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有效的手术方式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但术后容易发生分流管梗阻,尤其是腹腔的包裹、粘连导致梗阻占分流术并发症的50%左右[1]。而腹腔镜应用于脑室-腹腔是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与颅脑外科结合应用的一种手术方式,是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术式,因其手术微创、并发症少,易为患者及术者接受。该术式较开放性分流术更具优势[2]。现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28例脑积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潘靓  夏勋  刘安璇  向佳  罗昌玉 《当代护士》2021,28(3):123-125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脑脊液吸收-分泌失衡或循环通路受阻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和(或)脑室内脑脊液的异常蓄积,使脑室扩大、脑实质相应减少,多数脑积水病例呈进行性加重,从而产生颅内高压、智力发育障碍及压迫周围组织等症状[1].在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7.03/万左右,围生期死亡率87.7%[2].它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应采取积极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适用于各种类型脑积水,它操作简便,可适应儿童身高增长,但可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假性囊肿形成、引流管移位、脏器穿孔等并发症;而脑室-心房分流术除可产生与其他分流术相似并发症外,还有一些较严重并发症,如气体栓塞、心律失常和因引流管穿透心脏而引起的心包堵塞等心脏并发症;腔静脉血栓形成和心房血栓形成,以及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等.因此脑室-腹腔分流术为脑积水分流的首选方法,只有在某些原因如腹腔粘连、感染等情况下,才考虑行脑室-心房分流术[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10月收住的94例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4例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全部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护理重点是做好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有效地调动患儿家长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一组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人体内,将脑脊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中吸收,简称V-P手术[1].而腹腔镜应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安置导管腹腔端,是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与颅脑外科结合应用的一种新手术方式,是治疗脑积水的一种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45例行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术后本组45例患者均得以痊愈出院,且对疗效和护理较为满意。结论在行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要加强护理干预,增强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减少并发症,提高其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积水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7%0.8%[ 1],而采用脑积水分流术是目前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主要手段,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将脑室内积存的脑脊液引导到腹腔吸收,使脑脊液分泌与吸收之间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脑积水的目的.本科2002年4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脑积水患者35例,其中25例采用了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有效率为71.77%,无效率为28.33%。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脑积水、脑脊液转化成长因子-β水平升高、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升高是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低是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无效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无效受重度脑积水、术前患者意识状态差、脑脊液转化成长因子-β水平及红细胞计数升高影响,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干预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小儿梗阻性脑积水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已成为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ETV术有效避免了分流管堵塞、过度分流等并发症,并且不必因患儿身体长高多次手术更换分流管[1].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9月~2012年8月对194例梗阻性脑积水患儿进行了ETV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1例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行脊膜膨出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对患儿进行个体化护理,未出现不可逆性后果,术后出现并发症22例,包括急性颅内压增高18例,脑脊液漏4例,经后续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21例,失明1例,死亡1例。结论结论儿童脊髓脊膜膨出合并脑积水围手术期护理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术后制定合理、周密的护理计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35例,脑室外引流术2例,非手术治疗5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治愈32例,好转4例,引流管阻塞2例,死亡4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积血及后期脑脊液吸收障碍是引起外伤性脑积水的主要原因,及时复查脑CT可明确诊断,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有较好效果。术后尽量引流出血性脑脊液对减少脑积水的发生有一定临床意叉。  相似文献   

11.
非交通性脑积水是指因脑脊液循环通道阻塞,引起脑室系统不能充分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过多地潴留于脑室系统而造成颅内高压,并产生头痛、呕吐、视网膜水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1].随着内镜技术引入神经外科,第三脑室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triculosfomy,ETV)已成为非交通性脑积水的首选手术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对脑组织干扰少、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原则、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我科对135例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ETV),现对术后体温变化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范慧慧  冀蓁  刘磊  孙琰玮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465-1466
目的 总结9例脑室镜辅助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儿童梗阻性脑积水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重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关注症状护理,术后强调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9例患儿手术均成功,1例出院10d后出现手术切口裂开脑脊液漏,后再次入院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8例病情稳定,恢复良好,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脑积水是由于各种炎症、外伤、粘连或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导致脑脊液在颅内大量积聚。脑室分流术就是另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对脑脊液进行分流改道.使脑脊液通过新路流往可被吸收的地方。脑室分流术可分为: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输卵管分流术、脑室卵巢分流术、脑室膀胱分流术。下面着重介绍脑室心房分流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护理。1临床资料我院1995年3月~1996年12月以来手术治疗脑积水9例。年龄最大的41岁.最小的1岁.治愈8例(88.8%),植物生存1例(11.1%)。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对手术存在恐惧和焦虑心…  相似文献   

14.
祁桂莲 《当代护士》1998,(12):31-31
脑积水是指由于脑脊液产生的速率大于脑脊液的吸收的速率而导致脑室系统部分或全部扩张。对于各种脑积水最有效的治疗是进行分流术,将多余的脑脊液自脑室系统引流到身体其他部位。现将我院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重症颅脑损伤通常因为脑脊液含有大量有形红细胞、脑室系统循环受阻、室管膜破损、蛛网膜粘连等因素导致脑脊液循环和吸收障碍,而出现脑积水现象,临床发病率高[1-2]。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方式,但该手术并发症较多,主要有分流管堵塞、过度分流、感染、癫痫、硬膜下血肿和脑室隔离等[3-5]。其中以分流管堵塞为最常见。本研究对  相似文献   

16.
邓群  李德泽  李巧珍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118-1119
目的:探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7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有关临床资料。结果:颅内感染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引起脑积水的原因;②颅内操作过程中污染及手术时间的长短;③术前已有伴随并发症;④术前与术后激素的应用;⑤术后脑脊液切口漏。结论:严格的消毒器械,规范的无菌操作,术前及术后正确处理,全身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同时行鞘内或脑室注庆大霉素或头孢曲松钠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脑室腹腔分流术式,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提高医疗安全性。【方法】使用腹腔镜行高血压脑室出血后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腹腔端的操作,结合文献总结经验。[结果]26例预后良好;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突发心肌梗死而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室出血后脑积水行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为中老年脑积水患者行分流术提供了简单、便捷、创伤小、较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赵凤波 《护理研究》2008,22(14):1267-1267
脑室-腹腔分流术(V-P)是将脑室内积存的脑脊液引导到腹腔吸收,使脑脊液分泌与吸收之间得以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脑水肿的目的.因对各型脑积水均适用,目前已成为众多治疗脑积水方法中的首选方法.分流管阻塞是实施V-P的主要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护理6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病人.针对分流管阻塞的预防与护理进行探讨,获得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近10年实施的28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疗效、并发症分析。 结果30例术后产生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其中分流管堵塞17例(腹腔端堵塞12例,脑室端堵塞4例,分流阀堵塞1例)。术后颅内感染4例,伤口感染3例。腹腔囊肿1例,肠穿孔2例,直肠内移位1例。脑室端脱出1例,硬膜下积液1例。 结论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是安全、有效的,需掌握手术技巧,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脑积水行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20例脑积水行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将2020年2月1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20例脑积水行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儿作为实验组,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Karnofsky(KPS)评分高于术前(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患儿,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