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 ,是用于心肌移植可供选择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BMSC)向神经元细胞转化情况.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BMSC,无血清和有血清培养基进行细胞克隆,获取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细胞扩增及诱导分化.结果分离纯化后的BMSC经原代培养形成细胞克隆团,经传代后其数量明显增多,其分化细胞形态多样,包括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仍具有神经细胞所特有的性质.结论BMSC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可诱导分化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是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BMSCs 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治疗组.改良的Longa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1 h后再灌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BMSCs.缺血24 h后治疗组(n=15)尾静脉注射预先标记BrdU的3×106骨髓基质细胞,盐水对照组(n=15)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n=15)不注射.缺血后3、7及14 d采用神经损伤评分(NS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空白对照组与盐水对照组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在栓塞后第7、14天神经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静脉移植BMSCs,神经功能评分减低,可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动态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移植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24 h后各组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前体细胞,最后一次注射后2 h处死。通过神经缺损评分观察移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组织BrdU阳性及凋亡细胞。结果脑梗死后侧脑室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区及梗死灶边缘BrdU阳性细胞迅速增多(P<0.05)。移植BMSCs后BrdU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随移植时间的延长,增加更趋明显。同时,BMSCs移植后大鼠神经功能得到明显康复,缺血边缘区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伴梗死体积缩小。结论BMSCs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迁移,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骨髓基质细胞(MSC)是指骨髓基质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不仅可分化为中胚层细胞,而且也可横向分化为外胚层起源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缺血性脑损伤时,MSC可向缺血灶迁移并分化为神经细胞,从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研究表明,MSC静脉移植促进脑缺血神经功能恢复并非由于移植后新分化的神经元与宿主神经环路发生整合,而是MSC分泌的各种生长因子介导的。MSC并不能取代损伤组织,而是增进其功能,提高残存组织的可塑性。另外,MSC还是外源基因转染和表达的良好载体。MSC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易于体外培养扩增,通过基因修饰MSC,可提高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修复作用。因此,MSC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在基因工程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骨髓基质细胞可向神经细胞方向诱导分化有望成为神经移植的重要细胞来源,为缺血性脑损伤的细胞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文章就骨髓基质细胞向缺血脑区的迁移、替代受损神经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作为外源性基因载体等方面的机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脑缺血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溶栓、抗凝及应用神经保护剂等,但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修复受损脑组织.近年来骨髓基质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移植研究中,尤其是对于脑缺血等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细胞治疗的细胞来源之一,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潜能好、来源丰富、不存在胚胎干细胞移植所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又可用于自体移植,免除了宿主可能的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体外骨髓穿刺提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成功2周后沿梗死周边区域注射细胞悬液100μl(细胞移植组)或DMEM培养基100μl(对照组)或给予安体舒通20mg,bid,服用1个月(药物治疗组)。各组实验前、后4周经心脏超声检查,氯胺T氧化法测定血浆、组织羟脯胺酸含量,TTC染色评价梗死面积。结果:细胞移植组血浆、组织羟脯胺酸含量[(22.79±1.69)mg/L、(1.59±0.89)μg/mg]均低于对照组[(40.16±2.31)mg/L、(3.59±0.19)μg/mg]、药物治疗组[(34.24±1.98)mg/L、(2.67±0.81)μg/mg],均P<0.05。实验后4周时,细胞移植组心功能有所提高[LVEF(56.91±2.04)%],与对照组[(32.49±1.29)%]、药物治疗组[(53.22±2.13)%]比较,均P<0.05;梗死面积[(22.82±3.12)%]有所下降,与对照组[(29.73±2.11)%]、药物治疗组[(28.61±1.24)%]比较,均P<0.05。结论:细胞移植后可抑制心肌胶原合成、抑制心肌局部间质纤维化,是细胞移植心功能改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与骨髓基质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研究发现各种原因(增龄、去卵巢等)造成的骨质疏松都存在骨量减少和骨髓脂肪增加的现象。在骨质疏松患者中不仅存在骨祖细胞减少,骨髓基质细胞(MSCs)本身的成骨能力也降低。MSCs具有干细胞特特性,其细胞分化方向改变,致成骨细胞生成减少,脂肪细胞生成增多可能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其为阐明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和研制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体外培养和低氧对于BMMSC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断颈处死后于75%酒精中浸泡5 min.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细胞,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进行鉴定.以单克隆抗体CD45、CD90行流式细胞术鉴定大鼠BMMSC.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第3代BMMSC以及低氧处理的第3代BMMSC的增殖情况.结果 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BMMSC;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第3代BMMSC表面特异性标志CD90表达率为96.0%,而非BMMSC表面标志CD45仅为2.5%.MTT结果显示低氧条件下的BMMSC比常氧条件下增殖速率高,并且光镜下观察到细胞状态均一,折光性更好.结论 用全骨髓贴壁法可以在体外分离、培养出纯度较高的SD大鼠来源BMMSC,低氧环境可以刺激BMM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移植组各40只。模型组和移植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方法制作SAP模型,假手术组开腹后翻动肠壁即关腹。造模成功后移植组经门静脉植入MSCs;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采用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24、48、72 h每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对胰腺和肾脏损伤进行大体形态和光镜下观察,测定血清淀粉酶(AMY)、BUN、Cr、TNF-α和IL-6水平。结果模型组胰腺和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各时间点血清AMY、BUN、Cr、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移植组胰腺和肾脏组织损伤有所减轻;各时间点血清中AMY、BUN、Cr、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经门静脉移植MSCs治疗SAP效果确切,可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空白诱导组、左归丸诱导组、地黄饮子诱导组、右归丸诱导组、维甲酸(RA)诱导组、左归丸联合RA诱导组、右归丸联合RA诱导组、地黄饮子联合RA诱导组,不同补肾法代表方药含药血清孵育BMSCs,移植后7、14 d进行移植细胞神经标志蛋白的检测.结果 诱导BMSCs经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后,阳性表达神经细胞的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esti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能够促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补阴类代表方左归丸和阴阳双补类代表方地黄饮子在体内诱导分化的效果优于补阳类代表方右归丸.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中的迁移及分化状况.方法 分离、纯化雄性SD大鼠的骨髓MSCs.按数字表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移植组、ANP移植组和ANP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L-精氨酸方法制备ANP模型.24 h后2个移植组大鼠经尾静脉输注MSCs.移植后72 h处死大鼠,取胰腺及心脏、肝脏、肾脏组织标本.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评分,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织Y染色体雄性鉴别基因sry片段的存在.结果 分离的MSCs在培养3~5 d内快速分裂增殖,形成集落,传代培养至第3代,CD29+CD44+CD45-细胞群达到95%以上.ANP组大鼠胰腺组织大片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病理分值为(10.31±0.85)分,显著高于ANP移植组的(7.30±0.79)分(P<0.05).移植组大鼠的心脏、肝脏、胰腺、肾脏均可检测到sry基因.正常移植组胰腺组织可见散在分布的sry阳性细胞;ANP移植组胰腺组织可见较多sry阳性细胞,且多聚集于损伤较严重的部位.结论 炎性损伤的胰腺组织可能具有招募MSCs的能力,并能减轻大鼠胰腺局部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吡那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KATP开放剂组及KATP开放剂+阻断剂组,每组5只.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同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KATP开放剂组与对照组及KATP开放剂+阻断剂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减轻(P<0.05),神经元凋亡数显著减少(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多,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与与KATP开放剂+阻断剂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监测Resovist体外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脑梗死后在脑内的分布及迁移。方法 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移植组8只。BMSCs传至P3代后,Resovist体外标记BMSCs。采用改良Longa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移植组缺血对侧顸叶脑皮质移植Resovist标记的BMSCs,对照组不移植。2组大鼠均于移植后1 d和1、2、4周行MRI动态观察。移植后4周行脑组织HE染色及普鲁氏蓝染色。结果移植组大鼠移植后1 d和1、2、4周MRI序列上,均可显示缺血对侧半球移植的Resovist标记BMSCs所致的低信号,移植后2周可见沿胼胝体腹侧走行的线状低信号影,移植后4周细胞所致的彗星状改变更为明显,彗星尾向缺血侧延伸。脑组织普鲁氏蓝染色显示,移植组大鼠胼胝体内迁移的蓝染细胞呈条带状排列。结论临床应用型MRI可获得满意图像质量及实验数据,不仅可显示移植位点BMSCs所致的低信号,还可明确显示BMSCs经由胼胝体的迁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在造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同系小鼠股骨、骨壳、注入骨髓条的塑料管及经20 Gy γ-射线照射的股骨分别植入同一小鼠腹部皮下,观察1、2、3、4 w各移植物造血重建情况.观察髓腔内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组织学、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数目与机能等变化,以及骨皮质体外间充质干细胞(MSC)培养与扩增规律.结果 乏造血干细胞(HSC)的骨皮质异位移植完全可以造血重建,在移植后4 w,移植物已形成完整的封闭的具有正常造血组织的股骨,其重建的程序、速度与具有大量HSC的完整股骨移植的重建基本一致.而经射线破坏和注入塑料管内的骨髓条完全失去造血重建功能.结论 骨皮质可能是骨髓MSC的源泉,BM-MSC是造血重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黄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脏功能、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DN模型,每日灌胃二黄糖肾康,8w后检测肾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肾脏细胞周期、凋亡数目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二黄糖肾康明显改善DN大鼠肾功能,减少肾脏皮质细胞凋亡数目,影响肾脏细胞周期,降低Bax的表达,Bcl-2的表达增加。结论二黄糖肾康能通过降低肾脏凋亡数目,调节Bax和Bcl-2在肾脏细胞凋亡中的表达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模型大鼠的时间窗及最佳移植时间点。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移植组32只和对照组24只,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后分为1、7、14、21 d 4个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Bielshowsky Iuxol Fast Blue染色、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移植组1、7 d在移植14 d后,14、21 d在移植21 d后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1、7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突触素累计吸光度值、胼胝体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1、7、14、21 d Ki-67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7 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累计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1、7 d Nogo A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模型的时间窗可延长至制模后的21 d,最佳移植时间点为制模后7 d。MSCs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内源性修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