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的方法、时机、并发症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和多发动脉瘤的处理。方法采用常规翼点及其改良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51例,其中1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从一侧入路夹闭;行动脉瘤孤立术2例。结果本组51例均顺利夹闭瘤颈。术中有6例出现动脉瘤破裂,其中2例因动脉瘤无法夹闭而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患者术后死亡,总死亡率1.89%(1/53)。结论显微手术仍具有介入治疗无法替代的优点,早期手术不仅可以降低等待手术期间再次出血的机率,还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后交通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有较高的发生率,动眼神经麻痹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后交通动脉瘤瘤体对动眼神经的直接压迫所致,综合分析了患者年龄、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的直径、指向、形状、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动眼神经麻痹时间、手术减压对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的影响。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后,动眼神经麻痹大多数能恢复。建议尽早手术,以期术后动眼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病人影响术后恢复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3-01—2014-10由CTA或DSA明确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13例,10例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3例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术后5例(50%)表现为眶周疼痛,7例(70%)ONP完全消失(中位恢复时间58d)。动脉瘤夹闭术后ONP最先恢复的成分是副交感神经纤维(平均恢复时间4.4d),其中9例在术后恢复情况良好,1例预后较差。恢复率与出现麻痹症状持续时间无相关性,但麻痹症状的持续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明确诊断后,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早期行开颅夹闭术,可以使动眼神经麻痹的症状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PCA)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PCA动脉瘤14例,其中经翼点入路手术2例,颞下入路手术11例,Poppen入路手术1例。10例动脉瘤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例梭形动脉瘤行动脉瘤孤立术,3例闭塞载瘤动脉。结果术后1周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偏瘫及动眼神经麻痹4例,无明显并发症8例;术后1周至6月,6例行DSA复查,5例行CT血管造影复查,其中7例动脉瘤完全夹闭,2例瘤颈仍残留;1例动脉瘤夹位置移位。12例病人成功随访2~9年,7例恢复良好,3例肢体偏瘫,1例动眼神经仍麻痹,1例术后昏迷卧床3年发生肺部感染后死亡。结论 PCA动脉瘤发病率较低,手术入路的选择与动脉瘤的位置密切相关,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脑干、大脑后动脉的穿支及动眼神经等颅内重要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确诊的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37例,其中行动脉瘤颈夹闭术19例(夹闭组);行动脉瘤栓塞术18例(栓塞组)。手术前后对两组病人动眼神经麻痹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在术后3、6个月均较术前好转(均P<0.05)。两种手术方法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夹闭和栓塞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应用硬性神经内窥镜辅助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的局部解剖有更全面的了解,探讨内窥镜与手术显微镜结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对23例颅内动脉瘤病人,26个颅内动脉瘤应用内窥镜辅助手术显微镜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应用手术显微镜初步显露动脉瘤后,置入硬性神经内窥镜了解动脉瘤颈及周围结构的局部解剖,动脉瘤夹闭后再次用内窥镜了解夹闭情况.结果术后19例恢复良好.2例后循环动脉瘤及1例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出现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前交通动脉瘤术后脑积水,另1例多发动脉瘤术后由于血管痉挛脑缺血出现右侧肢体不完全性瘫痪.术后并发症与应用神经内窥镜无关.结论应用硬性神经内窥镜辅助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可明显增加动脉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范围,使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后交通动脉瘤易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术前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或单纯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神经麻痹提示术后动眼神经麻痹较易恢复,治疗的时间窗也与术后麻痹的恢复密切相关,而与动脉瘤的大小关系不大。对破裂的动脉瘤开颅夹闭组比血管栓塞组会获得更大完全恢复机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未破裂的动脉瘤两治疗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但总的来说开颅夹闭手术比血管栓塞治疗对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完全恢复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行动脉瘤夹闭,5例行动脉瘤夹闭并瘤体切除,2例行动脉瘤包裹。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出现同向偏盲,3例出现偏瘫,4例患者术后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6月~10年,12例患者恢复良好,其中11例行瘤颈夹闭者DSA或CTA检查示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2例仍有不全象限性偏离,1例患者在术后2年因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结论对于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地显露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注意保护神经及穿支血管,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后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行瘤颈夹闭术107例,动脉瘤包裹术1例.瘤颈夹闭后术中常规切开瘤体并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动脉瘤颈完全夹闭107例,动脉瘤包裹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8例.术前脑积水11例,术后改善6例,无明显改善5例.术后GOS评分:4~5分93例,2~3分11例,1分(死亡)4例.84例获随访6~12个月,无动脉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理想方法,术中常规切开瘤体并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可有效判断夹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大颈眼段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对26例巨大颈眼段动脉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6例巨大颈眼段动脉瘤术中均直接夹闭,术中采用荧光血管造影检测血流情况,术后早期死亡1例,新发动眼神经麻痹10例,视力、视野障碍1例,肢体偏瘫3例。随访6个月,1例视力、视野障碍明显改善,8例动眼神经麻痹恢复、2例好转,3例肢体偏瘫病人中,2例生活自理,1例重度护理依赖;4例病人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显微手术夹闭巨大颈眼段动脉瘤确实、可靠,术前策略制定、前床突磨除及动脉瘤塑型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以动眼神经麻痹为症状的大型或巨大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7-01-2013-12收治的13例大型或巨大后交通动脉瘤的影像资料、手术经过及病人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均成功夹闭瘤颈;2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恢复良好,无死亡,无偏瘫失语,完全恢复6例,部份恢复5例,2例在随访期限内无明显改善。结论术前的准确诊断、周密的准备、良好设计的手术方案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是成功治疗大型或巨大后交通动脉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眼动脉段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共9个动脉瘤,动脉瘤瘤体直径9~25 mm,平均16 mm。结果术后CTA或DSA证实: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新增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脑血管痉挛1例。随访5~11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病人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对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病例,其中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显微外科治疗组)97例,经血管内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07例.结果 术后改良Rankin评分,血管内介入治疗组:0~2分101例,3~5分4例,死亡2例;显微手术组:0~2分83例,3~5分11例,死亡3例.随访:血管内栓塞组瘤颈残留13例,动脉瘤复发5例;显微外科治疗组瘤颈残留7例,动脉瘤复发1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在术后病残率、病死率方面优于显微手术夹闭,但术后瘤颈残留、动脉瘤复发要高于显微手术夹闭.  相似文献   

14.
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和预后。方法采用硬膜内-外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12例,共13个动脉瘤。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经CTA或血管造影复查,证实动脉瘤已完全夹闭。视力障碍1例,术后视力有改善,2例视野缺损者术后均有好转,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考虑术后脑血管痉挛脑梗塞所致。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有23个动脉瘤,完全夹闭21个,包裹1个,不全夹闭加包裹1个。1例患者术后10天发生脑积水进行了分流手术;2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中,1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及1例双侧动眼神经麻痹均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出院时按GOS评定预后,良好12例,轻残7例,死亡1例。结论选择适当时机,利用合适入路的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效果较好。术后用高血压、高灌注、高血容量等治疗能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改善经手术治疗后动脉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Dolenc入路手术夹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2年6月经Dolenc入路手术治疗的26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2周CTA检查显示26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5例、脑积水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偏瘫1例,无脑脊液漏,无手术死亡病例。26例术后随访6~48个月;动眼神经麻痹5例中,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1例;1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良好,1例偏瘫恢复生活自理。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6例,1分3例,2分4例,3分3例;CTA复查未见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重要方式,经Dolenc入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5例,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男16例.女19例:年龄35~65岁,平均45.6岁。大脑前动脉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15例,后交通动脉瘤17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动脉瘤直径4.0~18.0mm。首发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大脑中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5例。Hunt-Hess0级6例,Ⅰ级19例,Ⅱ级7例,Ⅲ级3例。手术时间:发病48h14例,3~10d3例,11~16d18例。手术方法:瘤颈夹闭32例.瘤颈夹闭加包裹术2例.大脑中动脉梭形动脉瘤1例行部分切除加夹闭术。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ONP)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致ONP患者临床资料,血管内栓塞治疗33例,开颅手术治疗19例。结果术后ONP完全恢复25例(48.1%),部分恢复21例(40.4%),无变化6例(11.5%)。血管内栓塞33例中,ONP完全恢复15例,部分恢复14例,无变化4例;手术夹闭19例中,ONP完全恢复10例,部分恢复7例,无变化2例;两组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和ONP持续时间与术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对改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引起的ONP效果无显著差异;术前动眼神经部分麻痹和ONP持续时间短患者术后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显微外科治疗结果。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共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病例72例,观察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术后随访1年,发病至手术时间<14d的33例中,21例(63.6%)彻底恢复、12例(36.4%)部分恢复;不完全麻痹22例中,18例(81.8%)完全恢复、4例(18.2%)得到改善;而术前完全动眼神经麻痹的50例中,仅12例(24.0%)彻底恢复、33例(66.0%)部分恢复。结论积极地、早期地治疗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多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分型与手术难度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将68例前交通动脉瘤分为视交叉型和纵裂型。对于视交叉型,在抬起额叶前先预先阻断载瘤动脉,然后分离动脉瘤将其夹闭;对于纵裂型,将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采用瘤体翻转技术将瘤颈显露清楚后将其夹闭。结果瘤颈成功夹闭68例。在术中共有54例(79%)发生了动脉瘤破裂出血。视交叉型组的恢复良好率为95%(22/23),纵裂型的恢复良好率为89%(40/48)。结论视交叉型前交通动脉瘤容易早期破裂,但是分离和夹闭比较容易;纵裂型前交通动脉瘤不易早期破裂,但分离和夹闭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