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26倒,女26例,年龄32~75岁,中位年龄为57岁.结果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3.1%、34.6%、26.9%.单变量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局部淋巴结转移、十二指肠壁浸润、胰腺受累、肿瘤分化程度、术后化疗与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局部淋巴结转移、胰腺受累及术后化疗是影响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长期生存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其中术后化疗为保护因素.结论 ①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长期生存与肿瘤大小、局部淋巴结转移、十二指肠壁浸润、胰腺受累、肿瘤分化程度、术后化疗等多种因素有关.②局部淋巴结转移、胰腺受累及术后化疗是影响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术后化疗作为保护因素有助于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Vater壶腹及乳头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ater壶腹及乳头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Vater壶腹及乳头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分析其临床病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对152例Vater壶腹及乳头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淋巴结转移率为31%,其中T1、T2、T3、T4期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20%(11/54)、26%(19/72)及94%(16/17).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有:肿瘤直径(<3 cm与≥3 cm相比,P=0.002)、肿瘤分化程度(P=0.012)、十二指肠壁浸润(P=0.008)、T分期(P=0.000)及胰腺受侵(P=0.005).结论 Vater壶腹及乳头癌淋巴结转移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行肿瘤局部切除时应选择适合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间经手术治疗的4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腹痛、腹胀、黄疸、呕吐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确诊率为86%,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诊断率为90%,B超检查阳性率为20%,CT扫描诊断正确率为33%.对23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节段性肠管切除术,9例短路手术,剖腹探查取活检术3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十二指肠低张X线造影和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是诊断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手段.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下部癌D2根治术第13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问行胃下部癌D2/D2+根治术治疗、经病理确诊为腺癌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共379例,依据第13组淋巴结清扫与否将患者分为清扫组与未清扫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影响进展期胃下部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第13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 379例患者中清扫组100例(26.4%),清扫组中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9例(9.0%).清扫组与未清扫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十二指肠浸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清扫组的5年生存率(46.0%)明显高于未清扫组(36.5%,x2=4.45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7.539)、第13组淋巴结清扫与否(x2 =4.452)、肿瘤最大径(x2=7.100)、十二指肠浸润(x2=9.106)、浸润深度(x2=7.428)、淋巴结转移(x2=45.046)、TNM分期(x2=57.008)与进展期胃下部癌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 =0.500,95% CI:0.343 ~0.730)、肿瘤最大径(HR=0.545,95% CI:0.339~0.876)、十二指肠浸润(HR =5.821,95%CI:2.326~14.572)、肿瘤浸润深度(T4:HR=2.087,95% CI:1.283 ~3.394)是影响进展期胃下部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TNMⅡ~Ⅲ期进展期胃下部癌患者行D2+第13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11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施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临床病理因素,再对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肝硬化、ALT、AST、ALP、GGT、AFP、肝炎、肿瘤肝叶分布、肿瘤直径、肿瘤大体分型、肿瘤数目、卫星病灶、包膜状况、局部肝被膜受侵犯、脉管癌栓、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指标进行分析.术后每3个月于门诊复查血清AFP和肝脏B超,每6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对复发可疑患者进一步行腹部CT扫描和(或)DSA检查以证实.如有必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2月30日或患者死亡.生存时间为手术日期到死亡或末次随访日期,以月为单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2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肝细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7.93% (13/164),胆管细胞癌为15.00%(9/60),混合型肝癌为8.33% (1/12);213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部位:肝十二指肠韧带10例,肝蒂6例,胰腺后4例,多个部位转移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ALP、肝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F =3.386,4.064,2.857,22.988,4.08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型肝癌、ALP> 120 U/L、TNM分期为Ⅲ期和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533,1.592,2.032,4.086,95%可信区间:1.008 ~2.331,1.019 ~2.489,1.214 ~3.399,1.996~8.363;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无失访,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随访率为89.67%(191/213),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1~ 117个月).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2个月(1.0 ~49.0个月),其中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分别为7.6个月(3.0 ~49.0个月)、2.8个月(1.0 ~6.0个月)和3.5个月(3.5 ~3.5个月);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2.7个月(1.0 ~117.0个月),其中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分别为60.6个月(1.0 ~ 117.0个月)、37.9个月(4.0 ~39.0个月)、25.2个月(3.0~36.0个月).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生存情况优于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x2=71.893,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3种不同类型肝癌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34,P <0.05);分别与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患者比较,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更具优势(x2=16.144,6.000,P<0.05),而胆管细胞癌患者与混合型肝癌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0,P>0.05).结论 混合型肝癌、ALP> 120 U/L、TNM分期为Ⅲ期和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与肿瘤肝叶分布、卫星病灶、局部肝被膜受侵犯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不同病理类型肝癌患者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0-2005年间收治的经外科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预后分析.经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来评价十二指肠腺癌的预后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38例接受根治性手术,29例接受姑息性手术.5年生存率为22.4%,其中根治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分别为39.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根治性手术组患者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与预后有关(p〈0.05).而经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能显著延长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可影响十二指肠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61例,均于术后随访至2019年3月31日,统计患者生存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61例随访末,均完成随访,平均生存时间(30.63±8.98)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TNM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血清CEA水平和术前血清CA19-9水平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生存时间短于年龄≤60岁,肿瘤直径2.5 cm生存时间短于肿瘤直径≤2.5 cm,低分化生存时间短于中高分化,血清胆红素34.2μmol/L生存时间短于血清胆红素≤34.2μmol/L,局部淋巴结转移生存时间短于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5 cm、低分化、总胆红素34.2μmol/L和局部淋巴结转移为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生存时间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9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胃腺癌53例,胃黏液腺癌30例,胃印戒细胞癌15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1)3种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神经侵犯及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手术根治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癌栓、侵犯深度及p 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腺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手术根治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及p TNM分期有关(P0.05),胃黏液腺癌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根治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及p TNM分期有关(P0.05),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与区域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及p TNM分期有关(P0.05)。(3)将与3种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有关的因素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P=0.016)、区域淋巴结转移(P=0.042)、侵犯深度(P=0.021)及p TNM分期(P=0.009)是影响胃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黏液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肿瘤侵犯深度(P=0.032)及区域淋巴结转移(P=0.002)是影响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随访时间60个月,胃腺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胃黏液腺癌患者为43个月,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为23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胃腺癌患者为30.2%,胃黏液腺癌患者为23.3%,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为26.7%。三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13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也不同,但是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3种不同病理类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共同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血清AFP阳性胆囊癌患者资料(研究组),并以同期收治的140例血清AFP正常胆囊癌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多(P=0.001),肝侵犯明显增多(P=0.002),手术根治率明显减低(P=0.001).研究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20.0%、7.5%,中位生存时间10.9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47.6%、36.2%,中位生存时间为27.0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7).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FP、TNM分期、组织分化、意外胆囊癌、术前黄疸、肝侵犯、手术方式、肿瘤部位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HR=1.566,95% CI:1.090 ~2.250,P=0.015)、手术方式(HR=1.450,95%CI:1.053 ~1.997,P=0.023)是胆囊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血清AFP水平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AFP阳性胆囊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侵犯,手术根治率降低;但血清AFP水平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病理学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的19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病人术后生存情况,分析影响病人生存的因素。结果 194例病人中,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别为6例(3.1%)、112例(57.7%)、76例(39.2%),淋巴结转移61例(31.4%),神经浸润7例(3.6%)。随着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0),神经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中位生存时间为37个月,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1.6%、50.1%、36.9%。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血清CA19-9、癌胚抗原(CEA)、肿瘤T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是影响病人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953,95%CI 1.043~3.654,P=0.036)。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十二指肠乳头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总结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78例胃癌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8例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术后16.8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手术的根治程度、切缘情况、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直接影响肿瘤的复发时间(P<0.05).术后复发转移部位与首次胃癌手术方式无明显关系(P>0.05).再手术36例,其中因单一肝转移行肝叶或肝段切除3例,因局部复发再手术33例.结论 首次手术的根治程度、切缘情况、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胃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积极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的外科治疗特点及预后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HCC外科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病理诊断为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式、肿瘤病理类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不同手术方式术后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8.1,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及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1.4157、1.1072、1.6435).结论 根治性切除及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甲状腺髓样癌(MTC)手术切除范围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首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MTC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及生化治愈的关系;探讨影响病人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 77例病人,术前降钙素水平正常者5例,升高者72例。行全甲状腺切除28例,单侧腺叶切除49例。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9例,中央区及患侧侧颈淋巴结清扫38例。MTC病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性别、侵出腺叶、肿瘤直径、TNM分期、术前降钙素、降钙素水平/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5)。侧颈淋巴结转移与年龄、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生化治愈率66.1%(39/59),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直径、术前降钙素水平及降钙素水平/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5)。中位随访时间35(7~69)个月。侵出腺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切除范围、TNM分期、术前降钙素水平和生化治愈是MTC病人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TC病人建议至少行患侧腺叶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必要时行全甲状腺切除,根据超声、CT及降钙素水平等检查结果行预防性/治疗性侧颈淋巴结清扫。规范化的手术治疗是达到较高生化治愈率,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间行根治性切除的122例T2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22例T2期直肠癌患者中有26例(21.3%)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5)、大体类型(P〈0.05)、组织类型(P〈0.01)、分化程度(P〈0.05)及肿瘤浸润深度(P〈0.05)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直肠癌浸润浅肌层和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0%(7/54)和27.9%(19/68)。结论对于局限于浅肌层的L期直肠癌,因其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可考虑行经肛局部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术后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胰腺癌术后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72例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化疗效果 ,分析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  72例胰腺癌病人 ,淋巴结无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相比较 ,前者的生存率显著增高 (P<0 .0 5 ) ;同样 ,无远隔脏器转移组、肿瘤细胞呈高分化组、行根治术组、术后化疗组与他们各自对照组相比较 ,生存率均显著增高 (P<0 .0 5 ) ,而且在进展期癌也得到相同结果 ;但肿瘤大小与生存率无差异 (P=0 .2 193)。结论 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隔脏器转移、肿瘤细胞的分化度是判断胰腺癌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 ,根治性手术和术后适当化疗是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PURPOSE: Although lymph node metastatic involv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carcinoma of the papilla of Vat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is factor in relation to prognosis has not been conducted. METHODS: From 1985 to 2003, 29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papilla of Vater underwent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nd dissection of regional lymph nodes at Yamagata University Hospital. We analyzed clinicopathologic variables in relation to prognosis and precisely evaluated nodal involvement in each patient to determine lymphatic flow.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urrent site and nodal involvement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55% at 5 years. Th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morphological ulcer formation (P = 0.04), histological type (P = 0.03), nodal involvement (P = 0.002), and lymphatic invasion (P = 0.03).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no independent factor, but nodal involvement may be the strongest prognostic factor. The overall rate of nodal involvement was 41.4% (12 of 29 patients). The metastatic rates in the superior post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lymph nodes, the inferior post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lymph nodes,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lymph nodes, and paraaortic lymph nodes were high (31.0%, 20.7%, 17.2%, and 13.8%, respectively). Patients with nodal involvement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liver metastasis after surgery than those without it (P = 0.02). Ulcer formation and histological typ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nodal involvement (P = 0.05 and P = 0.00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Nodal involv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papilla of Vater. Patients with nodal involvement are at high risk of liver metastasis; therefore, adjuvant therapy may be necessary for the control of liver metastasis. Preoperative ulcer formation and histological type in the biopsy specimen are good indicators for 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adjuvant therapy, because these variables are correlated with nodal involvement. However, our data revealed only the sites of the positive nodes, without addressing the effect of 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To date, there has been reporting of 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papilla of Vater. Further studies will be necessary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甲状腺髓样癌(MTC)手术切除范围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首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MTC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央区、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及生化治愈的关系;探讨影响病人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 77例病人,术前降钙素水平正常者5例,升高者72例。行全甲状腺切除28例,单侧腺叶切除49例。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9例,中央区及患侧侧颈淋巴结清扫38例。MTC病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性别、侵出腺叶、肿瘤直径、TNM分期、术前降钙素、降钙素水平/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5)。侧颈淋巴结转移与年龄、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生化治愈率66.1%(39/59),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直径、术前降钙素水平及降钙素水平/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5)。中位随访时间35(7~69)个月。侵出腺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切除范围、TNM分期、术前降钙素水平和生化治愈是MTC病人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TC病人建议至少行患侧腺叶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必要时行全甲状腺切除,根据超声、CT及降钙素水平等检查结果行预防性/治疗性侧颈淋巴结清扫。规范化的手术治疗是达到较高生化治愈率,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男27例.女12例。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内分泌紊乱的表现,术前有14例(35.9%)经病理学诊断为神经内分泌癌。22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1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3例仅行活检术。所有病例均予顺铂加依托泊苷的术后辅助化疗。36例切除的病灶中,27例(75.0%)有脉管浸润,29例(80.6%)有淋巴结转移:全组患者中有11例(28.2%)出现远处转移。病理分型:高分化型22例(56.4%),中间型9例(23.1%).小细胞型8例(20.5%)。全组患者术后获得4.67个月的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2%、16.5%和6.8%。患者的生存状况与肿瘤的分期、脉管浸润和手术根治性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分期、有无脉管浸润和能否根治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2月到2015年6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65例胰腺癌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2.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5%、8.2%、2.1%。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CA19-9、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神经侵犯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神经侵犯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腺癌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神经侵犯可作为评估胰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7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65例,主要研究指标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手术方式、脉管内癌栓、癌结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出院后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随访,随访截至2017年4月.结果 所有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3.1%(41/65),各组淋巴结转移中,以第1、2、3、7、11和110组淋巴结转移频次最高,转移率分别为45.3%、32.5%、28.8%、22.5%、19.4%和8.2%;肿瘤最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率为0,肿瘤最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率为71.9%(P=0.000);早期癌(T1)和进展期癌(T2 ~T4)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12.5%、69.0%和95.2%(P=0.000);分化型淋巴结转移率为45.2%,低于未分化型淋巴结转移率79.4% (P =0.009);33例患者合并脉管内瘤栓,其中28例(84.8%)伴有淋巴结转移(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及脉管瘤栓是影响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 ~45个月,平均18.81个月.生存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者3年总体生存率较合并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但较合并淋巴结转移者存在生存优势;肿瘤分期对于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29),但早期肿瘤较进展期肿瘤具有生存优势.结论 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转移主要与组织学类型及脉管内瘤栓相关;其中第1、2、3、7、11和110组淋巴结转移率高,因而建议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及常规清扫第110组淋巴结或清扫纵隔及食管裂孔周围淋巴结,对于合并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晚者,远期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