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中双能量减影(DES)技术对胸部外伤特别是肋骨骨折、少量气胸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方法分析200例胸部外伤患者双能量减影前后的X线表现,总结其特异性。结果 200例胸部标准片,DR普通片:67例明确骨折,多发27例,单发40例,16例伴有气胸,7例液气胸,4例单纯胸腔积液,肺挫伤32例;52例疑似骨折,81例未见异常;双能量减影后:骨折143例,多发37例,单发106例,52例疑似患者确诊单发37例、多发4例,11例排除。81例正常者新检出单发29例、多发6例。伴气胸25例,液气胸14例,单纯胸水9例,肺挫伤44例。正常患者57例。结论胸部DR双能量减影可清晰显示肋骨骨折、气胸和肺内改变,对提高胸部外伤的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胸部DR影像质量,探讨其对胸部不同病理改变的显示能力。方法顺序抽取我院胸部DR影像100例,分析其图像质量,并以CT为参照统计不同病理改变在DR影像上的显示率。结果甲片率82%,乙片率17%,丙片率1%,无废片;影响影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摆位原因,吸气不足和体外异物。肺内实质性病变,钙化,胸膜腔病变,肋骨病变在DR上有着较好的显示效果。结论DR可明显提高胸部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不同的双能量减影摄影参数组合采集图像,观察、测量碳酸钙体模在骨组织像上的显示情况,找出合适的摄影参数组合,提高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的信息检出率.方法:用DR胸部双能量减影摄影模式,使用不同的模拟体厚、附加过滤、高能和低能千伏等摄影参数组合,获取体模骨组织减影图像.结果:增加高能千伏值、高能低能千伏间的差值、毫安秒等能明显提高碳酸钙的检出率;增加附加滤过时,碳酸钙的检出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不同的摄影参数曝光,胸部DR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显示的信息有显著差异.选择合适的摄影参数组合能够提高骨组织像的信息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意外伤害特别是车祸的增加,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已很常见,纠纷日益趋多,这就要求在诊断方面准确性更高.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应用,特别是DR双能量减影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在气胸及皮下气肿也有优势,因而已成为诊断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临床首选检查.2008年9月-2009年1月,本院对32例胸部外伤致72处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了DR双能量减影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不同的双能量减影摄影参数组合采集图像,观察、测量碳酸钙体模在骨组织像上的显示情况,找出合适的摄影参数组合,提高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的信息检出率。方法:用DR胸部双能量减影摄影模式,使用不同的模拟体厚、附加过滤、高能和低能千伏等摄影参数组合,获取体模骨组织减影图像。结果:增加高能千伏值、高能低能千伏间的差值、毫安秒等能明显提高碳酸钙的检出率;增加附加滤过时,碳酸钙的检出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不同的摄影参数曝光,胸部DR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显示的信息有显著差异。选择合适的摄影参数组合能够提高骨组织像的信息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1病历介绍 患者,女,68岁,身高156cm,体质量65kg,明确诊断为:①右肺黏液腺癌;②双肺多发转移癌。2009年3月27日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右位胸主动脉。应用GE Light Speed16螺旋CT扫描发现:①胸廓对称,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②肺窗示:右肺上叶可见巨大肿块,大小为7.1cm×6cm。双肺内可见多发散在结节影,右肺门可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DR在儿童胸部检查中的应用特点厦推广进行探究。方法:应用PHILIPS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对260例儿童胸部检查。结果:儿童胸部DR能清晰地显示胸部病变,全面保证了照片质量。结论:儿童胸部DR弥补了常规小儿胸片的不足,照片质量明显提高,降低了儿童辐射剂量,在儿童胸部疾病检查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患者的CT诊断效果。结果:患者出现胸廓骨骼骨折的有50例,创伤性湿肺35例,创伤性肺囊肿3例,肺气肿2例,气胸以及血气胸36例,纵膈伤3例,皮下气肿18例。结论:CT检查敏感度相对高,且综合观察能力较强,可以有效提高影像检查的实际准确性,从而避免胸部外伤的漏诊以及误诊情况,提升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病历介绍 患者,女,68岁,身高156cm,体质量65kg,明确诊断为:①右肺黏液腺癌;②双肺多发转移癌。2009年3月27日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右位胸主动脉。应用GE Light Speed16螺旋CT扫描发现:①胸廓对称,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②肺窗示:右肺上叶可见巨大肿块,大小为7.1cm×6cm。双肺内可见多发散在结节影,右肺门可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高分辨力CT动态观察40例无特殊临床状,胸片或常规CT检查发现肺内小于2cm的小淡片状影的患者,分析影像变化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材料:40例临床疑诊肺部病变的患者均用Byiuance16CT扫描机检查120KV,120ma,3S,厚度:1mm,层距:1mm。结果:21例炎性病灶,经抗炎后大部分吸收。11例浸润型肺TB抗炎后部分病例、小叶间隔及小结节影出现增多,片状影密度增高。8例早期周围型肺Ca经抗炎后复查,全部出现小叶间隔增厚及小结节影,片状影密度不均。结论:通过高分辨力CT动态检查,可以显示肺内小片状病灶的早期病理变化,尽早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X线诊断方法。方法:对82例胸部外伤平片进行回顾分析,提出几种x线征象,并对其诊断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肺部改变胸腔积液,本文34例;82例全部都有不同程度肋骨骨折;气管、心影响对侧移位26例占32%。结论:胸部外伤多为单纯性胸部外伤,少数为复合性外伤,对普通X线平片要全面分析,在观察胸廓肋骨改变同时,要重点观察肺部、纵隔、胸膜等部位的变化,胸部x线检查使诊断准确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在尘肺检查中,随机抽取200名志愿者进行DR高千伏和普通高千伏摄影。由多位有经验影像科医生对影像图片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胸部DR高千伏和普通高千伏胸片质量优片率分别为90%、43%,优片率经X2检验(X2=15.6,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对胸部肺内细微结构显示率分别为91.8%、56.3%,总体显示率经文检验(x2=150.2,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胸部DR高千伏摄影与传统的高千伏摄影相比,不但能够满足摄片要求,而且在图像质量和细微结构的现实率上有明显提高,使尘肺小结节状阴影和胸膜斑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从而便于提高尘肺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有效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肺结核肺部空洞确诊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正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手术病理或治疗后结果证实的肺结核肺部空洞患者83例,患者均进行DR摄影、MSCT检查,分析DR摄影、MSCT检查肺结核肺部空洞患者的确诊率,空洞及其周围情况显示率,影像学表现。结果:经手术病理或治疗后结果证实,83例患者肺结核肺部空洞,MSCT检查出肺结核肺部空洞患者79例,DR摄影检查出肺结核肺部空洞患者59例。MSCT检查肺结核肺部空洞确诊率为95.18 %(79/83)高于DR摄影的71.08 %(59/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SCT检查的空洞、空洞内液平面、周围卫星病灶、肺尖及心后区等隐蔽部位空洞、纵膈肿大淋巴结、少量胸腔积液显示率均高于DR摄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SCT检查肺结核肺部空洞患者确诊率较高,可清晰显示空洞及其周围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尘肺病诊断中应用平板探测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为在尘肺病诊断工作中推广应用DR技术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选择96例接触矽尘的受检者,同时拍摄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对2种胸片的肺区小阴影的密集度、分布范围、尘肺病诊断期别和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的质量比较,DR胸片明显高于高仟伏胸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判定小阴影总体密集度结果,经一致性分析kappa>0.75,一致性较好;两种胸片尘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胸片在尘肺病的影像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破裂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证实食道破裂1例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胸片发现液气胸,CT发现液气胸、肺部炎症、食管周围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影。结论: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突发性胸痛,胸片及CT发现液气胸、肺部炎症、食管周围不规则软组织影,要警惕本病的可能,食道造影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影像变化及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的23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影像特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孕妇患病率达到47.9%,一半以上病人就诊时间大于5d。60%病人体温高于38.5℃,症状以咳嗽、咳痰、胸闷为主,且80%病人肺部有湿啰音。影像以磨玻璃状影、实变影、纤维化为主,甚至出现白肺。病人的危重程度与病变的类型、密度、面积等有关。发热3d病人胸部CT多为片絮状影、肺小叶实变或弥散磨玻璃影;发热5d以上病人多为复合性病变:絮状影、多发实变、磨玻璃影及结节影并存。结论:甲型H1N1早期患者多为局限性单纯病变,晚期患者多为多发性复合性病变,且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研究胸部创伤采取数字放射(DR)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腾冲县人民医院行DR检查患有胸部创伤病人87例,对其诊断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87例病人中,肋骨骨折30例(34.48%);肺部血肿3例(3.44%);肺部萎缩7例(8.05%);肺部挫伤18例(20.68%);创伤性湿肺23例(26.43%)。结论:胸部创伤采取DR诊断,可以使临床漏诊率明显减少,可以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石建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54-155
尘肺疾病是我国常见的职业性疾病,是由于患者长时间接触粉尘并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后形成肺部纤维化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尘肺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影像学进行确诊,通过影像学图像能有效观察疾病的病变分布、范围以及分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目前对尘肺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选择胸部成像技术,包括CR、DR、CT以及MRI等技术,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临床上对尘肺疾病的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CT以及MRI技术由于诊断价格昂贵,加之我国尚没有关于两者对尘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因此目前在临床上开展较少。CR是最早应用于尘肺疾病的影像学技术,目前其诊断标准已经非常明确。DR作为近年新兴起的影像诊断技术,与传统CR胸片相比,bb胸片。本文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DR在尘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为同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胸部应用DR摄影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50例5岁以下婴幼儿及50例5岁以上儿童胸片,分别其在拍摄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5岁以下50例婴幼儿胸部图像资料统计,体位不佳的7例,肩胛骨遮挡的10例,呼气相的6例,照射野范围大的2例,剂量偏低或偏高的4例。5岁以上50例儿童胸片统计。结果:体位不正的7例,肩胛骨遮挡的12例,呼气的3例。照射野范围大的7例,剂量偏低的3例。结论:应用DR系统投照小儿胸部,有效的降低对小儿辐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照片。  相似文献   

20.
<正>严重的胸部外伤包括:肋骨或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腔内出血,肺或支气管损伤,食管,横膈或胸导管的损伤。胸部是具有生命功能的心、肺、大血管所在,所以,一旦损伤,会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甚至危及生命[1]。对我院2004—2010年重型胸外伤患者72例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