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约80%的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但仍然有20%左右的病人要经过手术(包括椎板开窗、椎板切除、侧隐窝扩大等)治疗;这些病人的术后护理对于其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收集的2000年9月-2005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43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和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药物、针灸、物理治疗、推拿治疗等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姿势疗法、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结果:显效率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5%和60.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疗法与护理干预有机结合能发挥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农秀芳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99-1500
目的:探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在C臂下采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从而消除椎间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结果:手术顺利,术后疗效满意,无1例并发症。结论:通过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臭氧髓核消融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脊髓造影与CTM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造影与CTM联合应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髓造影与CTM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单个腰椎间盘突出45例,多个腰椎间盘突出155例,脊髓造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191例,符合率95.5%,CTM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符合率100%。结论:脊髓造影、CTM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敏感性高,并互相补充,能准确提供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方向、程度及分型等,为临床治疗方法、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牟凌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10):776-778
目的总结DSA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联合椎间盘电热疗法(IDET)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同顾分析126例DSA引导下PLD联合IDET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手术成功112例,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DSA引导下PLD联合IDET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科学护理保证了治疗与康复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手术时间40-60 m in,术中出血量50-80 mL,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14.2±2.5年,优36例、良24例、可2例和差2例,优良率93.75%。结论: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侧入路行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9-2010-06收治的16例采用健侧入路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方法,并分析手术的注意事项。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患者手术时间在30-60 m in,住院时间为9-14 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瘢痕小。手术后对患者随访半年,采用Nakai分级,其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健侧入路行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髓核破入硬膜囊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脱入硬膜囊内者临床上少见,我院自1998~2006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0例,发现髓核脱入硬膜囊内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法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时红 《航空航天医药》2012,(10):1224-1225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后疗效评定与对照。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三位一体"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椎板间隙切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2004~2009年收治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式:全部经椎板间隙黄韧带潜行减压后摘除髓核。结果: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随访0.5~4年,平均2年。本组60例术后都获得满意疗效,神经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未见腰椎不稳等后遗症状。结论:经椎板间隙切除髓核可以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术后腰椎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较为先进和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2007年8月治疗的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操作经验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疗效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优143例,良81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94.9%。疗效差的包括椎间隙感染2例,症状无改善2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严格选择适应证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并发症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文媛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505-1506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112例患者全部成功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适宜的护理是保证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我科自2010年4月-2011年1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胶原酶盘外溶解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使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一例出现暂时性皮疹、无椎间盘炎、神经根损伤、灼性神经痛等并发症发生。病人自理能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通过全方位系统的治疗和护理,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硬脊膜外阻滞治疗。结果:依据胡有谷主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标准效评定疗效,本组有效率为80.0%。结论:硬脊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程短,疗效确切,不需要特殊设备,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自1934年Mixter首先报道手术治疗该病以来,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手段。然而,约10%的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术后远期由于疗效不满意或手术失败而需再手术旧。本研究对经我院治疗、已随访3年以上、资料完整的再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手术并发症和远期疗效.为再手术的预防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所表现出的一种以腰痛及下肢疼痛为主症的疾病。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我科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短波、推拿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黄胜 《西南军医》2011,13(5):796-79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0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60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均顺利完成,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改良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19.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科  冯晓青  徐菲  夏力 《武警医学》2001,12(11):660-660
椎间盘镜(Micro Disc System)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先进的手术方法.我院自2000年4月引进德国产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近期疗效满意.本人就此类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7年6月,对33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经1~4年随访,根据1994年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25例,良6例,差2例。总优良率93.9%。结论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既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