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观察(附14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情况及围产因素与多器官损害的关系 以利作出窒息后监护和防治的措施.方法依据马丁氏和虞人杰等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对本科1998年1月~2000年5月收治的1 44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窒息后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65.97% 脑损害50.69% 肺脏损害49.30% 心脏损害27.78% 肾脏损害33.33% 胃肠损害25.69%;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胎龄、羊水污染II°~Ⅲ°、重度窒息及5分钟Apgar评分≤5分相关.结论窒息后器官损害是严重的 要减少窒息的病死率及伤残率 除了正确的复苏外 还要进行窒息后器官损害的监护和防治 并加强围产期保健 预防早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情况及围产因素与多器官损害的关系,以利作出窒息后监护和防治的措施。方法 依据马丁氏和虞人杰等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本科1998年1月~2000年5月收治的144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 窒息后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65.97%,脑损害50.69%,肺脏损害49.30%,心脏损害27.78%,肾脏损害33.33%,胃肠损害25.69%;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胎龄、羊水污染Ⅱ°~Ⅲ°、重度窒息及5分钟Apgar评分≤5分相关。结论 窒息后器官损害是严重的,要减少窒息的病死率及伤残率,除了正确的复苏外,还要进行窒息后器官损害的监护和防治,并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伤情况。方法对60例重度窒息患儿人院后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气、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谱、胸腹联合片、心电图、头颅B超及选择性超声心动图、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个器官损害例数最多(25%),1个、3个次之(21.7%),多器官损害为40例,发生率为66.7%。总器官损害为54例,发生率为90%。结论重度窒息患儿生后生后5、1分钟评分差值与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在胎儿期,应加强围产保健和监护,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窒息的因素,必要时终止妊娠以减少窒息的发生,出生后,当发生重度窒息后,应尽快恢复患儿的生命体征,提高患儿的Apgar评分,以减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2-06~2013~06于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者86例,对其窒息程度与多器官的损害和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关系。结果:在新生儿窒息的患者中,脑损害的发生率最高,窒息程度发生越重,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也越高,程度也越重(P〈0.05)。结论: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复苏技能,窒息后保护多器官功能降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已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王秀菊  张艳菇 《河北医药》2000,22(6):415-416
目的 探讨窒息缺氧所造成的器官损害及多器官损害及围生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χ^2检验对164例窒息患儿器官损害发生率以及器官损害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对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与多项围生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器官损害发生率72.5%,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2.4%;重度窒息合并2~5个器官损害的例数均明显多于轻度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及孕周、脐带缠绕、胎盘钙化或早剥、宫内窘迫和窒息程度密切相关,而与出生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院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病情况,窒息程度与多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63例重度窒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窒息与引起胎儿缺氧尤其是宫内窘迫等产科因素密切相关,窒息越重、时间越长,器官损害发生率越高。结论窒息的预防和复苏非常重要而且是分秒必争的,复苏后还应进一步做好多器官损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原因及窒息后并发多脏器损害发生率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114例,所有患儿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组86例、重度组28例,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新生儿窒息相关危险因素、窒息后并发多脏器损害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多脏器损害的关系。结果新生儿窒息主要产生因素为羊水混浊、脐带绕颈;经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高于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差异显著(P<0.05);重度组多脏器损害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窒息程度、羊水混浊、脐带绕颈以及合理复苏等均与新生儿窒息后并发多脏器损害密切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为羊水混浊、脐带绕颈和经阴道助产,且新生儿窒息程度越严重,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可能性越高,临床应针对其加强产科和儿科监护,尽量避免经阴道助产,尽可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效预防多脏器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窒息一直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的本质是缺氧,窒息时由于海豹潜水反射的存在使血流重新分布,先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但一旦代偿丧失就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残和死亡.近几年来,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严密监测多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脑及肾损害并及早给予相应干预,以及产科技术和宫内监护的进展,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本文就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伤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发生率及围生期因素与多脏器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55例窒息新生儿脏器损害发生率进行评估,并对窒息新生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度窒息发生多脏器损害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窒息后脑损害发生率占67.8%,肺损害占64.7%,心肌损害占58.8%,肝脏损害占42.0%,胃肠损害占32.9%,肾脏损害占11.4%;窒息后多脏器损害与出生地点、宫内窘迫、脐带异常、窒息程度及窒息的抢救及时与否有关。结论重视围生期保健,分娩前严密监测,加强产儿合作,及时合理复苏和重视复苏后监测,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可致重要器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损害,甚至留有永久后遗症。窒息的预防及窒息后的正确复苏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对我院1997年1月~11日出生的150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997年1月~11月期间我院产科活产婴儿1060例,新生儿窒息150例,窒息发生率为14。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和儿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 ,是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 ,可造成重要器官的永久性损害。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和儿科处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积极进行防治 ,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的意义。1 临床资料我院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间分娩总数 1318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12 6例 ,其发生率为 9 5 6 % ,其中轻度窒息99例 ,重度窒息 2 7例。新生儿窒息可有多种因素引起 ,生后Apgar评分和气管插管的时间至关重要 ,下面逐一统计分析。1 1 脐带因素包括脐带过短、缠绕、打结、受压、扭转、先露及脱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钠、血钙变化及其与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和预后的关系,以及新生儿窒息后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4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钠、血钙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的检测,分别按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轻度窒息组、单器官损害组相比较,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组血钠、血钙水平降低,IgM、C3明显降低,P<0.01,而IgG、IgA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血钠、血钙有助于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及预后,且新生儿窒息缺氧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3可降低,与窒息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围生因素及多脏器损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围生因素与HIE分度、并发多器官损害以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对 10 3例HIE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引起HIE的围生期因素中 ,重度窒息占首位 ,其它因素依次为宫内窒息、羊水混浊Ⅱ~Ⅲ度、脐带绕颈 2~ 3周、妊娠合并症等 ;窒息程度、异常分娩及 5minApgar评分 <5分与HIE分度有明显关系 ;HIE合并多器官损害与HIE损害有关 ;HIE并发电解质代谢紊乱出现低钠、低氯、低钙血症。结论 HIE主要围生期因素为重度窒息、羊水混浊Ⅱ~Ⅲ度、5minApgar评分 <5分 ,HIE程度与多器官损害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外器官的损害情况及与脱水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16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各系统损害的78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合并有肠外各系统器官损害中,呼吸系统损害占首位为45例穴57.7%雪,其它依次为心肌32例穴41%雪、肝脏8例穴10.3%雪、神经系统6例穴7.8%雪,经对症治疗,1~3周均恢复正常。轻度出现肠外器官损害60例穴76.9%雪,重度脱水出现18例穴23.1%雪,经统计学处理,不同程度脱水肠外器官损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穴P>0.05雪。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合并肠外多系统损害,其发生率与脱水严重程度呈非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和胎心监护的相关性以便提出相应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足月妊娠住院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106例,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中新生儿窒息及胎心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106例,发生率4.5%,其中轻度窒息95例,占89.62%,重度窒息11例,占10.38%。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密切相关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窒息的阴性预测率为36.79%。结论产程中加强胎心监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最常见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因窒息缺氧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为降低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探讨窒息后多器官损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现将我院2004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56例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胃肠道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窒息程度与胃肠损害程度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上窒息对胃肠功能损害的诊治.方法对196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pgar评分标准和临床表现进行窒息程度和胃肠功能损害及程度分级,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窒息儿中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2.65%(64/196),其中轻、重度发生率分别为27.04%和5.01%;轻、重度窒息并发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5.32%和59.52%,差异有显著性(X2=17.55,P<0.01);轻度窒息并发轻度、重度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3.38%和1.95%;重度窒息合并轻度、重度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40.48%和1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P<0.05).结论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胃肠功能损害不仅并发率显著增高,而且损害程度也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院102例新生儿窒息早期并发症进行总结。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各系统并发症的监护治疗,主要包括心、肺、肾、脑、胃肠道和代谢等。结果:复苏后多系统损害及死亡和5minApgar评分关系密切。结论:新生儿窒息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争取复苏时间,使5minApgar评分改善是降低窒息死亡和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程度及临床特点,探讨与之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将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孕周、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宫内窘迫、体温多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并将各器官的功能损害分为轻度与重度加以分析。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后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6.8%,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5.6%。缺氧缺血性脑病后器官损伤占首位的是大脑,其次为肾脏、心脏、电解质、胃肠、代谢、肺脏、肝脏。多器官损害随脏器损害个数的增加重度器官损害发生率逐渐升高,且死亡率亦升高。结论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程度与孕周、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低体温有相关性。注意保暖,减少冷损伤,提高医护人员复苏水平,可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器官损害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产时监护与护理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 2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5 6例ICP孕妇作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5 6例阴道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1.07%、10.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