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涛  陈柏楠 《山东医药》1997,37(11):50-50
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8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周涛陈柏楠李昭辉1993~1996年,我们以溶栓疗法为主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14例;年龄18~83岁,平均50.02岁;...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琼行  付勤烨 《山东医药》1997,37(11):21-2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郭琼行付勤烨近年来,我院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39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1~70岁。发病均在2周以内。其中左侧29例,右侧10例;髂...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以年老多病、长期卧床者多见。本文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57例老年下肢DVT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老年下肢DVT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 50万 U尿激酶加入 2 5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经患肢远端足背静脉 0 .5 h内注入 ,同时用血压袖带包扎加压在患肢大腿处。结果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 90 %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部加压溶栓治疗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包括硬膜窦血栓形成(DST)、皮层静脉血栓形成和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CVT),自19世纪被认识以来,因临床少见而重视不够.其中,DCVT更少见,而临床症状、体征又多变,诊断较为困难,病情险恶,多因延误治疗而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静脉血栓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包括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而相当部分DVT可导致PTE,甚至是致死性的PTE。特别是近年来防治PTE的临床实践表明,防治PTE的发病源头DVT更为重要,从而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DVT最常见的是下肢DVT,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为了提高DVT的防治水平,降低DVT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激酶延迟溶栓疗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静脉造影确诊后,采用尿激酶延迟溶栓疗法(50万u10min内推入,随后1h内静脉输液10万u,2-3d每天静脉输液100万u,4-14d每天静脉输液25-50万u)加每天皮下注射肝素钙50mg(每12h1次)和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治疗LEDVT患者9例,结果:血栓完全溶解1例(11.11%),部分溶  相似文献   

8.
局部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采用局部浅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 (UK)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对象 :自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 6 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基本临床情况相似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多普勒明确诊断。治疗组采用患肢踝部扎针 ,股部中上 1/ 3加压 6 0mmHg ,局部一次性静脉注射UK1 5~ 2 0万U/kg ,然后静注肝素 5 0mg ,一日两次 ,7d后改为口服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治疗 6个月以防复发 ;对照组 (介入治疗 )是通过健侧股动脉插管至患侧股动脉 ,一次性注射UK6 0~ 90万U ,术后常规抗…  相似文献   

9.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将溶栓导管直接插入深静脉血栓内进行灌注溶栓治疗因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已逐渐成为治疗急性DVT的主要方法[1].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收治的120例急性DVT患者采用导管直接溶栓治疗,进一步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低分子量肝素、华法令结合选择性溶栓治疗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16例病例中,基本治愈14例,有效2例,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5.85天(3~10天)。2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华法令结合溶栓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胭静脉血流顺向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穿刺患侧胭静脉,以胭静脉为人路,行血管内溶栓、血栓消融器消融和(或)球囊成形及腔内支架置人术等治疗。结果经皮胭静脉穿刺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患侧胭静脉为人路,血流顺行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腘静脉血流顺向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穿刺患侧腘静脉,以腘静脉为入路,行血管内溶栓、血栓消融器消融和(或)球囊成形及腔内支架置人术等治疗。结果经皮腘静脉穿刺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患侧腘静脉为入路,血流顺行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现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会海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5):1154-115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下肢淤肿、色素沉着,严重者可引起股青肿、肢体缺血坏死,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力。还有部分患者可随病情发展出现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重者危及生命。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本文对近年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 研究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的关系。方法 对1996~1998年间,100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患的肺动脉形成患的肺动脉栓塞发生以及与静脉血栓的部位、患年龄、伴随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患中45%(45/100)发生肺动脉栓塞,4%(2/45)发生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结论 肺动脉栓塞高发于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患,应引起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经验. 方法 对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DVT患者(脑梗死组)与31例单纯DVT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方法均为制动3 d;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博璞青)0.4 ml(100 IU/kg),皮下注射,12 h皮下注射1次,用药14 d.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第10天加口服华法林,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调整华法林的用量,为防止老年人发生出血,INR控制在2.0~2.5;并辅以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g/d,14 d. 结果 所有患肢水肿明显减轻,治愈及无效均为0,两组均无肺梗死.但脑梗死组发生脑出血4例,此4例年龄均大于80岁,出血发牛时间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3~7 d,及时停用抗凝药,给予降颅压,3例痊愈,1例因颅内大出血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对照组无死亡. 结论 对年龄大于80岁的急性脑梗死合并DVT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应谨慎.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共对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导管溶栓治疗,根据患者血栓部位和发病时间,选择同期20例抗凝治疗患者进行配对对照研究。观察时间点为术后即刻、6个月和12个月。使用血管开通评分方法来评价目标血管的开通情况。同时,观察溶栓组和抗凝组的出血等重大不良事件。结果:溶栓组和抗凝组的一般资料基本相当,累计髂静脉的病例均为15例(75%),发病1~3 d的急性血栓均为10例(50%),4~7 d为6例(30%)。抗凝组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溶栓组。溶栓组的平均溶栓时间(79.2±28.1)h,使用尿激酶平均(343±70.0)万单位,2例患者因尿激酶使用后D-二聚体上升不明显,另外使用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100 mg。住院期间、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血管开通评分,溶栓组均显著优于抗凝组。溶栓组有3例大出血事件,抗凝组有1例出血事件,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经导管溶栓可以获得满意的近期和中期效果,对于溶栓导致的出血事件应有充分的预案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我院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效果,并对其实施的护理模式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护理满意度、患者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69.57%。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病情观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老年人下肢静脉深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80例老年人DVT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并发症和疗效,并与同期收治的144例非老年人DVT病例资料对比.结果 老年人DVT以60~69岁年龄段最多[91例(50.5%)],其次为70~79岁[73例(40.5%)].前5位危险因素是大手术后(27.8%)、恶性肿瘤(15.0%)、外伤骨折(7.8%)、脑血管病后遗症(7.2%)、长期卧床(5.0%).并存Cockett综合征43例(49.4%),其中髂总静脉闭塞6例(14.0%)、狭窄>50%21例(48.8%)、狭窄<50%16例(37.2%).急性期DVT的取栓术疗效优于系统溶栓,非急性期两种方法 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与非老年人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易患DVT,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后遗症是与老年人DVT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于老年人急性期DVT,取栓术的近、远期疗效优于系统溶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THA)或膝关节置换(TKA)的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58例为DVT组,未发生DVT的127例患者为无DVT对照组.结果:185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DVT发生率为31.4% (58/185),其中21例接受THA手术(21/118,17.8%),37例接受TKA手术(37/67,55.2%);血栓形成部位:腓肠肌静脉血栓38例,胫后静脉20例.x2检验显示两组年龄≥65岁,人体质量指数(BMI)≥25kg/m2,膝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家族史者有显著差异(P<0.05~<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8.352,P=0.006),BMI (OR=4.639,P=0.011),麻醉方式(OR=7.345,P=0.008),手术方式(OR=3.235,P=0.018),VTE家族史(OR=7.749,P=0.007)均为DVT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降低关节置换手术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应注意降低体重,改进麻醉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Zhu L  Wang JG  Liu M  Guo XJ  Guo YL  Zhai XH  Guo YM  Wang C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1):1011-1015
目的 评价Wells评分、Kahn评分、St.André评分和Constans评分对中国疑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住院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进行下肢加压静脉超声检查作为诊断下肢DVT的金标准,274例疑诊下肢DVT的中国住院患者分别进行Wells、Kahn、St.André和Constans四种临床评分,将低可能组的患者作为下肢DVT阴性患者,中度可能和高度可能组的患者作为下肢DVT阳性患者,分别计算和比较每种临床评分诊断下肢DV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Wells评分诊断下肢DVT的敏感性为77.3%,特异性为65.6%,阳性预测值为51.5%,阴性预测值为85.9%;Kahn评分诊断下肢DVT的敏感性为58.0%,特异性为55.9%,阳性预测值为38.3%,阴性预测值为73.8%;St.André评分诊断下肢DVT的敏感性为64.8%,特异性为55.4%,阳性预测值为40.7%,阴性预测值为76.9%.Constans评分诊断下肢DVT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37.6%,阳性预测值为39.6%,阴性预测值为85.4%.Wells评分(0.761)和Constans评分(0.759)的ROC曲线下面积相似,其后为St.André评分(0.627),最后Kahn评分(0.591).结论 通过比较Wells评分、Constans评分、St.André评分和Kahn评分在中国住院下肢DVT患者中的研究显示.Wells评分、Constans评分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