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扁鹊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中医脉学的创始人,在我国医学史上享有盛誉.其医学思想至今仍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而他提出的"六不治"更为医学者所熟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兹以现代医学观点简单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2.
3.
4.
内丘扁鹊庙     
扁鹊庙系后人祭祀战国名医秦越人而建,始年不详,汉唐已有,历代修葺,元初颇为壮观,近年又大规模修治景区。山门前今存透灵碑、回生桥、九龙石柏,山门内建有扁鹊殿、后土前后殿、百子殿、药王殿、玉皇殿、老君殿、三清四御殿、碑廊等以及扁鹊墓,岁月变迁,已与道教建筑融为一体。据《史记》载,扁鹊入赵,诊赵简子疾,获赐田四万亩。  相似文献   

5.
达英禄 《养生月刊》2010,31(1):88-90
近读《史记》、《战国策》等有关扁鹊的典籍,深知此公事迹有十分突出之处,宜彰显之。兹录其二三轶闻如次。 两个扁鹊 本来,历史上有两个扁鹊,一个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约公元前26-25世纪)的神医,因为善于治病被人看作带来喜讯的喜鹊,故名扁鹊。  相似文献   

6.
达英禄 《气功》2010,(1):88-90
近读《史记》、《战国策》等有关扁鹊的典籍,深知此公事迹有十分突出之处,宜彰显之。兹录其二三轶闻如次。两个扁鹊 本来,历史上有两个扁鹊,一个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约公元前26-25世纪)的神医,因为善于治病被人看作带来喜讯的喜鹊,故名扁鹊。  相似文献   

7.
蔡超产  孙鸿昌 《河南中医》2019,39(7):1001-1004
郑医秦越人为扁鹊,其大致生活年代为公元前695年-公元前655年,活动地带以郑国为中心的附近六国为主,所诊虢国太子为南虢国太子。扁鹊的医学传承不是由齐国至中原,再到巴蜀之地的传承,而是在中原地带继承长桑君及周朝正统官方医学,随着文化中心东移向齐国传播,最终通过仓公的授徒实现广泛地传播。扁鹊弟子淳于意授徒后,根据所授内容的不同,使经脉医学与脏腑医学渐渐分流,张仲景之《伤寒论》应该是对阴阳、经脉医学的继承与发展,而华佗之《中藏经》应该是对五行、脏腑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仲景与华佗之前的《黄帝内经》应该是对扁鹊医学历来发展的总结之作,是对扁鹊医学的继承,而不是与扁鹊医学并驾齐驱的医学流派。  相似文献   

8.
通过挖掘分析《扁鹊心书》中反映的窦材学术思想,认为窦氏推崇扶阳,善用灸法,尊崇《内经》,贬抑《伤寒》,他提出"伤寒四经"说,认为大病、住世、扶阳宜灸,灸时常用食窦、中脘、关元等穴,其施灸取穴少、灸量大,并首创了麻醉施灸。  相似文献   

9.
扁鹊的“治未病”源于《内经》,体现于《难经》。“治未病”包括对疾病要“早发现,旱治疗”的观点,以及“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层次的内容,并符合中国传统医学的养生之道。扁鹊的“治未病”得到后世的继承和发扬,至今对我们的中医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6,26(10):25-25
一般人所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病有六种不易治的情况。骄横放纵不讲道理,是一不治;把身体看得轻而把财物看得重,是二不治;对衣服食物不能调适,是三不治;气血错乱,脏气不安,是四不治;身体瘦弱不能用药,是五不治;迷信巫祝不信医道,是六不治。  相似文献   

11.
《扁鹊心书·虚劳篇》是窦材医案中较能体现其辨证思想和特色的一篇,其中“须识扶阳”“当明经络”“大病宜灸”等学术思想对指导虚劳的治疗大有裨益。窦材按虚损程度不同将其分为虚劳与痨瘵,并提出了相应治疗方案,强调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疗原则,防止虚劳病情进一步发展。窦材标新立异,在“阴虚成劳”论风靡之际,明确提出虚劳病机为脾肾阳虚,虚劳之演变乃自上而下,由肺及脾,由脾及肾。窦材认为虚劳之脉象为弦脉,强调脉象在诊断虚劳的作用,但其临证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辨证。治疗上,他承袭了《黄帝内经》重阳思想,认为阳气是人体生命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五脏辨证中窦材尤为重视脾肾,扶持脾肾之阳对现代人治病养生仍有重要意义。窦材用药奉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窦材认为“大病宜灸”,虚劳此病病程日久,迁延难愈,容易反复,因此其用灸为先灸、多灸、重灸,补火助阳,使劫得病回。此外,窦材认为还应远离温平药、寒凉转下之品,并注重虚劳之人日常调摄,在日常生活中务必规律饮食、清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勿吸烟饮酒,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窦材论治虚劳思想应用于现代临床仍效果显著,值得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2.
《扁鹊心书》由南宋窦材所撰,该书记载了大量有关灸法临床运用的方法及治验,为灸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且重要的参考材料。本文对该书中灸法的运用特点进行了明经络、重元阳、脾肾为本,审虚实、重病灸、早灸为宜,灸量大、选穴精、药灸同施,证治广、验案足、防病延年等四个方面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扁鹊心书》辑录窦材所用灸法,具有病症广、选穴精、壮数多、灸药并用的特点。其言简意赅,以扶阳学术思想贯穿其中,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扁鹊心书》主张扶阳以灼艾第一,常从肾脾着手,其重视灸法,认为治病用灸非常重要,提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列"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窦材灸法"专篇,举出各种疾病选取的穴位和灸量,并于中、下二卷详述灸法在各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并创睡圣散以减轻艾灸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曹玉风  张甦颖 《河南中医》2015,35(2):246-248
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不仅为"扁鹊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所折服,其在介绍该书的写作背景时亦明示,此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而成。扁鹊对仲景医疗实践影响之大,由此略见一斑。受此影响,仲景不但在《金匮要略》首篇阐明"若人能养慎……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的观点,还将"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无犯王法""房室勿令竭乏",避免"禽兽灾伤"等意外伤害,作为养生防病的重要措施加以规范并贯穿于杂病的防治过程中。健康与疾病,虽然有着质的不同,但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界限,而是存在一个"中间态",即"病前状态"。此时,虽缺乏疾病的典型表现,但体内病机已经启动,出现了阴阳的偏盛偏衰,处于欲病未作或已病未显的阶段。仲景每每见微知著,发于机先,提前干预之。仲景亦十分重视疾病的早期治疗,强调:"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对于肝实证,仲景通过实脾以截断疾病发展演变的途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肝实证的治法中提出了"肝病实脾"的理念。对于肝虚证,其主张"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既要重视通过直补病变之本脏,防止他脏之邪的乘虚侵犯;又应注意借助清心益肝、培土荣木等措施,充养已虚之肝。仲景诊脉,秉承《难经》之旨,亦以寸口诊法为主。  相似文献   

16.
《扁鹊心书》[1]载医案有70多则,为针灸医籍中医案较多的。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其医案的分析,总结窦材针灸诊治疾病的方法、特点及其方案,为继承其经验,认识针灸诊疗规律,创建具有针灸自身特色的诊疗体系,开展针灸临床诊疗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傅文录 《河南中医》2011,31(5):473-475
<扁鹊心书>署名为宋·窦材.窦材在学术思想上重视扶阳,扶阳思路为保护阳气,反对使用寒凉之剂,提出了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弟三的治疗方法,对完善火神派扶阳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扁鹊生活于春秋战国之际,他的著作在汉代还广泛流行于世,他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脉气出入循环学说,并通过对脉气循环速度的细精推导,阐发了损至脉的病理意义,《灵枢》《素问》《难经》皆传其学而有所发展。扁鹊还阐发了络脉学说,并发现了俞穴,这些突出贡献为以脏腑经络为基本理论的中医学的形成奠立了基础。司马迁考证后认为“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的论断,是完全可信的,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9.
乐极生悲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8,28(12):97-97
齐威王十分高兴,在后宫摆酒,接见淳于髡,赐给他酒,问道:"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也能醉,一石也能醉."齐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这个道理能说出来听听吗?"淳于髡说:"在大王面前承蒙赏酒,执法官在旁边,御史在后头,我胆战心惊,趴在地上喝酒,不过一斗醉了.  相似文献   

20.
王荣  万广宋  孙冰  张丽  孙闵  于斌  郑灿磊 《新中医》2021,53(1):8-10
总结宋?窦材《扁鹊心书》脾胃病的证治特色,共有以下几点:脾胃病名称具有特定性,所涉及的46种脾胃病病名以主症为主、病机为辅,有利于临床针对性用药;善用艾灸以扶脾阳;喜用附子补益脾肾;重视成药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