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名医叶桂在其《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下简称《临案》)中指出:“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弱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  相似文献   

2.
<正>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惊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  相似文献   

3.
正泄泻为临床常见疾病,本病首载于《黄帝内经》,该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并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后经隋朝、宋朝、明朝等多朝代发展,中医对于泄泻的病因、病机、治疗的认识已基本完善。对于本病的分类有以症状来分类和定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及"湿盛成濡泄"等,并可分为飧泄、溏泄、鹜泄、濡泄及滑泄等[1];  相似文献   

4.
《医方考》所载六和汤被教课书方剂学列为藿香正气散之附方。有健脾化湿,升清降浊的作用。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清浊不分,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证。但笔者认为加减可治疗五泄,试论如下。1病因病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前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内经》有“濡泄”、“飧泄”、“注泄”之称。《难经》五泄之分,汉唐时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  相似文献   

5.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特征.《内经》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早有记载,称其为"鹜溏""飧泄""濡泻""洞泄""注下"等,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自此以降,我国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了不懈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著名临证医家万密斋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此句见于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泄泻》篇中,它主要是强调了利小便在治疗泄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曰:“湿胜则飧泄,乃独由湿耳。”程钟龄在《医学心悟·泄泻》篇中亦云:“湿多成五泻,泻久属湿也明矣。”可见治疗泄泻时,利水渗湿,分清别浊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然而,盲目地将此句作为治泻的唯一法则,在临床上,一见到泄泻便用“利小水”的方法,见效者多,不效者亦屡见不鲜,何也?津液易损也。今试浅论之,不妥者,请斧正。1津液与泄泻的关系津液是人体…  相似文献   

7.
泄泻辨识     
《阴阳十一脉灸经》"大(太)阴脉:是胃脉也……其所产病:……唐(泄),死","唐(泄)"即泄泻。先秦两汉未出现泄泻病名,相关内容列为病证而论,《内经》所言诸泄涵盖全面,除无"泄泻"病名外,几乎包括了后世大部分泄泻病名:濡泄、飧泄、洞泄、鹜溏、后泄、遗矢等。仲景称为"下利",晋唐时期变化不大,宋代是病名分水岭(此前泄痢混谈),开始明确"泄泻"之名;明清时期认识趋于完善。现代研究认为病位在脾胃,脾虚湿胜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即所谓"无湿不成泄";内因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肝、肾失调所引起。临床辨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标准明确;辨证论治分暴泻与久泻分型施药。  相似文献   

8.
久泻治验     
罗理藩 《福建中医药》2004,35(2):F003-F003
泄泻初起,多因饮食不节、受寒、疲劳所致。此时由于病程短暂,病在肠胃,治之较易。如治不及时或反复发作,以致脾不健运,湿从内生而成久泻,治之较难。《内经》日:“湿胜则濡泄”,濡的含义就是湿性缠绵的意思。脾气主升,脾虚健运失职,清气不能上升,以致大便溏泄,即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属脾气  相似文献   

9.
燥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胜则濡泻”,乃言其常,尚有“燥淫致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腹中鸣,注泄鹜溏。”并谓:“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胠胁痛溏泻”;“阳明之复,……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此后喻嘉言、缪仲淳、魏玉横都有论述。谢星焕治周祥彩一案,对燥泻阐发,尤为周详(见《谢映庐医案》)。《东垣十书》谓“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二者皆统于胃”,三者部位虽异,皆传化之府,所以谆谆以津液为顾者,以三者体  相似文献   

10.
泄泻症状见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大便。本病《内经》谓“泄”,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等称。汉唐医书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历代医书对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熟腐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说明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胃功能障碍和湿邪所胜。《张聿青医案·泄泻》:“上则嗳气,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这说明本病与肝旺克  相似文献   

11.
泄泻的定义病名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泄泻作为一种疾病论述 ,见于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殷商甲骨文、在卜辞篇内有“腹不安句。”腹不安即指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中医学对泄泻病称谓之混乱、定义之不确和欠详是客观存在的。为此 ,笔者对泄泻的定义、病名及分类作以下探讨。1 泄泻病名混乱的历史状况《内经》属于泄泻的病名有食泄、注下、溏泄、鹜溏、冷泄、濡泄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有伤寒利候、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伤寒病后霍乱候、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温病下利候 ;《难经》有胃泄、脾泄、大肠泄 ;明·孙文垣医案 ,有称线泄泻者 ;清·程杏轩医案有称暑泻者 ;清…  相似文献   

12.
“湿胜则濡泻”原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深含哲理,在泄泻证治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故很有研究的必要。一、“湿胜则濡泻”反映了泄泻的主因泄泻,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溏或水样的一种病证。原有多种名称,宋以后统称为“泄泻”,并将其与痢疾区分开来。所谓“濡泻”,《内经辑要》注为“一般水泻”,《中医常用名词解释》言其“泻利多水,少糟粕,肠鸣,腹不痛”,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经讲义》谓“一般大便溏薄”的泄泻。可见“濡泻”在泄泻中颇具代表性。“湿胜则濡泻”原虽是濡泄成病情况的描述,而实际也反映了古人通过实践对一般  相似文献   

13.
周瑞珍 《新中医》1993,(8):13-14
小儿秋泻,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由于本病多在秋季发生,故称为小儿秋季腹泻。本病属于中医“小儿泄泻”范畴。古人对小儿泄泻一证,论述甚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又曰:“湿胜则濡泻。”张景岳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失健运则泄泻随之”等等。这些论述,已指出本病的基本病因和病机。  相似文献   

14.
泄泻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有湿、寒、热、暑作祟,但就临床所见,与湿邪最为相关。《沈氏尊生书》云:“湿兼风者飧泄也,湿兼热者下肠垢也,湿兼寒者鸭溏也,湿兼虚者虚泄也”。其理甚昭,内伤者,浅伤脾,深及肾,枢在肝,而其病变中心总以脾(胃)为主,因湿盛最易困脾,肝郁最易乘脾,伤食最易损脾,肾寒最易侮脾。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故本病特点是:湿阻为主因,脾病为要变。而其治法亦不离乎于此,宗前贤久验临床,治泄泻拟定四法。兹将其简介于次:1 渗湿健脾,立法于脾虚湿阻  相似文献   

15.
《内经》曰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飧泄即风泄 ,故有肠鸣飧泄之称 ,其特点是泻而伴有肠鸣 ,中医认为腹中雷鸣是风行地中之象。久泻者加风药升清以化浊 ,常能收佳效。故治泻不问多久 ,在治疗的相应方中加入风药 ,是很切合泄泻之病机的。考泄泻之发病 ,在外多与风、寒、暑、湿有关 ,在内多与肝脾失调有关。按风药可祛风、胜湿、散寒、疏肝、升清、开郁泄热及化暑等多种功用 ,笔者临床宗前人之说 ,结合自己的体验 ,常用风药治疗多种泄泻 ,收效满意。其代表方 ,如已故名医秦伯未教授推荐升阳益胃汤 ,他如羌活胜湿汤、升阳除湿汤等也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对泄泻的分类方法很多,有以脏腑命名的,如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等:有以大便之性状来分的,如飧泄、溏泄、鹜泄等;有以病因来分的,如寒泄、热泄、食泄、郁泄、暑泄等;亦有以泄泻时间的长短来分的,如暴泄(急性)、久泄(慢性).目前将泄泻持续半年以上不愈的.即称之为慢性泄泻.如以西医的病名来讲,慢性泄泻则包括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慢性泄泻的病因泄泻的病因,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由于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肠失分别清浊之功,以致水温停滞腹中,所以有泄泻以湿邪为主的说法.历代医家对泄泻的病因,认为"湿胜则濡泄","泄泻虽分轻重,总属脾虚湿胜".但是慢性泄泻,因病延日久,往往从脾胃虚弱,逐渐发展为脾阳不振,久而久之必然累及肾  相似文献   

17.
临证一得     
治泄泻首重脾阳《内经》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飱泄。乃独由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苛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由此可见诸泄无不与湿有密切关系。湿在致病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据临床所见,泄泻多由饮食不节(洁)或感受寒凉,戕伤  相似文献   

18.
泄泻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证。《内经》也称"濡泄"、"洞泄"、"溏泄"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相似文献   

19.
湿秘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雪亮 《中医杂志》1999,40(2):123-123
孔令诩教授为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之孙,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笔者有幸拜其为师,颇有心得,兹就其运用利湿法治疗便秘的经验予以探讨,虽非疑难病症,但其辨证之精可窥一斑。湿邪过盛常能导致腹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湿胜则濡泻”,《难经》也云:“湿多成五泄”,《杂病源流犀浊·泄泻源流》将湿邪与泄泻的致病关系阐述得更加明确详细:“湿盛则食泄,乃独由于湿耳。不  相似文献   

20.
利小便实大便治飧泄、洞泄、溏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轩  赵云  王汉岑 《新中医》2015,47(4):330-331
利小便实大便法始于急开支河,治难治性泄泻,临床飧泄、溏泄、洞泄均常用此法。飧泄者下焦气化失职,完谷不化,多属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洞泄者湿胜邪留困脾,下利多清水;溏泄者湿滞胃肠不运,大便不爽,稀薄不成形。治疗虽同为利小便实大便,然辨证论治的侧重点却不尽同,决定着配伍用药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