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n=30)和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n=30),I组应用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Ⅱ组应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时躁动.结果 术中血压、心率、呼吸频率,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Ⅰ组苏醒时躁动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和单纯氯胺酮麻醉用于7岁以下患儿下腹部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7岁以下患儿进行下腹部择期手术,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单纯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组(ks组)各50例,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和术后躁动、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氯胺酮的用量。结果两组比较麻醉期间MAP、HR、术毕清醒时间、氯胺酮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麻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拟行下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自酚辅助骶管麻醉。观察麻醉前、术中及术后10rain的动脉压(MAP)、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HR均较麻醉前明显上升,术后10min观察组HR明显低于对照组[(118.6±6.7)mmHgVS(133.8±6.8)mmHg,P〈0.05],与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6±6.7)次/minVS(117.2±6.5)次/min,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均较麻醉前上升,术后10min观察组MAP下降至麻醉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4.6±3.7)mmHgVS(76.8±6.9)mm Hg,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0minSpO2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下腹部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组和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儿麻醉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诱导苏醒时间、术中肢体运动、喉痉挛、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七氟烷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七氟烷组BP、HR比较平稳,而氯胺酮组BP、HR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术中肢体运动、喉痉挛、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下腹部短小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具有诱导迅速,麻醉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完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七氟烷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手术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6月我院择期行斜疝或隐睾、鞘膜积液手术的2~5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组)与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麻醉维持期间呼吸、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可缩短诱导时问和苏醒时间,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刘春华  张山  蔡劲松  张志强 《河北医药》2010,32(21):2998-3000
目的观察盐酸氯普鲁卡因骶管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部及会阴手术中应用。方法 50例行腹部及会阴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氯胺酮+咪达唑仑基础麻醉后,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B组25例,氯胺酮+咪达唑仑基础麻醉后,骶管注入1.5%盐酸氯普鲁卡因1ml/kg,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结果术中B组循环、呼吸功能较A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A组少(P〈0.05);B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B组苏醒较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氯普鲁卡因骶管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腹部及会阴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围术期呼吸循环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依托咪酯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A组给予0.25%盐酸罗哌卡因1ml/kg骶管阻滞复合依托咪酯3mg/(kg·h)静脉麻醉。 B组给予氯胺酮组0.5~1.5mg/(kg·h)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前、术中探查时、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后烦躁的发生率和术毕苏醒时间。结果:B组在术中探查时SBP、HR明显高于A组(P<0.01),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后烦躁哭闹发生率高于A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延长(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复合依托咪酯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是一种镇痛好、循环稳定、苏醒快、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全麻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下腹部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单纯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患儿静脉全麻复合骶管阻滞。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氯胺酮的使用剂量以及苏醒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切皮时血氧饱和度(Sp O2)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切皮时和术后10 min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氯胺酮的使用剂量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下腹部手术患儿采取静脉全麻复合骶管阻滞的麻醉方法能够有效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小于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小于6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Ⅰ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麻醉前及Ⅱ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门诊内镜治疗小儿结肠息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于本院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患儿的静脉麻醉方法,将患儿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单纯丙泊酚麻醉组(P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K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S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P组患儿静脉滴注丙泊酚2.5mg/kg;K组先后静脉滴注氯胺酮1mg/kg,丙泊酚2mg/kg;S组先后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15μg/kg,丙泊酚2mg/kg。术中按需追加丙泊酚0.5~1mg/kg。观察记录3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发生体动次数及丙泊酚使用总量:观察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呛咳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K、S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P组(P〈0.05),K、S组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5),K、S组的体动次数及丙泊酚使用总量均明显少于P组(P〈0.05);P组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K、S组(P〈0.05),K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S组(P〈0.05),3组患儿呛咳、恶心呕吐及肌肉僵直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门诊小儿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能为手术提供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在临床应用中不失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并与单纯全麻比较。方法:ASAⅠ~Ⅱ级行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各25例。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5min、气腹解除后10min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观察患儿苏醒拔管时间及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气腹前比较Ⅰ组气腹后15min MAP及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气腹后15minPetCO,均显著升高(P〈0.05);停气腹后10min恢复至气腹前水平。Ⅰ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快于Ⅱ组;Ⅰ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能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保持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满意,而且苏醒快,术后躁动发生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以及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两组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儿科科室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下腹部手术的42例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是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给予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并对比两组麻醉方法对患儿的疗效。结果基础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组患儿术中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的稳定性要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所使用的氯胺酮剂量与术后苏醒时间有明显差异,(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氯胺酮麻醉的基础上给予患儿骶管阻滞麻醉,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值得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高田  朱琳琳 《淮海医药》2010,28(2):121-122
目的观察连续骶管麻醉在小儿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个月到6岁拟行脐以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T0)、手术切皮时(T1)及手术结束时(T2)三个时点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手术期间体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和术后患儿苏醒时间。结果A组HR、SBP、DBP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B组SBP和DBP三个时点无明显变化,但在T1、T2较A组低(P〈0.05),B组HR在T1、T2与T0及A组相应相应时点减慢(P〈0.05)。2组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氯胺酮总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苏醒时间均较A组少(P〈0.01)。B组术中平静,体动显著少于A组(P〈0.01)。结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脐以下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患儿平稳安静,副作用少,术毕苏醒迅速,可连续给药而不受时间限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与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婴幼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选择40例下腹部手术的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组(A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组(B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手术开始、术中、术毕的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和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以及氯胺酮总的用量。结果 B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短(P<0.05),B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比A组患儿少(P<0.05),B组患儿围术期MAP以及HR的变化比A组小(P<0.05)。结论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婴幼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比全凭氯胺酮麻醉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骶管麻醉联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择期小儿手术,ASA分级Ⅰ~Ⅱ级,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S组(骶管麻醉组)和K组(氯胺酮麻醉组),S组和K组患儿均在麻醉复苏室内行基础麻醉,S组患儿加用骶管麻醉,观察患儿在围麻醉期生命体征的变化,氯胺酮用量,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患儿苏醒时间和术后安静程度。结果 S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患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明显少于K组,S组患儿明显安静于K组患儿。结论小儿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易操作,效果确切满意,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丙泊酚组(A组);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检查中及检查后的不良反应。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级多于A组(P〈0.01)、苏醒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P〈0.05)、丙泊酚用量较A组显著减少(P〈0.01),B组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头昏少于A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氯胺酮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采用氯胺酮麻醉.B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即在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对患儿进行麻醉诱导后再行臂丛神经阻滞.两组患儿均在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手术。结果手术开始后A组患儿心率、平均血压比B组明显增加,B组患儿术后清醒时间[(4.1±0.5)min]、于A组[(51.6±0.3)min],发生不良反应情况(0.O%,0/30)也优于A组(2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具有术中麻醉平稳、术后苏醒迅速的优点.是小儿上肢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优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13岁、择期行眼部手术的小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和维持;对照组芬太尼、丙泊酚诱导,丙泊酚和异氟醚维持。观察两组病例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患儿拔管后呼吸困难、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SBP、DBP、HR在插管后1min、手术开始、拔管时、术中最高平均值、清醒时各时间点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观察组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停药至气管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苏醒躁动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起效迅速、术中平稳、苏醒快速平顺,值得在小儿眼科手术中推广使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种不同麻醉组合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显赫  强瑞华 《中国医药》2008,3(5):308-309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氯胺酮及氧气.氧化亚氮.安氟醚(O2-N2O-Enf)不同组合在小儿麻醉手术中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小儿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B组: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C组:丙泊酚、氯胺酮、氧气-氧化亚氮-安氟醚(02-N2O-Enf)复合麻醉。观察术前、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及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C组的麻醉起效时闻略短于A组(P〉0.05);A、C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B、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期间3组循环变化基本稳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效果C组优于A、B组。结论丙泊酚、氯胺酮、O2-N2O-Enf复合麻醉对小儿手术生理干扰少,清醒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张燕敏 《江西医药》2011,46(7):653-655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下腹部、会阴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下腹部、会阴手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下行骶管阻滞,B组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间断静注氯胺酮维持。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清醒时间,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与麻醉前相比MAP、HR显著增高,RR显著增快(P〈0.01),而A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术后清醒时间短,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下腹部、会阴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