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心力衰竭[1]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据统计大约65%的心力衰竭由冠状动脉疾病引发的,随着目前年龄老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还将有所上升.因此冠心病心力衰竭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问题及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2].本研究旨在初步分析患者的个体特征、基础疾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的作用.以期能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辨证客观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强 《河北中医》2002,24(3):181-182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以心排血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症.目前西医治疗以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为主,不但疗程长,副作用大,而且效果不理想.1998~2001年,我科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病变而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机体组织代谢时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1].2009年1-6月,青铜峡市人民医院收住48例CHF患者,在常规强心、利尿、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取得一定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肾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病因素;慢性心力衰竭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补肾活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贯穿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过程涉及心、肺、脾、肾等不同脏腑的精、气、血、津液耗损或邪气羁留,临床症状复杂,辨证分型多样,目前尚无统一的分型标准.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大多局限于临床症状的缓解,缺乏临床症状改善后的全程辨证治疗.基于以上思考,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形成了慢性心力衰竭分期辨证治疗方案,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二期进行分期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为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我社区医院住院治疗的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且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结论:病因多,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往往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阶段所表现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现代医学的综合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以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是当前慢性心力衰竭防治的热点.结合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成果及临床经验,从其病变特点、病机变化、辨证分型、治疗用药等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8.
姜凯  王哲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860-861
慢性心衰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排血量减少而致的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引起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日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近年有关本病的中医药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临床终末状态,也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效果显著。基于中医三焦的生理病理以及功能特点,从上、中、下三焦构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三焦辨证体系,对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V)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的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随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近年来针对心力衰竭的新疗法和新药物一直是热点,治疗措施不断得以改进,现对我院2008年~2010年,126例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