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寒料峭,不少宝宝易患上感冒发烧。一见孩子生病,一些家长便慌了手脚,害怕发烧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于是退烧贴、退烧药、打针一起上;而另一些家长的想法却恰恰相反,认为孩子感冒没啥大不了的,让孩子挺一挺或是只要自己去药店配点药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宝宝发烧后,根据温度不同应该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当宝宝腋下体温在37.5℃以上或肛温、耳温在38℃以上时,就可以确定宝宝发烧了。发烧是宝宝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体温在38.5℃以下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  相似文献   

3.
正父母看到宝宝发烧,总是非常着急。发烧是宝宝的常见表现,当宝宝发烧时,家长该怎么办?正确对待宝宝发烧●对于宝宝来说,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除非宝宝曾经有过癫痫病或其他慢性病,否则只是体温稍微高一些的话可继续观察。●观察宝宝的行为和精神状态更为重要,如宝宝规律地吃饭、睡觉、玩耍,多是不需要特别治疗的。  相似文献   

4.
宝宝发烧了,家长心里很着急,要学会测量体温,才能根据体温的结果来进行处理。测体温的方法分腋窝、口腔、肛门三个部位,下面就说说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相似文献   

5.
孩子发烧有多危险?会烧坏脑子吗?什么情况下需要送医?在家里又该如何护理?对此,很多家长都不是很清楚,甚至一遇到孩子发烧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发烧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考验.遇到孩子发烧,家长应该重视,但也不必惊慌.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病情的轻重,如果发现孩子发烧的同时精神差,或是持续高热及反复发热、出现皮疹、无法进食或有脱水表现,有惊厥或以前有过惊厥史的,要及时送医.如果孩子刚开始发烧,精神状态良好,活动不受影响,即便体温达到38.5℃,也不必马上送医,在家对症做些“冷”处理,一般都能平安度过.  相似文献   

6.
宝宝经常发烧,对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伤害.所以,预防宝宝发烧就成为父母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哪些宝宝最容易发烧呢? 不爱喝水的宝宝 宝宝因为饮料味道佳,经常只喝饮料不喝水.但是如仅用果汁、牛奶、饮料替代白开水,里面藏有的过多甜食不仅伤害了宝宝的牙齿,响了他们的消化功能. 原因: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喝水少自然爱生病,因此水也是预防和治疗宝宝感冒发烧最重要的“药”.建议家长要让宝宝从小养成爱喝白开水、主动喝水的习惯,谨记不要用饮料、果汁替代白开水.  相似文献   

7.
宝宝长牙原本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是有些妈妈却害怕宝宝出牙,"宝宝每长一次牙就发一次烧"的说法已经广为人知.然而发烧真的跟长牙有关吗?宝宝长牙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状况呢? 误区一:宝宝发烧跟长牙有关 有妈妈反应宝宝一岁,最近有些低烧,开始以为是天气凉了感冒所致,后来发现宝宝好像出牙了.都说宝宝长牙会发烧,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专家提醒,宝宝出牙使得口腔免疫力变低,确实有可能会引起低热,一般可以自行缓解,而且很少被发现,但是38℃以上的发热往往与出牙齿无关.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牙发热最多只有38℃,如果您的孩子体温高于38℃就不要再怪罪于出牙了.  相似文献   

8.
李清晨 《时尚育儿》2012,(11):72-73
0~3岁宝宝由于抵抗力还比较弱,因而遇到饮食不当或者天气变化就容易罹患感冒或者发烧等疾病。于是不少家长就有疑惑:宝宝发热要不要去医院,怎么判断有的发热可以在家护理,而有的发热就必须去医院。其实说到底,还在于家长对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9.
<正>看着宝宝连着几天高烧不降、浑身滚烫,即使再淡定的父母也难免慌张。那么儿童发烧究竟是怎么回事?不马上退烧会不会烧坏脑子?物理降温法是不是比吃药更安全?发烧不是病?发烧在儿童中很常见,约20%~40%的家长称自己的孩子每年都会经历一次发烧。发烧是怎么回事呢?人体的体温受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的体温一般会控制在37℃左右。当细菌或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等敌人入侵身体时,它们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并反馈至下丘脑,然后下丘脑便调高了体温设定点,于是我们就  相似文献   

10.
燕子  李淑仪 《时尚育儿》2012,(8):118-119
开学季又要到了,宝宝进入入园准备倒计时阶段,针对家长们最关心的宝宝入园问题我们做了相关的网上调查,发现以下问题,家长关注度较高。不禁想起一位妈妈说的话:"这些问题我都比较关心。"那么专家又是如何帮助解决的呢?大妈妈关注问题解密Q宝宝入园后出现感冒等病症是否还要去幼儿园?A专家建议视宝宝身体情况决定刚入园的宝宝面对新环境难免产生焦虑情绪,有的宝宝还会发烧,发烧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定要经历的。只是要了解宝  相似文献   

11.
给发烧宝宝正确的散热方法1.保持房间通风,室内温度在20~24℃;2.宝宝感觉热时,可以减少衣物,换干爽透气的衣服,或者开空调;3.宝宝在退热期,会全身出汗,这样可以增加散热,这时家长要及时给宝宝擦汗;4.在发热过程中,只要宝宝能接受,就应该积极地给他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同时完全可以正常饮食,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要刻意忌口。  相似文献   

12.
蒲丽霞 《时尚育儿》2012,(10):70-71
宝宝发烧经常让你很纠结:需不需要带宝宝去看医生呢?如果不去在家怎么护理呢?baby特请儿科专家给你补上"发烧"这堂课,让你能够沉着应对,帮宝宝度过艰难的发烧期。糟了,宝宝发烧了!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正常体温是指口腔温度在37℃左右。根据不同时间点以及体力活动情况的不同,在一天内,正常体温会上下波动0.6℃。一般来说,肛温和耳温读数会略高于口腔温度,腋温读数略低于口腔温度。对小宝宝而言,肛温等于或超过38℃就应当认为是发烧了。  相似文献   

13.
《健康》2014,(11)
<正>秋冬季节,宝宝易患感冒、发烧。一见孩子发烧,刘女士就慌了手脚,害怕发烧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第一天就退烧贴、退烧药一起上,第二天又加上打针和滴鼻;张女士的宝宝也被感冒击中,但她却认为小儿感冒没什么了不起,因此也没有及时就医,而是私自给孩子用药,但由于用药不当,病情拖了半个多月仍不见好转。看来,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感冒发烧是各位家长的必修课。别急着用退热药小儿发热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相似文献   

14.
睡相1:睡觉前烦躁,入睡后易惊醒,面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甚至超过110次/分钟.但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夜间.健康隐患:这很可能预示着宝宝即将要发烧.应对措施:细心观察宝宝是否有感冒流鼻涕、打喷嚏、腹泻等症状.给宝宝喝大量的纯净温水.如果发现宝宝已经发烧了,可以先用消毒棉蘸稀释酒精,为宝宝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随后去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15.
在儿科门诊部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年轻的父母或年老的爷爷奶奶抱着宝宝,向医生叙述孩子的病情,如发烧、呕吐、腹泻……而宝宝则在一旁不停地啼哭或玩耍。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肩负着他们成长、教育等多重责任。健康是宝宝成长的首要条件。当孩子生病时,由于他们年纪偏小,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疾病,就得由家长帮他代述病情。如果叙述的不正确或有所偏差,极可能贻误病情,甚至留下终身的遗憾。 当您为孩子叙述病情时,应以准确、具体为原则,并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 体温 孩子以发烧而求医的最为多见,这也是许多儿科疾病的主…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每个家庭的小宝宝都是几代人的希望也是所有人关注的对象,无论是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来说,家长都希望能把最好的给宝宝,同时也希望宝宝可以茁壮成长。但是家长们担心的是,就算自己细心呵护,孩子还是不愿意吃饭,那家长自然会担忧自家宝宝是否会营养不良呢?说到营养不良很多家长凭借经验从宝宝的精神状态、体重变化和发育速度来认可,这虽然可作为判断宝宝是否营养不良的小方法,但如果宝宝真的是营养不良,当出现这些情况时问题就已经很严重啦!那怎样才能知道宝宝早期是否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呢?家长可以跟随我们好好学习一下哦!  相似文献   

17.
陈英 《时尚育儿》2014,(4):64-65
<正>宝宝体温多少算正常?他们的体温有规律吗?有些宝宝的日常体温偏高怎么回事?宝宝的体温受季节影响吗?护理发烧的宝宝应该注意些什么……关于宝宝体温的那些关键问题,这里有你想了解的。  相似文献   

18.
鲍秀兰 《健康》2021,(5):32-33
答案是,当宝宝能自主如厕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停用纸尿裤了. 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 一般来讲,多数宝宝在18~24月龄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不过是否可以练习,还需要看宝宝有没有出现以下这些信号.如果有的话,家长就可以逐渐引导宝宝进行如厕训练;如果没有,过早练习反而会延长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9.
到了秋冬季节,患上感冒的宝宝明显增多。虽然感冒属于儿科常见病,但作为宝宝的家长,还是会很担心。尤其是伴有发热症状时,家长更是忧心不已。下面,我们就把临床上常见问题,为家长朋友们一一解答。一、感冒发热6问答1问:请问宝宝体温多高时要去看医生?答:宝宝体温的高低不是就诊的依据,因为体温高低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
健康Q&A     
正Q宝宝2岁半,高烧不退,请问退烧药要吃吗?A体温超过39℃,宝宝有不适的感觉应该使用退烧药,但体温高低并不能说明儿童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烧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积极行为,但是也有可能是严重感染的初期症状,因此早期鉴别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发烧如果持续多日,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不振、呕吐、呼吸急促、咳嗽加重等反应,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