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应用Amplatzer ASD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下,按照TTE所测的ASD最大伸展直径加4~8mm或者按所选封堵器周径﹥ASD周径的1/8~1/10选择Amplatzer ASD封堵器,操作采用"心房法"。术后随访行TTE、胸X片线及心电图检查,观察Amplatzer ASD封堵器的位置、形状及与相邻瓣膜的关系,了解肺血及心胸比例的情况,以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63例ASD中,60例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5.2%。术后即刻行TTE检查有6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均于术后72h~3个月内消失;1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3个月肺动脉压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2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及16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3个月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早期有7例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于出院前全部自行消失;术前8例心房颤动者术后有4例转为窦性心律;术前13例患者合并有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消失于术后6个月内,其余4例成为永久性。所有患者X线平片显示:肺血不同程度减轻,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所有成功封堵患者术后封堵器无组织反应、无金属反应,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装置无变形及折断,无血栓形成及溶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Amplatzer ASD封堵器封堵巨大ASD是安全的,有效的,但在操作中应注意防止封堵器脱落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房间隔膨出瘤合并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5例在本中心就诊的房间隔膨出瘤合并ASD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7~51岁,平均(37.0±13.1)岁。通过体格检查,胸片X线,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明确诊断,在本中心通过介入封堵治疗ASD。术后进行门诊临床检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5例患者ASD最大径为6~13mm,平均(8.4±2.7)mm,膨出瘤最大径14~20mm,平均(18.4±2.6)mm。1例使用30/30PFO封堵器,4例使用ASD封堵器,ASD封堵器尺寸为16~24mm,平均(20.0±3.3)mm。5例患者封堵成功,无残余分流。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合理的技术和器械对房间隔膨出瘤合并ASD进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观察其术后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1999-12-2009-01期间经胸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TE、TEE)行术前筛选并成功随访的特殊类型ASD患者116例,评估后应用房间隔封堵器(ASO)介入封堵,于术后远期随访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追踪心脏超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0~120(90±46)个月。111例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5.7%;随访中发生严重并发症4例(3.6%),其中1例封堵器脱落,1例溶血,1例脑栓塞及1例明显主动脉瓣反流;手术成功率为94.8%(110/116);9例(8.2%)术后即刻有残余分流,随访中5例分流消失,完全封闭率96.4%;ASD患者术后心脏重构较术前显著改善,尤以年龄<18岁者改善明显;术前心电图2例存在室上性心动过速,随访中未见再发作;5例心房颤动,随访中2例恢复窦性心律,未见室性心律失常,24例原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6例消失。结论:术前了解ASD解剖细节,严格掌握适应证是ASO治疗特殊类型ASD手术成功的关键,远期随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998年11月至2011年2月应用双盘伞ASD封堵器治疗600例继发孔ASD,其中男性235例,女性365例;年龄1.3~72岁,体质量10~107kg。术前均经体检、心电图、胸X线片及超声心动图确诊,术后行心脏超声及临床检查随访。结果:手术成功率98.8%(593/600),5例因缺损较大或边缘不足试封堵失败,1例术中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放弃介入治疗,1例释放封堵器后即发现移位,即刻通知外科及时开胸取出封堵器并修补缺损;选择封堵器直径6~40mm,35例多孔ASD,有33例置入1个封堵器,2例应用2个封堵器。手术近期并发症包括:封堵器移位(1例),脑梗死(1例),心律失常(2例),空气栓塞(3例),平均5年随访中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ASD的介入治疗其技术成功率高,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满意,已成为治疗ASD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ASD(12例)和VSD(4例)失败后需再行外科手术的16例,其中封堵器脱落7例,心脏穿孔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合并Ⅲ°-AVB),残余漏和封堵失败各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 mm,较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平均直径26 mm增大(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5例,下腔型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率41.7%,不相符率58.3%。VSD直径平均5 m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D部位为膜部2例,流出部与肌部各1例。3例Ⅲ°-AVB患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可避免并发症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小儿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期短,成为治疗ASD新的途径。本文就小儿ASD介入治疗的历史与发展、主要介入治疗装置的疗效与并发症进行综述。并对创新的技术装置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成人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13例在本中心进行介入封堵手术多孔型ASD患者,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18~67岁,平均(39.6±15.6)岁。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ASD诊断,13例患者存在27处缺损。彩色多普勒探及均为左向右分流、无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全部患者在本中心通过经导管介入封堵手术治疗ASD。术后通过门诊体检及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术中超声测量ASD大缺损和小缺损的平均(19.2±5.9)mm和(7.3±3.9)mm。13例患者共使用14枚封堵器,封堵器大小为16~40mm,平均(29.1±7.4)mm。封堵器释放后经胸超声监测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3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随访中仅1例患者存在微量分流,心腔大小不同程度回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成人多孔型ASD通过介入封堵治疗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间隔缺损(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心房间隔上残留未闭的缺损。ASD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畸形合并存在。本病约占儿科先天性心脏病的10%,以女性多见,女与男之比约为2:1。ASD大多能通过外科手术治愈,但外科手术损伤较大。近年来,在食管超声的帮助下,经皮封堵器介入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封堵器也明显改进,特别是Amplatzer封堵器,使非手术治疗ASD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儿童与青少年无症状房间隔缺损患者行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年龄患者行封堵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将5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为儿童组及青少年组,采用国产先健牌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封堵房间隔缺损。比较两组封堵术成功率及监测术前、术后ECG、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青少年组与儿童组介入封堵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3),远期(1~6个月)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无症状的青少年房间隔缺损疗效较好,低年龄病例易发生并发症,大部分并发症在随访过程中(术后6个月)完全恢复,用大直径封堵器患者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自1987年4月至2013年6月,我院小儿心脏科行先心病介入治疗患者2 715例。按年龄分为三组,3岁为婴幼儿组,3~6岁为学龄前组,6~18岁为学龄组。对介入治疗中、后发生的34例并发症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组共34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26%。封堵器脱落、心律失常和溶血多见,均为7例,占总并发症20.5%;心包填塞2例,脑部并发症3例,瓣膜损伤2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血管损伤2例,血小板减少1例。其中死亡4例。②婴幼儿组严重并发症最多16例,占47%,学龄前组12例,占35%。学龄组最少占18%,前两组各有2例死亡。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需要充分认识,通过规范操作,努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能正确处理,严格随诊,使先心病介入治疗真正做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诊断和预防老年(>60岁)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内科介入治疗后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心衰)至肺水肿风险的方法和手段。方法:术前进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术中先行球囊封堵ASD,测量左心房压力。如果球囊封堵ASD后,左心房平均压升至10 mm Hg(1 mm Hg=0.133kPa)以上时,定义为左心室舒张受限(LVR)。对于此类患者暂停此次介入,并给予左心室预适应治疗(LVPCT)48 h,然后进行第2次介入治疗。术后将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与TTE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3例患者,15例患者在第1次介入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LVR,ASD介入治疗1次完成。8例患者(34.8%)在第1次介入治疗过程中,被诊断LVR。其中6例患者的左心房平均压在经过48 h的LVPCT后显著下降,第2次介入治疗时封闭ASD。其余2例患者在接受48 h LVPCT后,球囊导管测量ASD封堵后左心房平均压仍>10 mm Hg,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急性左心衰竭。通过与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胸骨旁长轴M型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40 mm和右心室舒张末期直径(RVEDD)≥30 mm合并心室间隔矛盾运动可预见LVR的存在(P<0.05)。结论:术前超声心动图可以预测左心室舒张受限的存在。介入治疗术中使用球囊封堵ASD后测量左心房压有助于诊断LVR。术前静脉LVPCT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充血性心衰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对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介入治疗术前、后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对比和随访研究,了解介入治疗及封堵器植入对AS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4例单纯继发孔型ASD患者,24例为封堵术近期组,20例为封堵术中远期组,按照封堵器与左心房面,房间隔面积比的中位值分别将近期组和中远期组,分为大伞组和小伞组。所有患者,进行经胸常规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所获得的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e,TDI)信息,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封堵术前后心室肌和心房肌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结果:1.近期大伞组和小伞组,术前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各时期峰值速度均较相应对照组增高(P<0.05);各组右心房侧壁收缩速度较对照组增高(P<0.05);封堵术后1 d,各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各时期峰值速度迅速下降。同期大伞组与小伞组相比较,术前二者间收缩期运动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近期大伞组和小伞组术前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期、舒张期的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右心房侧壁舒张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封堵术后1 d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期、舒张期和右心房侧壁的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即显著下降;同期大伞组与小伞组测定值比较,大伞组术前右心室游离壁收缩期和舒张期,应变及应变率较小伞组增高(P<0.05),术后1 d大伞组右心室游离壁舒张期应变率较小伞组增高(P<0.05)。结论:1.本组ASD患者的右心系统处于高动力状态,封堵术使这种高动力状态恢复,封堵术后1 d可见明显恢复,至术后6个月左右,右心功能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2.本研究未见左心和右心功能受封堵器大小和植入时间长短的影响,提示ASD封堵术安全有效。3.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够更为早期、细致地评价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尧逢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8,16(8)
介入手术治疗是目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之一,但术后不仅会加快患儿心率、增加血压和氧消耗量,而且因疼痛引起的咳嗽还会引起肺不张和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儿术后的康复,并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影响疼痛发生的因素、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以及目前常用的术后镇痛的方法等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大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的大孔房间隔缺损患者46例,年龄8~71岁,平均37.6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ASD最大直经25~38(30±8)mm,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5例,其中肺动脉平均压力>25mmHg者28例,封堵前肺动脉压力(32±8.2)mmHg。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应用X光透视,和经胸心脏超声引导下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封堵ASD,对部分ASD残端薄弱者采用“肺静脉法”操作技术完成封堵。结果44例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5.6%。选择封堵器直经为30~42mm,封堵后肺动脉压降低至(18.4±5.8)mmHg。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无急诊手术病例。失败2例患者ASD伸展径分别为36mm和38mm,缺损后缘缺乏有效房隔组织。术后即刻超声显示6例仍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分流束直径小于4mm;术后6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无1例残余分流,房间隔封堵器位置稳定。术后6~38个月随访,右心房、右心室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无封堵器相关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大孔房间隔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费用低、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一侧肺动脉缺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诊断5例一侧肺动脉缺如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左肺动脉缺如1例,右肺动脉缺如4例;本组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5~11岁,3例肺部反复感染、1例咯血及1例发绀。均通过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多排CT或造影确诊。结果:4例合并动脉导管通过介入治疗成功封堵。术后平均3d出院,未出现并发症,随诊3个月~4年心脏均恢复正常大小。1例肺动脉高压为极重度,合并房间隔缺损,出现发绀,不能除外原发肺动脉高压因素,放弃介入治疗,予口服扩血管药物治疗,出院随诊。结论:一侧肺动脉缺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常表现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多伴一侧肺发育不良,手术风险大。应用介入治疗显示出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挽救了一些外科也难以处理的高风险重症患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