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江苏省镇江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林梅(镇江212001)青霉素是目前我国各级医院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广泛地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淋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  相似文献   

2.
3.
4.
青霉素类抗生素杀菌力强 ,疗效高 ,毒性低 ,且价格低廉 ,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基础护理学》规定 ,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毒前均需做过敏试验 ,试验结果属阴性者给药 ,阳性者不得给药 ;而且判定是否阴性、阳性的结果都有明确的规定。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0 .7— 1 0 % ,[1] 但临床实践当中 ,青霉素的阳性率相当高。通过对这些阳性结果的分析总结 ,笔者发现其中的真阳性率仅为 60—70 % ,其余均是假阳性。这样错误的判断结果使患者失去了使用青霉素作为首选的机会而改用其它抗生素 ,影响了治疗效果 ,甚至增加了经济负担。现就笔者多年的临床实…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正> 青霉素是临床治疗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由于青霉素是人工合成的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人体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易致过敏。如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皮试过程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判断。因此,慎重而准确地判断青霉素皮试的阳性及阴性,是患者能否得到正确抗炎治疗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对假阳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皮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保证安全用药的前提。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常会出现假阳性反应,使药物的作用受到不应有的限制,既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又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现将青霉素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具有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基层医疗单位临床应用甚为广泛,但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故临床用药前要常规做皮试敏感试验(简称皮试)。皮试对判断能否用药及防止休克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婴幼儿因其特有的生理特点,给皮试结果的判断带来一定困难,致使假阳性率明显增多。本文对可能造成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徐玫  时青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15-115
目的:通过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较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因素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625例青霉素皮试中158例假阳性病人的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责任心,在操作上准确掌握皮试液的剂量、浓度,严格操作规程,对可疑阳性者作对照试验,有效避免和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由于青霉素具有使用剂量范围大,毒副作用低微等特点,成为临床抗菌消炎很重要的药物.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梅毒等若失去使用青霉素的机会,在治疗方面将是十分棘手的.更重要的是当患者青霉素皮试阳性时,由于青霉素族药物存在交叉过敏的特点,则意味着失去对一系列药物的使用机会,如氨基苄青霉素,羧基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青霉素皮试阳性比以前增多,其中大多数是对青霉素过敏,但也有一部份为假阳性,致使有些人急需用青霉素治疗的患,因此而延误治疗。青霉索皮试为何会出现假阳性,笔认为有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霉素类假阳性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将400例男性老年患随机分为两组用高低两种浓度试液做比较试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低浓度试液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高浓度试液,P<0.01,有显差异;结论假阳性反应和皮试液浓度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10%。但因种种原因时有假阳性结果发生,使其阳性率增高而影响临床使用。为分析假阳性发生原因,我们试从稀释液.消毒剂、皮试针头、操作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治疗所广泛应用、价格便宜,适用于边远山区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但由于青霉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半抗原,对人体易过敏,特别是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往往会危及生命。因此,慎重而准确的判断青霉素皮试阳性与阴性是患者能否得到正确消炎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龚晓辛欣 《吉林医学》2014,(11):2297-2298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青霉素皮试结果假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 780例青霉素皮试的临床资料。结果:3 780例皮试结果中阴性3 260例,阳性100例,可疑阳性420例(其中假阳性380例)。结论:青霉素假阳性与患者年龄、性别、皮试时间及护理人员操作方法等有关,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降低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安全地扩大青霉素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正确分析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发生的原因,排除假阳性反应。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我院2741例注射青霉素前做皮试患者中出现的30例假阳性反应进行分析。结果:2741例中排除阳性反应14例.阳性率为5.1%o,假阳性率为10.9‰,为阳性的2倍。成人组1129例,假阳性9例(7.97‰),小儿组1612例,假阳性21例(13.02‰)。在男女两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小儿组中假阳性发生率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分析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临床上青霉素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本组初次青霉素皮试阳性者225例中,男102例,女123例.年龄2~69岁,平均32.6岁.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判定方法:青霉素皮试方法及判断标准,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波0.1ml,20分钟看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皮肤无红肿,无自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直径>1cm,并出现红晕,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发生假阳性的相关因素,为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提供可靠用药依据.方法:对40例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重新进行结果判定.结果:原40例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重新进行结果判定后8例呈阳性反应,其余32例为假阳性.结论:降低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准确地配制青霉素皮试液,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