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采用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A组)和赖脯胰岛素治疗(B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等。结果A组与B组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所用甘精胰岛素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叶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3,(32):149-150
目的 比较按照胰岛素生理分布曲线设置的胰岛素泵及1段法设定胰岛素基础率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观察本院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一组按照胰岛素生理分布曲线设定胰岛素用量(A组),一组予1段法治疗(B组),比较两组血糖3d达标率、胰岛素总量、血糖波动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A组3d内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86.3%)VS(67.5%),A组每日胰岛素总量[(28.8±4.6)VS(32.4±6.2)U/d,P<0.05]低于B组,达标时A组1d内血糖水平标准差[(2.13±0.92)VS(3.21±2.10) mmol/L,P<0.05]低于B组,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 按照胰岛素生理分布曲线设置胰岛素泵基础率及餐前量可更快使血糖达标,可减少每日胰岛素总量,降低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发生,更平稳地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3.
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法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A组)和使用胰岛素笔(B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理想降糖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在治疗后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A组在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优于B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能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的病人采用三餐前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的病人采用胰岛素泵(使用赖脯胰岛素)降糖治疗。监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疗效、安全性方面接近胰岛素泵,在治疗费用方面则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娟 《河南医药信息》2013,(10):120-121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强化治疗效果。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和B组(诺和灵30R组),观察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和低血糖反应。结果A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每日用量少、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h血糖低于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控制血糖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危重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ICU及我科病房危重病人184例,均衡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和常规治疗组(B组),A组将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之间,B组病人血糖>12 mmol/L时追加胰岛素,维持在8.3~11.1 mmol/L水平.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情况,监测免疫细胞、炎症因子以及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发生败血症和需外科手术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缩短,CD3、CD4、CD4/CD8、CRP恢复时间变短,同时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水平也降低.结论 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实现目标血糖控制,可以降低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危重病人的感染及感染性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谢飞 《河北医药》2013,(21):3236-3237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A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12周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血糖水平均下降,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与对照组,且治疗A组与治疗B组降糖效果尤为显著( P <0憫.05)。治疗后3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上述指标尤为降低( P <0.05)。结论采用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单独用药,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地特胰岛素同甘精胰岛素相比疗效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控制好,可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能力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8.
陈晓文  金亚  陈勇 《中国药师》2009,12(8):1107-1108
目的:比较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安全性。方法:60例口服降糖药两种而血糖控制不理想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病程≥5年,随机分为A组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B组诺和灵30R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空腹血糖达标时每日所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30R的剂量、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A组甘精胰岛素组在空腹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每日胰岛素的剂量方面均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注射联合口服药的血糖控制及安全达标率明显优于预混胰岛素,且患者依从性好,更易于长期坚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普通胰岛素组、胰岛素类似物组和预混胰岛素组,动态观察血糖达标后毛细血管全血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用量、血糖波动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管内皮功能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3组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在7:00比较,胰岛素类似物组明显优于普通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餐前门冬胰岛素配合晚上10:00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血糖控制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辉煜 《北方药学》2015,(11):22-23
目的:探讨应用强化胰岛素模式治疗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内科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原则,符合条件的病例分成强化胰岛素治疗A组和强化胰岛素治疗B组,A组32例,B组33例。 A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B组血糖控制在6.1~8.3mmol/L。对两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ICU住院医疗费用、总住院天数、病死率、MODS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第五天血清CRP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重症医学科时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和APACH II评分上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和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ODS发病率、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治疗前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CRP水平比B组患者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脓毒症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且将血糖严格控制在4.4~6.1mmol/L水平比将血糖控制在较高水平6.1~8.3mmol/L,MODS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同时要注意严密监测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给患者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1.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生长抑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4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A组(n=23)入住ICU后即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持续静脉泵入,250μg/h,维持72h。B组(n=18)不用思他宁,其他治疗措施同A组。记录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出现频率、营养指标、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患者预后等数据。结果A组胃肠道症状出现频率明显少于B组,一周后的营养指标优于B组,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患者一周后APACHEⅢ评分和两周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更有助于肠内营养实施,改善营养指标,稳定血糖水平,但尚无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与基础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或口服降糖药、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2例本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21),每日3次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对照组(n=21),每日4次胰岛素治疗,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睡前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结果2组相比,2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日空腹血糖及午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可作为初诊或口服降糖药、预混胰岛素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22:00)皮下注射1次,瑞格列奈3次/d随餐服用;对照组32例,采用诺和灵治疗,每日早晚2次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查,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观察组患者2例发生心前区疼痛,对照组5例发生心前区疼痛或心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控制围手术期血糖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80例择期中、大型手术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围手术期降糖方案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预混胰岛素组)40例和观察组(基础胰岛素组)40例。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三餐餐前、餐后2 h、睡前22时及凌晨3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每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或延迟愈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胰岛素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平稳的胰岛素降糖方案,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欠佳(HbA1c〉7.5%,FBC-8-13mmol/L)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组,23例)和对照组(诺和灵30R组,22例),疗程16周。以两组FBG〈6.5mmol/L为治疗目标,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FBG、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甘精胰岛索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易出现低血糖,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红  邓红玲 《河北医药》2012,34(3):333-33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每天用量等指标.结果 2组经过12周治疗后,FBG、2 hBG、HbA1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FBG、2 hBG、HbA1c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素每天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血糖,降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郭红  白玲  米尔班 《中国医药》2014,(3):342-344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45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需要强化治疗的患儿.将其完全随机分为2组,CSII组20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MSII组25例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CSII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4.3±3.0)、(5.9±0.7)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21.6±3.8)、(8.3±0.9)mmol/L;MSII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3.1±2.1)、(6.0±0.8)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9.8±3.0)、(8.9±1.1)mmol/L,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6.0±1.5)d、(49.6±14.9)U/d、(0.6±0.2)次,MSII组分别为(8.1±1.9)d、(57.9±12.2)U/d、(1.1±0.7)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SII 治疗较MSII 可更有效、更便捷地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夏娟  韦红群 《中国药业》2014,(16):80-81
目的 调查并分析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52例。其中发生低血糖患者57例为试验组,未发生低血糖29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监测四段血糖,即睡前和三餐前血糖并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否患有高血脂、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体重指数(BMI)、注射胰岛素剂量大小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及高血压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MI、高血脂、糖尿病肾病、24 h胰岛素使用总量及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论 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与性别及是否患有高血压无关,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4h胰岛素使用总量、糖尿病肾病及年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而高血脂、BMI是低血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92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4.1~6.1mmol/L)57例、胰岛素常规治疗组(目标血糖6.1~8.1mmol/L)76例和对照组(目标血糖8.1~11.1mmol/L)59例。比较3组患者ICU停留时间,院内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低血糖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院内感染、SIRS、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胰岛素强化治疗组SIRS、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控制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将目标血糖控制在6.1~8.1mmol/L间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在围术期糖尿病中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围术期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24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2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待手术期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更快地控制血糖、缩短待手术期、减少低血糖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为围术期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