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盛产亚麻、黄麻和苎麻,全国从事麻类植物加工、纺织工人近百万。为探讨麻尘对工人的职业危害,也为制定车间空气中麻尘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自80年代以来,黑龙江、辽宁、四川、安徽、广东、湖南等省分别开展了对亚麻、黄麻和苎麻粉尘职业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肺功能损害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由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和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组成了麻尘卫生标准研制协作组,研制了我国车间空气中麻尘(亚麻、黄麻和芝麻)卫生标准(GB16244—1996)。1.对象和方法对麻尘作业工人职业危…  相似文献   

2.
煤炭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煤炭企业职业卫牛状况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准北、淮南矿业集团25个国有煤矿和全省34家小煤窑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尘肺病是煤炭企业的主要职业病,粉尘、噪声、振动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 提示安徽省煤炭企业职业病危害仍很严重,必须加强对煤炭企业粉尘、噪声、振动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及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建没,降低煤炭企业职业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识别某大型化工企业利用电石渣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建议。方法采用工程分析与类比法相结合,识别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有毒物质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评估法,综合分析职业病危害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干法熟料水泥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水泥尘、煤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生料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等。水泥尘、煤尘、生料粉尘、一氧化碳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在中等风险水平,石灰石粉尘及石膏粉尘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在低风险水平。结论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针对职业病危害的不同风险水平,决定相应风险的防控措施优先级,提出有效的防护控制对策,指导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机立窑水泥厂粉尘危害情况调查饶子龙,邓长荣,林潮,张天尧(福建省三明市职业病防治院)报道:对三明市18家国营和乡镇机立窑水泥生产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粉尘是水泥行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国营水泥厂岗位粉尘合格率为58%,粉尘平均浓度为8.71mg/m3...  相似文献   

5.
水泥粉磨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水泥粉磨工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水泥粉磨工序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粉尘合格率为43.4%,超标部位集中在水泥包装和袋装水泥发货区域;噪声超标部位主要集中在熟料、原料的卸料、破碎、输送过程。结论水泥粉磨过程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应从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或措施,减少或降低职业病因素危害。  相似文献   

6.
对哈尔滨市951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哈尔滨市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50.68%,各区县(市)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设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哈尔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苯、噪声为主,总粉尘检测超标率木兰县最高(72.73%),呼吸性粉尘检测超标率延寿县最高(50.00%);化学因素检测超标率香坊区最高(16.67%)。各区县(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识别、分析某滑动水口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提出进一步防护措施。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结果 该企业存在粉尘、化学性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检测结果均部分超标。 结论 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煤焦油沥青挥发物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特别是粉尘和噪声。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对某石材产业园内30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石材加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粉尘,切割、雕刻、打磨岗位噪声声级均超标,粉尘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该石材产业园应采取噪声危害治理措施,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强化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监管。  相似文献   

9.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水泥企业属于有一定污染的建材企业,识别某水泥厂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建议。[方法]综合分析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水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水泥尘、石灰石粉尘、生料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在中等风险水平。[结论]该水泥厂粉尘危害因素较为严重,噪声危害因素较轻,建议采取综合整改,确实保障职工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水泥企业属于有一定污染的建材企业,识别某水泥厂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 水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水泥尘、石灰石粉尘、生料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在中等风险水平.结论 该水泥厂粉尘危害因素较为严重,噪声危害因素较轻,建议采取综合整改,确实保障职工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识别、分析某铝银浆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提出进一步防护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存在粉尘、化学性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个体检测和工作场所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6%和90.7%;噪声个体检测合格率为73.9%;高温、毒物均符合标准。结论粉尘、噪声、高温为该企业关键职业病危害控制因素,特别是粉尘和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啤酒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为制订其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啤酒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和高温(夏季),其中个别点位粉尘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粉尘为该企业最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重点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稀土合金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对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为监管部门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并结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对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并根据企业现有情况,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结果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稀土粉尘、氟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和噪声等。粉尘危害集中在电解车间。粉尘岗位8 h时间加权浓度合格率为为其中2#电解车间电解岗位粉尘分级为Ⅱ级,属中度危害作业,其它电解车间电解岗位粉尘分级为Ⅰ级,属轻度危害作业;各岗位噪声检测结果和有毒物质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电解车间稀土粉尘危害较为严重,针对稀土粉尘浓度超标现状,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完善各项职业病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和分析淄博市某陶瓷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找出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提出进一步防护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存在粉尘、化学性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个体检测和工作场所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0.5%和83.3%;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的浓度和强度均符合国家限制的标准。结论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为该企业关键职业病危害控制因素,特别是粉尘,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对6家镁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危害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白云石粉尘浓度超标率达80.0%,噪声声级超标率为20.0%,其他粉尘超标率为15.4%,石墨粉尘、煤尘、氧化镁烟、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率为25.1%,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率为50.0%。提示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尚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应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某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装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二氧化钛粉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及热辐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硫酸等,检测结果表明,粉尘和噪声是超标情况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装置职业病防治应从关键控制点着手,主要是对工作场所粉尘、噪声及有毒化学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饲料预混料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采取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和噪声,其中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87.5%,噪声监测点合格率为100%.结论 该项目对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某制药公司扩建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识别、分析与评价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某制药公司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该扩建生产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氨、盐酸、氢氧化钠、硫酸、丙酮、甲醇、珍珠岩粉尘(总尘)、其他粉尘(包括万古霉素)、硅藻土粉尘(总尘)、活性碳粉尘、噪声等,部分岗位甲醇、珍珠岩粉尘(总尘)、其他粉尘(包括万古霉素)及噪声超标。结论该扩建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某大型水泥厂现有职工1 592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1 182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水泥粉尘、石灰石粉尘、煤尘、生产性噪声、高温、热辐射.其中以水泥粉尘、石灰石粉尘、煤尘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湖南省某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为该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等方法对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硝酸铵、硝酸钠、亚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钾、磷酸、碳酸氢氨、氮氧化物、氨、石蜡烟、丁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粉尘(珍珠岩粉尘、煤尘、木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氮氧化物、氨、石蜡烟、丁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岗位合格率均为100%;粉尘检测岗位合格率为33%,噪声岗位合格率为65%。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较重,需加强粉尘、噪声的防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