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一、大热大寒,温清同投患女,76岁,1993年10月16日出诊.有“慢性膀胱炎”、“肾功能不全”病史五年,身体羸弱,4天来持续高热,伴寒颤鼓颔.天时尚未入冬,却盖被重叠,而仍颤抖不止,振动牵床.按之全身肌肤滚烫(腋温39.8℃),然患者自觉阵阵寒气从骨间而生.神情悲恐,食欲全无.舌红而胖、苔黄厚,脉数,尺脉稍弱.处方;生石膏(先煎)30g,熟附子、黄苓、黄柏、青蒿、淡豆豉、太子参、陈皮各10g,草果、干姜、桂枝各5g.二剂.鉴于患者惧服中药,为防其药入吐出,嘱其家属先用鲜姜让其咀嚼,再少量缓缓喂药.首剂服后症减其半,翌日上午再剂后,诸症全瘥.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外胚胎发育不全之高热:徐某,男,7个月,1977年8月12日初诊。主诉:持续高热不退7月余。患儿自出生以来,持续高热不退,体温在39.5~41℃。西医某院确诊为“外胚胎发育不全”。四处投医长达6~7月之久,均不见好转。现症:烦躁哭吵,口渴引饮,食欲差,小便多,大便正常。无毛发,无汗,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发育营养均差,智力正常,心肺正常。舌深红无苔干燥,指纹紫兰。此属肺胃热甚伤阴所致。即投:石膏30克,知母、(另包)粳米、生地、丹皮、葛根、青蒿、白芍、地骨皮,银柴胡各10克,炙甘草6克。服三剂后体温正常,续服三付巩固疗效,2个月后随访,体温一直正常。 相似文献
17.
18.
例一哮喘案张某男17岁学生1984年10月某日诊。患者素有“哮喘”痼疾,每触寒邪而暴作。三天前深夜受凉,发作欲死,经西医抢救,病情有所控制。余诊视症见: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喉中阵阵拽锯声,面色潮红,额汗如珠,脘腹不满,小便短少如茶,舌质红绛,苔簿黄腻,脉洪大有力。此乃外邪闭肺,大肠热蕴,金气上下不达,腑气暴迫华盖之险证。急拟方:酒军15克(后煎) 枳实30克厚朴12克瓜萎实60克黄连6克地骨皮30克地龙30克姜半夏15克紫苏叶2克(后煎) 沉香2克(磨汁兑服)。水煎300毫升,顿服。一剂尽,大便一次,量多质薄,病势顿挫。次日减大黄,嘱服二贴,药后五日出院。例二便秘、近血案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