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评价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效果. 方法 2002年10月~2004年11月,24例恶性肿瘤(胃癌19例,胰腺癌4例,胆管癌术后1例)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梗阻的患者,在X线透视下,用内镜将金属内支架置入胃或十二指肠狭窄部位. 结果 24例金属支架均置入预定的部位.术后第1天进流质,第3天开始进半流质.无置入支架引起的消化道穿孔、出血等并发症.21例在1~24个月的随访期间,仅2例出现梗阻.无金属支架移位. 结论在胃或十二指肠恶性梗阻部位置入金属内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方法.  相似文献   

2.
胃内恶性梗阻是由中晚期胃癌所致,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恶心、呕吐、腹胀及进食困难,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并发症及合并症较多。外科手术虽能解除梗阻症状,但已无手术根治指征,且部分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内支架置入术是在胃镜直视下将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狭窄或梗阻的胃十二指肠,使梗阻消化道通畅。内镜支架治疗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腺-胃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合理性。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胰腺-胃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24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胰腺-胃吻合手术,胰瘘的发生率为8.3%(2/24),通过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胰腺-胃吻合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一种安全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60121常规检查淋巴结阴性No.7组胃癌患者的淋巴结微转移研究,20060122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的对比研究,20060123胃大部切除胃缩口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20060124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0例报告,20060125胃幽门窦癌浸润胰头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43例临床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0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1例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放置支架无效后,予以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并比较术前1d与术后3月时患儿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11例患儿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4.5岁。病变早期累及食管和胃,4周后集中在幽门。表现为瘢痕性幽门狭窄和完全性幽门梗阻。11例患儿均成功施行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手术时间(134±26)min,术中出血量(5±2)ml,术后住院时间(10±3)d;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11例患儿均能正常进食,身高、体质量和智力发育正常,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术后6个月消化道钡餐显示,胃十二指肠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溃疡等病变。结论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是治疗小儿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有效治疗手段,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胃缩口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行胃部分切除术应用胃缩口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36例,远端胃大部切除RouxenY吻合术5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端侧吻合2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本组平均吻合时间25(20~35)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一例吻合口漏。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15例(12.6%),其中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4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反流性胃炎2例。无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无倾倒综合征。随访101例,平均随访3(1~4)年,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胃缩口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简单易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上部癌根治术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上部癌根治术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的价值.方法 对25例胃上部癌患者行腹腔镜近端胃大部根治性切除,保留远端残胃,行空肠残胃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罩=建术.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240±35)min,切缘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22±5)枚,无吻合口漏及狭窄、梗阻等并发症.术后均行钡餐造影,显示大部分钡剂直接进入空肠,少部分经过残胃.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并在残胃中滞留30~60min,无钡剂反流入食管.随访4~18个月,患者无明显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术清扫、切除范围合理,残胃有一定储袋作用,能较好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保留了十二指肠径路,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是胃上部癌根治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石蕊试纸和吻合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过程中,采用下列措施预防吻合口漏:(1)改良套叠式胰空肠吻合术;(2)石蕊试纸检查胰腺断面和胰肠吻合口;(3)应用吻合器施行胆管空肠吻合及胃空肠吻合;(4)完成吻合后,在各吻合口周围喷撒纤维蛋白胶封闭剂。结果患者恢复良好,术后无1例胰漏、胆漏及肠漏。随访2个月~2年,各吻合口未发生狭窄。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施行消化道重建过程中,应用石蕊试纸和吻合器,不仅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有助于减少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6~1991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68例,其中进行手术64例。本文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阐述我们的体会,对不能切除的肿瘤采用胆管内置管、胆肠插管桥式内引流,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胃吻合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吴召南 《普外临床》1994,9(6):366-368
我院1986-1991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68例,其中进行手术64例,本文对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 诊断与治疗阐述我们的体会,对不能切除的肿瘤采用胆管内置管、胆肠插管桥式内引流,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胃吻合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完整的幽门在防止胃排空过快和十二指肠胃返流的重要性,现已被广泛接受。未作胃引流的近端胃迷走神经切断术(PGV)的临床效果,优于作引流术的其它形式的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效果。作者自1975年以来采用PGV和扩大十二指肠狭窄部的方法治疗狭窄性十二指肠溃疡(DU),现报告十二年来的结果,目的在于回答下述二个问题:(1)十二指肠成形术是否是短期和长期治疗十二指肠狭窄的好而可靠的方法;(2)PGV加十二指肠成形术(DP)治疗有狭窄的DU,是否象PGV治疗无併发症的DU那样可靠,二组的复发率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胃次全切除后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临床和实验体会.方法 Beagle犬12条,随机分成A、B两组,在胃窦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3个月后,以器械行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测量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并观察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直径及愈合情况.选择145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1例,B组74例.胃次全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术,手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钡剂通过和2 h后残胃钡剂残留情况.结果 12条Beagle犬术后均恢复良好,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分别是(6.46±0.06)cm和(7.26±0.12)am;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及小弯侧三角处愈合均良好,A、B两组吻合口直径分别为(1.18±0.13)cm和(1.20±0.09)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5,P=0.804).1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年,两组分别行上消化道稀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2 h后残胃仅见少量钡剂残留.结论 胃次全切除后应用器械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能够在残胃的原位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吻合难度,确保足够的胃切除,避免撕裂脾脏和脾周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LDG或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的9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LDG 45例(TLDG组),行LADG 45例(LADG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时间、近远端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开始饮水时间、术后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应用于TLDG的可行性。结果 1术中情况。TLDG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及远端切缘距离均长于(大于)LADG组(P0.050),术中出血量少于LADG组,但2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量及近端切缘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2术后情况。2组患者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开始饮水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及以上的随访,随访时间为6~16个月,中位数为10个月。随访期间,2组均未见肿瘤复发患者,也未见明显的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梗阻患者。结论 TLDG中应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重建消化道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是胃癌患者消化道重建的可靠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学活检术诊断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以介入放射学技术引入活检钳对15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区活检,判断狭窄的良恶性。结果食管胃吻合口区活检技术成功率100%,能取到满足要求的标本,5例吻合口活检病理为食管癌复发,10例瘢痕性狭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放射学活检诊断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是胃镜检查和活检失败者的可行替代技术,操作简单,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胰胃吻合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例内镜治疗失败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开腹探查、切除胰肠吻合口,采用单层捆绑式胰管胃黏膜吻合术进行残胰消化道重建。观察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从胰肠吻合至诊断胰肠吻合口狭窄的时间分别为72、37 和21个月。3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37、210、120 min,出血量为 210、350、180 mL。术后未出现胰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23、58和15个月未再发作。结论 对于内镜治疗失败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病人,胰胃吻合术特别是单层捆绑式胰管胃黏膜吻合术是可考虑采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切口更小、创伤更少、恢复更快,是外科医师追求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腹腔镜手术。然而,对行远端胃大部切除的胃癌患者,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胃十二指肠吻合在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2002年Kanaya等[1]提出一种新型全腹腔镜下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技术,该技术完全在腹腔镜下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残胃和十二指肠后壁的功能性端端吻合,吻合口内部的缝钉线呈三角形。其在腹腔镜下的操作具有  相似文献   

17.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方法繁多,择其主要方法及优缺点分述如下。一、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此法先决条件是充分游离松动十二指肠,将食管与十二指肠行端端吻合。优点是操作简单,食物经过生理通道。缺点是食管下端切除不充分,而且十二指肠液返流较多,逆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且严重,有的作者还指出易发生吻合口狭窄。权衡利弊,目前多数  相似文献   

18.
全胃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28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科自 1990年以来 ,选用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 2 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年龄特征 :2 8例患者 ,男 18例 ,女 10例。最大年龄 76岁 ,最小年龄 2 1岁 ,平均年龄 48岁。2 .病理类型 :胃恶性淋巴瘤 8例 ,胃平滑肌肉瘤 6例 ,胃底腺癌 8例 ,胃体腺癌 6例。3 .手术方式 :全胃切除后 ,在屈氏韧带下 15~ 2 0cm处切断空肠 ,游离长约 2 0~ 2 5cm一段带血管蒂的空肠 ,通过横结肠左侧系膜无血管区的开孔拉到横结肠上方 ,将间置空肠的近端与食管对端吻合 ,间置空肠远端与十二指肠对端吻合 ,最后将切断的空肠远近端对端吻合 ,完成消化道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临床疗效。2014年3月—2016年2月对30例近端胃癌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常规淋巴结清扫,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胃食管、胃十二指肠并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工缝合吻合口共同开口。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60~250 min,岀血200~400 mL,清扫淋巴结11~30枚。术后无出血、无吻合口狭窄及十二指肠残端漏,2例发生吻合口瘘,保守治疗痊愈。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手工缝合吻合口共同开口,可减小腹部辅助切口,减轻患者痛苦,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针对胰腺质地柔软的患者,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设计了双重连续锁边缝合胰胃吻合术,采用该方法对92例胰腺质地柔软的壶腹周围癌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中位胰胃吻合时间为12min,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发生胰瘘(A级和B级各1例)。双重连续锁边缝合胰胃吻合术对胰腺质地柔软患者是一种安全、简单和可操作性强的新型胰胃吻合方式,有望为腹腔镜胰胃吻合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