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郭洪章  张生玉 《当代医学》2010,16(22):59-60
目的分析外侧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2月~2009年3月,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53例。患者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6.5岁。采用肱骨远端外侧2~3cm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结果本组53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6~36)个月。骨折全部于6个月内骨性愈合,切口瘢痕宽度〈0.5cm。随访结束时患肘平均伸肘0°,平均屈肘130°。3例出现12°肘内翻,未发生Volkmann肌萎缩。结论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1999年-2002年,采用在C-臂X光机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3例。结果 5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6-18个月),全部病例骨性愈合,无肘内翻畸形及Volkmann挛缩,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1985年3月~1995年3月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60例.优良率90%.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外固定失败者应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手术宜采用肘外侧入路.有利于防止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和肘内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斯针内固定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均为闭合性骨折,伸直型92例,屈曲型14例,都采用切开复位克斯针内固定。结果:本组106例,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优66例,屈伸受限10°内,肘内翻0~5°;良36例,9例屈伸受限11~30°内;肘内翻10°;差4例,屈伸受限30°以上,肘内翻10°以上,总优良率96%。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斯针内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有限切开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探讨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采用有限切开结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59例。结果59例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好,于4-6周去除克氏针,随访4个月-4年,肘关节功能好,无肘内、外翻畸形,无异位骨化。结论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有限切开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手术治疗,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复位固定安全可靠、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侧分离法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及相关问题。方法21例患者均采用外侧入路手术开放复位分离法克氏针内固定,术中解剖复位,石膏托外固定2~3周。结果所有病例骨折达解剖复位,随访3~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明显肘内翻情况,优良率90.5%。结论外侧分离法双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降低了肘内翻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肘关节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采用改良外侧手术入路及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比较改良的外侧手术入路及克氏针内固定方式与常规手术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差异。结果:2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月-4年零6个月,骨折复位对线对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经过功能锻炼后肘关节功能良好,1例轻度肘内翻(〈5°),发生率4%。参照朱盛修的疗效标准,本组优1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改良外侧手术入路、肱骨髁上外侧双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复位容易,稳定性可靠,功能恢复良好,可避免医院性神经损害且不增加肘内翻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以往多采用肘后侧或肘外侧切口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而肘后侧入路一般将肱三头肌舌型瓣切断,2003年6月~2007年7月应用不切断肱三头肌的肘后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内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2例。结果:随访6~36月,平均24月。42例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1例轻度肘内翻(〈5°)。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好6例,可(轻度肘内翻)1例,优良率97%。结论:内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肢体美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肘关节外侧小切口入"三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58例均采用经肘肘关节外侧小切口4 cm左右,经肱三头肌外侧与肱桡肌间隙进入,食指触摸骨折端及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用三根φ2.0经皮穿入内、外髁均穿出对侧骨皮质固定.结果 术中在触摸及直视下准确复位,固定牢固,58例随访1~3年,依据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41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结论 肘关节外侧小切口三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手术简单,固定牢固,手术时间短,能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结果整复45例,随访42例,2例出现轻度肘内内翻,小于10°,全部肘关节伸屈功能正常,优良率95.2%。结论正确复位,可靠的外固定仍然是肱骨髁上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孙强  才林  陈和兵 《农垦医学》2005,27(4):267-268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humems,SFH)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儿童最多见,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多发年龄为5-12岁,处理不当容易引起骨折畸形愈合、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目前,多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但存在固定不牢靠,肘内翻发生率高等并发症,而且术后仍需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影响了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肘内翻和恢复肘关节屈伸功能。我科自2002年~2004年所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经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型肱骨髁上骨折1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式肘内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6例,均采用经肘外侧或肘内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屈肘位70°~90°石膏托固定,早期行手指或腕关节功能锻炼,2周取除石膏固定,适当练习肘关节伸屈,4周后取出内固定克氏针,继续加强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经临床及X线片复查随访4~20个月,平均12个月肘关节伸屈功能均在术后1~3月内全部恢复到正常范围,无一例前屈及后伸或肘内外翻并发症,经治疗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采用肘内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复位及固定可靠,术后无明显并发症,肘关节功能可及早恢复,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时关节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钟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86例,获随访67例,优良率88%;发生肘内翻11例,发病率16.4%.认为肢骨踝上骨折后肘内出形成有2个主要原因:(1)骨折远端骨片内旋尺偏移位复位不良;(2)骨折复位后因固定使关节周围发生粘连,削弱了该处生物力学的作用,使该处承受较大的机械力学作用,提出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适应证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5.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在治疗上易发生关节强直、肘内翻等并发症。该院自2000年2月-2005年3月共收治不同类型并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46例,根据张力带的原理应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配合中药与推拿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病 ,以儿童多见 ,多为跌倒致伤。治疗方法可选择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等。文献报道 ,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或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Volkmann发生率为 3% ,肘内翻发生率为 2 % -5 % [1] 。本组病人随访中无一例Volkmann发生 ,肘内翻发生率为 10 .3% ,高于文献报告 ,手术组肘内翻发生率为 9.7%。两种方法相比较 ,差异不大。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从 1990年 2月至 2 0 0 3年 2月 ,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92例 ,男 15 4例 ,女性 38例 ,受伤原因以跌伤为主 ,其中伸直型 112例 …  相似文献   

17.
切开复位交叉钢针内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开复位交叉钢针内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4例张华兰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医院730020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关节损伤,据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6.7%,占肘部骨折的60~70%。自1989~1992年我们根据肱骨下端的创伤解剖关系及小...  相似文献   

18.
肱骨下端扁薄,髁上部位处于疏松骨质和致密骨质交界处,暴力作用,即可使肪骨髁上部发生骨折,根据暴力形式和受伤机理不同,可将肽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两种,伸肘跌仆,手掌触地则多发伸直型骨折,屈肘跌仆,肘后触地则多发屈曲型骨折,本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根据肘部肿胀、疼痛、肪骨髁上部位压痛、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部的X线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肘内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近两年来,我们对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提高了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方法:选取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3例,均为伸直型。治疗组33例,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肘后正中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1%,对照组87%,P〉0.05,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组疗效均较满意。但是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还避免了手术感染及二次手术取内固定之弊,不失为治疗该种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肘前小切口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肘前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肘前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后,自肱骨内、外髁分别打入1枚钛针作交叉内固定,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本组肱骨髁上骨折1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a。术后6个月根据Flynn等评价标准,优:97例,良:11例,可:6例,优良率为94.7%。结论肘前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钛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对骨折断端显露良好、复位容易、操作简单,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