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在中老年妇女中发病率达到40%.近年研究发现,胶原蛋白作为盆底支持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在维持盆底结缔组织的弹性和韧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含量、比例、形态结构及其代谢异常均会减弱盆底结缔组织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支持力,使盆底组织松弛发生器官脱垂,吊床结构不能充分挤压尿道导致SUI,因此胶原蛋白的代谢异常与PFD密切相关.就盆底结缔组织中胶原状态在女性PF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在中老年妇女中发病率达到40%。近年研究发现,胶原蛋白作为盆底支持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在维持盆底结缔组织的弹性和韧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含量、比例、形态结构及其代谢异常均会减弱盆底结缔组织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支持力.使盆底组织松弛发生器官脱垂,吊床结构不能充分挤压尿道导致SUI,因此胶原蛋白的代谢异常与PFD密切相关。就盆底结缔组织中胶原状态在女性PF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PFD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POP常与SUI并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盆底结缔组织异常改变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结缔组织的张力和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原蛋白的含量和组成,弹性蛋白则决定着结缔组织的弹力和韧性,这些成分的含量和结构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引起盆底结缔组织弹性降低,抗张能力下降,对盆底支撑作用减弱,导致POP.因此,现对ECM的上述成分在PF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子宫主韧带精细显微组织结构,为全面了解主韧带功能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三家医院Ⅲ型子宫切除术后新鲜离体主韧带标本22条,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及多种特殊染色方法对主韧带组织进行定性研究。结果(1)主韧带中含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肌纤维,以胶原纤维为主。(2)含大量脂肪组织。(3)富含神经组织,为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以及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主要分布在主韧带的下半部。(4)富含中、小、微动静脉血管,主要分布在主韧带的上半部。(5)淋巴管呈均匀分布,偶见淋巴组织和淋巴结。结论主韧带组织结构复杂,其精细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些疾病以及一些手术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宫颈在分娩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对宫颈成熟的机制、结构、过程及与分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叙述如下。一、宫颈的组织结构及生理特点宫颈是由上皮、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等组成的管状组织。上皮对宫颈机能的改变影响不大,结缔组织占85~90%,是决定宫颈机能改变的主要成份,平滑肌组织仅占10~15%。结缔组织包括成纤维细胞及间质。目前对间质部分有较多的研究,认为间质包括纤维与基质。宫颈结缔组织中的纤维主要有三种:(1)胶原纤维,约占70%,由胶原蛋白(collagen)组成,有强  相似文献   

6.
会阴体是位于阴道和肛门之间的纤维肌锥形软组织结构,会阴体及其周围肌肉和结缔组织对盆底的支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会阴体解剖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之间的关系,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及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等,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全球大部分国家开始重视该疾病,我国也已将预防女性PFD等工作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PFD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且诊断上临床大多以患者的主要症状作为依据。生物力学最早应用于骨科及整形外科,现逐渐应用到妇产科领域。生物力学方法的应用为PFD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参考标准。尤其是阴道触觉成像系统(vaginal tactile imaging,VTI)能可视化地获取阴道壁的压力,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盆底生物力学精准评估新技术。综述生物力学在PF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 盆底肌训练(PFMT)是其主要的康复手段。但近年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运动方案, 并提倡用来预防和治疗PFD, 如何提高盆底康复的效果也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运动疗法在运动损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指利用自身重量、徒手或器械, 通过某些或某种形式运动, 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运动疗法在盆底康复领域的应用, 主要包括直接盆底肌运动、间接盆底肌运动、组合式或整体式运动、体态调整及适当的日常体力活动等方法。但目前的临床研究有限, 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运动疗法的有效性。本文旨在综述与女性PFD相关的运动疗法, 总结盆底运动疗法的具体方法及运动负荷, 为女性盆底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阴道旁组织复合体”显微结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阴道旁组织复合体中显微结构成分,为了解其功能及阐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南方医院Ⅲ型子宫切除术后新鲜阴道旁组织复合体标本共28条,HE、免疫组化及Masson三色染色等对其结构成分定性研究。结果 (1)阴道旁组织复合体中包含大量血管,以中、小动静脉为主,微静脉和微动脉多见。(2)富含自主神经节及神经纤维,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近侧段和远侧段,中间段最少,副交感神经分布无明显规律;神经多与血管伴行。(3)淋巴管散在分布,可见极少淋巴结和淋巴组织。(4)纤维结缔组织以胶原纤维为主,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可见。(5)富含脂肪组织。结论 阴道旁组织复合体复杂的结构成分是某些盆底功能失调性疾病及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aldisease,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目前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国外关于POP和SUI的研究较多,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新的术式提出,国际上成立有国际尿控学会(ICS)和国际妇科泌尿学会(IUGS)。国内关于PFD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2005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成立了全国女性盆底学组,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宣…  相似文献   

11.
围生期女性盆底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妊娠和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根源。围生期是育龄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机体各个系统代谢、功能等方面均受到影响发生改变。随着妊娠子宫的不断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围生期的女性盆底组织也发生一系列重塑(remodeling)以维持盆腔脏器解剖位置及功能的稳定。一旦这种稳定状态失去平衡,就表现为盆底功能障碍。盆底组织的重塑贯穿于整个围生期,并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围生期女性盆底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的重塑过程做文献综述,为研究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更有效的PFD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6e,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ileilce,sui)。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  相似文献   

13.
妊娠和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根源。围生期是育龄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机体各个系统代谢、功能等方面均受到影响发生改变。随着妊娠子宫的不断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加,围生期的女性盆底组织也发生一系列重塑(remodeling)以维持盆腔脏器解剖位置及功能的稳定。一旦这种稳定状态失去平衡,就表现为盆底功能障碍。盆底组织的重塑贯穿于整个围生期,并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围生期女性盆底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的重塑过程做文献综述,为研究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更有效的PFD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UI)和粪失禁(FI),是妇女常见病,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和功能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其目前常用的康复技术,如盆底肌肉锻炼...  相似文献   

1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组盆底支持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问题是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各种PFD的修复重建手术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6.
促宫颈成熟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1  
宫颈由上皮、平滑肌、结缔组织和腺体等组成。在有形结构中,结缔组织占85%~90%,平滑肌组织少量,约占10%~15%。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极少量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这些组成的变化与宫颈坚硬程度、宫颈开闭有关。宫颈基质有多种蛋白多糖,主要有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和透明质酸,基质组成的变化与宫颈软化有关。宫颈成熟(cervicalripening)主要指宫颈变软、消失和易扩张,这是宫颈组织化学变化的结果。它包括胶原酶和弹性蛋白酶活性增强,引起的胶原断裂、溶解和含量减少;硫酸软骨素减少,宫颈就软化,…  相似文献   

17.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原则与个体化方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1]。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2]。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  相似文献   

18.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解剖学静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静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及正常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盆底特定解剖学异常是否与PFD有关,为盆底重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确诊为PF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PFD组),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2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0例,POP合并SUI12例;同期选取正常女性14例为对照组。采用静动态MRI进行盆底扫描。比较两组髂尾肌、耻尾肌及耻直肌静动态面积、肛提肌裂孔静动态宽度、膀胱尿道后角、LH线及M线长度、肛提肌角等参数值的变化。结果:PFD组患者静态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大于动态,肛提肌裂孔宽度在静态时小于动态(P<0.05)。而对照组以上参数值在静动态下无明显改变(P>0.05)。PFD组患者膀胱尿道后角、LH线、M线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肛提肌的形态及功能异常与PFD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类由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PFD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盆腔器官位置下降并引发脏器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成年女性的身心健康。明确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是研究POP发病机制的必经之路,女性盆底的解剖结构是一个以骨盆为依托,由神经、肌肉、结缔组织和盆底器官共同构建的复杂的三维结构。学者们利用各种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探索复杂的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如:POP-Q评分、超声检查、排粪造影、磁共振成像等。近年来,动、静态磁共振成像因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无辐射、多平面成像、无骨伪影干扰等多种优势在盆底三维重建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较磁共振成像在女性盆底影像学中与其他检查方法的优劣,综述磁共振成像探索盆底疾病的检查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包括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等。PF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PFD的主要目标是恢复盆腔器官的解剖和功能,手术是PFD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当前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的聚丙烯合成材料在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同时,也存在排异、侵蚀等并发症,学者们仍然在探索组织相容性更好的盆底重建材料。纳米材料直径通常介于数十纳米至数微米之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高度类似细胞外基质,利于细胞的黏附、分化和增殖,在女性盆底重建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综述纳米材料的分类、特性、制备技术及其在女性盆底重建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