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防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口内伤口感染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冲洗、擦拭、喷洒、含漱等方法施行个体化的口腔护理.结果 146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口内伤口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44例(98.63%),二期愈合2例(1.37%).结论 实施个体化操作进行口腔护理可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式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应用改良式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的口腔清洁度、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口腔清洁优良率为94.74%与对照组71.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6,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89%较对照组34.2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改良式口腔护理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口内创口感染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153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冲洗、擦拭、喷洒、含漱等方式进行个体化的口腔清洁护理.结果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口内创口的患者,创口Ⅰ期愈合148例,Ⅱ期愈合5例.结论 个体化的口腔清洁护理能够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伤口感染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立止血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桑修文段晓峰(贵阳医学院附院口腔科贵阳550004)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侧支循环以及静脉丛、网、窦较多,术中、术后出血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力图解决的问题。1996年4月~6月,我科应用立止血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24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口腔颌面外科医疗与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颌面外科所涉及的疾病种类更加复杂,涉及的手术区域更加广泛,致使手术难度增加及手术时间延长,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亦相应增加,给颌面外科的术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落实具体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现总结以下几点颌面外科术后护理的体会。1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的通畅是维持人体正常气体交换的基本条件,对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术后病人更为重要。保证呼吸道通畅,可避免窒息发生,是诊疗、护理工作中的关键。通常呼吸道梗阻的时间多…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下,不仅临床治疗水平得到了提升,临床护理水平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公众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在不断的加深,为此医疗机构中对于护理服务质量随之加强了关注.大量临床医学研究均有证实护理能够辅助提升治疗效果以及缩短患者恢复期.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当前医疗水平下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但是基于疾病自身特点,患者术后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需要给予必然的心理护理干预,以维持患者的良好情绪,避免基于心理问题导致其影响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对本院300例收治的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感染情况、不同术后感染症状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状况。结果:患者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为23%,其中以恶性肿瘤切除、良性肿瘤切除和涎腺手术感染率最高;感染者体内共有病源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27.11%,革兰阳性菌占66.10%,真菌占6.78%;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及误吸都是导致口腔颌面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在23%,其病源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针对患者的年龄执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重视减少侵入性操作和误吸是改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黄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3):262-262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因其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常需采取全身麻醉。在全麻恢复期.病人尚未完全清醒,麻醉潜在危险仍存在,且口腔颌面部手术本身对呼吸道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全麻恢复过程中严密、仔细与及时地观察病情以及良好的护理对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将我科从1993年1月至1997年8月间收治的495例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6庆贺拒本组495例中,男304例,女191例;年龄3个月~76y;其中唇跨裂26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146例,诞腺疾病39例,口腔颌面部外伤20例,额下颌关节强直7例,口腔颌面部后天畸…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经导管颈外动脉分支的超选择栓塞术作上颌骨肉瘤和巨大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的术前栓塞、右面部及右上颌骨血管瘤1例的治疗性栓塞。动脉插管采用Seldinger技术。栓塞剂为医用组织粘合剂和自制不锈钢弹簧圈。3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牵张性成骨术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通过骨切开后 ,应用特制的牵引装置 ,缓慢牵拉使截骨间隙中形成新骨从而达到骨骼延长的目的。这一技术最初用于四肢骨的延长 ,近年来引入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 ,它的出现和应用为常规技术难以矫正的牙颌畸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并取得了优于传统方法的疗效 ,世界各国学者们都在关注着这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 牵张性成骨术的发展概况 早在 190 5年 ,意大利人 Codivilla[1 ] 首次应用牵张成骨术试图延长股骨 ,并发现截骨间隙有新生骨增生现象。 2 0世纪5 0年代 ,苏联学者 Gavri… 相似文献
13.
我科1999~2002年发生口腔颌面术后窒息7例,经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护,7例患者均复苏成功,现将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54-160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愈合情况、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Ⅱ期愈合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Ⅰ期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现代化教学管理,通过汇集口腔颌面部解剖图片、病例资料和授课幻灯建立了口腔外科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并将其上载到校园网教学系统。学生通过校园网系统可以自由查找资料并进行预习和复习,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教学、医疗和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雷莫司琼与昂丹司琼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择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年龄23~72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雷莫司琼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 mg/2 mL,术后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加入0.3 mg/2 mL;昂丹司琼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2 mL,术后在PCIA中加入4 mg/2 mL;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术后在PCIA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2 m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雷莫司琼组和昂丹司琼组的PONV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昂丹司琼组比较,莫雷司琼组的PONV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雷莫司琼能有效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手术PONV。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52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认真落实具体的护理措施,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口腔颌面外科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