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男性,14岁,海南乐东人,因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红肿溃疡6个月,于2000年10月30日来我科住院。患儿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热伴全身皮肤散在红疹、疱疹、瘙痒,部分有溃破出现黄色渗液,愈合后出现疤痕。曾于我省多家医院就诊,拟"丘疹性荨麻疹合并感染"给予青霉素、丁胺卡那抗感染等治疗未见好转而收住院。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由于瘙痒,睡眠稍差,无腻油感,二便正常。体检:躯干及双上肢皮肤散在0.5 cm × 1.5 cm紫色疤痕;双下肢皮肤红肿,以右侧为甚,可见数个溃疡1.5 cm × 2 cm,有黄色渗液(见图1)。…  相似文献   

2.
张鹤  程桃英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556-1557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清创、换药、碘伏湿敷等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复方黄柏液联合红光照射治疗(联合组)各32例,治疗60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常规组15例痊愈、6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联合组23例痊愈、5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组。常规组15例痊愈患者中痊愈时间在10d以下的有2例,10~20d的有4例,21d-30d6例,30d以上的有3例;联合组23例痊愈患者中痊愈时间在10d以下的有9例,10—20d的有8例,21d-30d5例,30d以上的有1例;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平均治疗痊愈时间分别为(12.6±5.7)d、(16.5±4.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明显较常规组短。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红光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分析其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7月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出院随访的1型糖尿病患儿13例,男8例,女3例,年龄(12.4±2.5)岁,病程(0.5±1.4)年,其中4例采用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MDI),同时指尖血糖监测≥4次/d。另9例使用胰岛素泵连续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在动态监测系统下检测血糖和相关结果。在1年后观测其病情发展对其他脏器的影响,并检测其尿微量蛋白改变判断肾脏损害情况。结果(1)研究对象体重指数(BMI)为(18.2±2.6)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8.4±1.6)%。CSII组HbAlc(8.6±1.2)%,MD组HbAlc(8.6±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CGMS发现22例36次餐后2h高血糖,CSII组2例(22.2%),每例出现一次,MDI组4例(85.7%),每例出现(4.5±1.5)次,差异显著(P〈0.01);(3)CGMS发现3例39次低血糖,持续时间(46.6±52.8)min,而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11次低血糖。(4)在研究病程1年后,检测患儿尿微量蛋白,尿β2-MG、Alia、IgG、Scr、BUN、FBG和HbAlc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多数存在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发现血糖异常波动的有效工具。动态血糖监测对指导1型糖尿病治疗,调整胰岛素剂量,减小病情发展对其他脏器的损害.改善患儿体质状况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胃腺癌裸鼠移植瘤125Ⅰ粒子植入后近期放射损伤。方法建立人胃腺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组在肿瘤内将4粒表面活度为9.25MBq ^125Ⅰ粒子平均植入到肿瘤中。对照组植入4粒无放射活性的粒子。观察60d,计算存活率、移植瘤抑瘤率的变化;荷瘤部位皮肤的放射损伤反应。应用光镜观察两组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评价组织学病理反应。结果治疗期间实验组与对照组裸鼠存活率均为100%。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10d抑瘤率即差异显著(P〈0.01);60d抑瘤率为96.8%。(30±5)d(4/10)裸鼠荷瘤部位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及红斑,(55±3)d有(5/10)出现皮肤损伤,渐形成溃疡,溃疡直径为(7.46±3.24)mm,呈火山口状,基底部结痂,痂下可见脓性分泌物;其余肤色正常。光镜下可见溃疡基底部有瘤细胞碎片及炎性细胞浸润;病理学反应均为直肠癌消退分级标准1级。结论^125Ⅰ粒子组织间种植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皮肤的放射损伤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Ax亚型血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6岁,于2005年11月5日入住我院,有纤维瘤手术史,青霉素及苯类制品过敏史。于6年前元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皮肤散在小出血点,曾被我院及中科院会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药治疗,自觉症状好转,经复查血象及骨髓象检查,认为临床痊愈。本次入院主因全身皮肤又出现散在出血点,伴发热、乏力3d,为明确诊断入院治疗。实验室检查Hb38g/L,RBC11×10^12/L,WBC1.5×10^9/L,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经鉴定为Ax亚型,我们合成血(0型RBC+AB浆)1600ml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5岁,因皮肤、粘膜青紫色5年入院。患儿出生时即有皮肤、粘膜青紫色,哭闹、喂食时更甚。不愿活动、易疲劳、喜蹲踞,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尚正常。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尤以口唇、甲床处明显。呼吸平稳,两肺无异常。心率90bpm,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四肢末梢紫绀,可见杵状指(趾)。辅助检查:Hb224g/L,RBC7.45×10^12/L,WBC8.1×10^9/L,N 0.52,L 0.48,  相似文献   

7.
1997-2008年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溃疡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糖尿病皮肤溃疡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40~68岁。皮肤溃疡部位:右胫前皮肤溃疡2例,左胫前皮肤溃疡1例,左踝部皮肤溃疡2例,右踝部皮肤溃疡2例,臀部溃疡1例。溃疡面积:1%~3%体表面积。深度达真皮乃至肌腱露出。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皮肤浸润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5岁。主因发现皮肤硬结1个月,发热1周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个月家长无意中发现其头颈及躯干部皮肤多发硬结,初起如黄豆大小,无痒感,无其他伴随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皮炎”,予“尤卓尔,百多邦”外用,效果欠佳,硬结渐增大。1周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6.5℃—38.7℃,以夜间为著,无咳嗽咳痰,无寒战抽搐,无鼻衄及牙龈出血等,于当地输液抗炎治疗5d发热无缓解,遂入院。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查体:T38.7℃,P115次/min,R30次/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壮药拔毒生机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创面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壮医拔毒生肌膏外敷。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4.3±4.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5±5.1)d(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拔毒生机膏外敷并实施综合护理,对慢性皮肤溃疡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曹京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358-1358
患者男,77岁,离休干部,患有糖尿病史22年,长期服用降糖灵、优降糖治疗,于2000年3月初发现双足底部红肿,略痒,渐出现小水疱,刺痛较剧,小水泡刺破后,可有少许乳白色液体渗出。对症处理半月后,逐渐延及双手掌侧,皮肤红肿及小水泡出现。自用白醋浸泡双手足每晚1次,连续治疗7d,红肿略有消退,水泼泡疹渐增多,并延及双手足背侧,并出现皮肤破烂,疼痛明显加重,双手足皮肤破损、剥脱,查血糖15.6mmol/L,给予服用二甲双胍0.5g,3次/d,优降糖2.5mg,4次/d,红霉素0.5g,4次/d,饭后口服,局部涂擦尿素软膏,连续1周后,皮肤红肿明显好转,水泡缩小干瘪,查血糖5.6mmol/L,继续应用红霉素5d停用,手足脓胞疹皮肤剥脱痊愈,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1.
纪笑纳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S):65-65,84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在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并呼吸肌麻痹(RMP)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AOPP并RMP病人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采用PDT技术(使用portex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器械包),与传统气管切开(ST)30例对比观察。观察两组病人气管切开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以小纱布计),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死亡例数等,随访至出院或死亡。结果:PDT组手术时间为(12.45±4.25)min,切口长度(1.6±0.4)cm。术中出血(以小纱布计)(2±1)块,伤口愈合时间(3.5±0.5)d,并发症为0,死亡1例。传统气管切开组分别为(28.50±8.45)min,(5.8±1.4)cm,(8±3)块,(5.5±1)d,5例,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DT组术中3例有中等量出血(血液浸湿1块纱布),1例术后第1天切口出血需电凝止血,ST组术中有4例中等量出血,1例术后第2天出现皮下气肿,创口周围感染2例。结论:PDT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肌麻痹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且护理简单方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5岁,以“发现右侧睾丸质硬6个月,伴发酸痛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6个月前偶然发现右侧睾丸触感变硬,无其他不适症状。1周前出现右侧睾丸酸痛不适,行彩超检查示:右侧睾丸4.3cm×2.4cm,其内见3.8cm×2.4cm包块,边界模糊,内呈低回声,CDFI检出有较丰富血流信号。收入院后查体示:右侧睾丸下方质硬,可及一包块,大小约4.0cm×2.5cm,与附睾界限不清,局部触痛(+),包块与阴囊皮肤无粘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李四清  花勤亮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998-998,105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并咯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外,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咯血持续时间(3.6±O.5)d,对照组为(5.1±O.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O.01)。实验组反复咯血1例,对照组5例,实验组反复咯血频次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t=3.88,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肺结核咯血的频次、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英杰 《医学争鸣》2008,29(16):1493-1493
1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病例均为2007-02/2007—10在我科治疗的患者,年龄54~83(68.6±9.8)岁,病程2~8(5.2±1.2)a.均有反复尿路感染,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典型症状,并经直肠指检、B超、X线检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B超检查前列腺质量26—68(46.5±6.8)g.剩余尿量70~450(185±58)mL.最大尿流率(MFR)(7.0±2.6)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为(28.8±4.1)分,生活质量(5.7±0.6)分;  相似文献   

15.
陈宏平  程冕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873-87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因反复踝关节疼痛1个月,于2007年1月12日就诊。1个月前患者出现双膝踝关节疼痛,无肿胀及活动受限,查ASO(+),RF(-),ESR86mm/1h,CRP〉10μg/m](正常值〈10μg/m1),WBC10.6×10^9/L,N79.5%,L20.5%,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拟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给予抗风湿和激素治疗后,疼痛明显好转。2d后患者双下肢胫前出现直径0.5cm~2.0cm的红斑,呈红色或暗红色,稍高出皮肤,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触之其下有结节,触痛明显,留瘢痕,继续给予抗风湿和激素治疗,用药后好转,停药后又复发,遂来我院求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是病毒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皮疹和口腔损害的临床综合征.1990~1993年我院收治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例中男5例,女3例。临床表现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皮肤损害多发生在手足指(趾)的背面或测线,少数在掌跖及指的掌面,也有在部.开始为红斑、丘疹、迅速变成周围红晕的透明水患。口周炎技重,疼痛,进食困难,首先在便回,须粘膜,齿龈,舌及烟都出现小水泡,迅速被清为溃疡,周围绕以红晕。8例中发热及食欲不振4例,皮肤损害发生在手足6例,臀部2例,由逾炎5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7.5X109/L,其中淋巴细胞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头孢克洛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是否比头孢唑林加氨苄西林的效果更显著。方法回顾性选择地区人民医院2005—2006年及2007—2008年间肺炎住院患儿各200人,前者(对照组)均使用头孢唑林50mg/(kg·d)加氨苄西林100mg/(kg·d),后者(观察组)均使用头孢克洛胶囊30rag/(kg·d)。所选患儿均为肺炎治愈病例,计算其平均住院天数、标准差,采用大样本结果检验方法u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u〉1.96即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8.2±1.23天,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8.5±0.95天,u=1.5,即〈1.96,提示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头孢克洛治疗小儿肺炎与联用头孢唑林加氨苄西林相比并不能使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8.
例1,男,5.5个月,以“发热、腹泻11d,皮疹7d”为主诉于2004年11月16日入院。11d前患儿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40℃,伴腹泻、呕吐,7d前发现左大腿内侧少量红色皮疹,在当地医院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皮疹渐增多至右大腿、下腹部,皮疹不随体温升降而变化。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患儿系第3胎第3产,足月顺产;患儿母亲第1胎于出生后5个月时发热,当地诊为“肺炎、心肌炎”治疗10余天死亡;第2胎因B超示“脑积水”而流产。家族史无异常。入院查体:T39.1℃,HR146次/min,R46次/min,体重9kg,神志清,精神差,贫血貌,轻度脱水貌,下腹部、双大腿内侧见较多2mm×2mm-5mm×5mm棕色皮疹,似色素沉着。部分略凹陷。部分下方有结节。结节与皮肤相连或不相连;左上臂卡介苗接种处有一深约2mm直径5mm的溃疡,无溢液。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边钝,脾未及,肠鸣音略亢进,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8.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0.67,淋巴细胞比例(L)0.28,M0.05,红细胞计数(RBC)2.89×10^12/L,血红蛋白(Hb)75g/L,血小板计数(plt)156×10^9/L;尿常规:尿蛋白(+),余(-);粪常规(-);红细胞沉降率37mm/h;C反应蛋白64.09mg/L(正常值〈3.8mg/L);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骨髓检查示感染性骨髓象;骨髓培养(-);血培养(-);PPD试验(-);结核抗体(-);Anti—HIV(-);肺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肝肋下2cm,脾不大,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范建义  程悦 《四川医学》2007,28(11):1204-1204
患儿,男,4岁。因蜂刺蛰伤1d,少尿、黄疽伴意识障碍半天入院。入院前1d患儿不慎被群蜂蛰伤,伤处无红肿但疼痛难忍。半天前出现解酱油色尿,尿量明显减少,〈50ml/24h,全身皮肤深度黄染,并出现嗜睡。查体:T36.5℃,P115次/min,R65次/min,BP135/90mmHg(1mmHg-0.133kPa)。嗜睡,面色苍黄,呈中。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头顶枕部、胸腹部及四肢可见多处蜂刺皮损,无红肿,有黄色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观察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过程中阿奇霉索与红霉素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价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阿奇霉素10mg·kg^-1·d^-1。静滴,对照组36例给予红霉素15~30mg·kg^-1·d^-1。静滴,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2.8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5.8±1.6)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7.5±2.0)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2±0.8)d短于对照组(2.6±1.3)d(P〈0.05)。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813%,对照组的发生率22.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通过对比发现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无明显增加。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