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患者全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在突出间盘内及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3~12个月,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97.32%(109/112),显效率为82.14%(92/112),有效率为15.18%(17/112),无效率为2.68%(3/112)。结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简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农秀芳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99-1500
目的:探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在C臂下采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从而消除椎间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结果:手术顺利,术后疗效满意,无1例并发症。结论:通过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臭氧髓核消融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进步、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疾病的深入认识,针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技术逐步被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分析病例特征和病因学说,综述了化学性髓核溶解治疗、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经皮激光间盘减压术、腰椎融合术、经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纤维内镜技术、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及机器人辅助腰间盘切除术等微创治疗技术,力求提高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髓核及侧隐窝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及侧隐窝注射奥氧作为研究组,并以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仅作髓核注射臭氧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髓核及侧隐窝联合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症状缓解更快、临床疗效持续更长,随访6个月研究组临床疗效达84.1%;对照组为64.9%.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后1、2和6个月研究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X2=4.09,P=0.043;X2=4.62,P=0.032;X2=4.38,P=0.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髓核内及侧隐窝联合注射臭氧比单一髓核内注射臭氧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鄂有国  叶森 《放射学实践》2001,16(3):163-165
目的:探讨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疗效的有效途径,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后再注射胶原酶于椎间盘内。结果:有4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疗效,其中包括10例有部分髓核组织脱入椎管的病人。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后再注入胶原酶能明显提高疗效。对于突出程度较重的病人联合应用髓核切吸与胶原酶盘内注射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范围。方法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35~45 mg/L医用臭氧6~15 ml,多椎间盘突出者可一次注射2个椎间盘。结果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3例,452个椎间盘,总有效率为77.7%。结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损伤更小。臭氧不仅能够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萎缩,同时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能缓解症状,目前尚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间盘髓核切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对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盘髓核切吸溶解术,并进行周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明显疗效,痊愈88例,缓解22例,随访6~24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或加重.结论:采用经皮椎间盘髓核切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疗效显著.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经皮椎间盘髓核切吸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Hult[1]就提出,通过降低椎间盘压力而不是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7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接受这个观点并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PLD)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2]。90年代初,周义成、李健等人开始将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的髓核切割器改良,进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下简称P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和由颈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早期颈椎病。PCD的作用原理和手术方法PCD的作用原理是经过颈部皮肤软组织间隙空刺进入椎间盘,进行切割抽吸部分髓核组织,使髓核组织内压降…  相似文献   

9.
臭氧髓核氧化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氧化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臂适时透视下,经皮穿刺向病变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60%的臭氧10~15ml,臭氧注射完后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3分钟左右。结果本组200例病员,78%的疗效好,14%的疗效良,6%的疗效可,2%的疗效差。结论臭氧髓核氧化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加臭氧髓核氧化术双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55例行双介入治疗,41例行单纯臭氧髓核氧化术治疗,45例行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穿刺点距脊柱中线6~10 cm,穿刺针与脊侧皮肤≤50°,同时向尾侧斜≤20°。结果穿刺成功率100%。55例行双介入治疗者疗效,优:30例(54.55%),良:16例(29.09%),一般:5例(9.09%),差:4例(7.27%)。41例单纯臭氧髓核氧化术治疗,优:11例(26.83%),良:14例(34.15%),一般:7例(17.07%),差:9例(21.95%)。45例行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优:16例(35.55%),良:13例28.89%),一般:8例(17.78%),差:8例(17.78%)。结论双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康复快,显效率高,并发症少,感染率低,费用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钳取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适应症及安全性。方法 :在内镜监视下 ,运用侧后路穿刺 ,髓核钳直接钳取髓核治疗 61例患者。结果 :61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取得满意效果 ,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评价 ,显效 3 1例 ,优良 2 1例 ,有效 7例。结论 :侧后路穿刺髓核钳取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适应证相对较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对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穿刺进入突出椎间盘的中心,采用PLDD并注射臭氧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随访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97例中,疗效为优51例;良32例;可9例;无效5例。优良率达85.6%。结论:CT导引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PLD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比单一方法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CT引导下,根据病变分型及特殊解剖位置,采用侧后方入路或正后方入路,利用日本产19~21GPTE穿刺针,穿刺至病变椎间盘或突出物内,注入适量臭氧,再行CT扫描,观察髓核消融状况。结果:总有效率92.1%。术前VAS评分为6.7±1.6,术后1周平均为3.6±2,术后3月平均为4.1±2。髓核融解术前与术后1周和3个月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简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3年开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这些年来经反复临床实践,改进了原来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使用的套管,1995年开始对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实施此种手术治疗,使用效果明显提高。现予介绍,供同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经临床明确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11例,年龄22~38岁,病史1个月~3年。共计受罹13个椎间盘,腰4.5突出7例,腰5、骶1突出2例,两个椎间盘共患2例,其中左右两侧均需穿刺2例。  相似文献   

15.
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黄胜 《西南军医》2011,13(5):796-79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0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60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均顺利完成,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改良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臭氧盘内消融术、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联合应用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共治疗50个椎间盘,采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优良率85.3%,术后12个月影像复查(CT、MRI)与术前对照显示AB值、R值术后是术前的36%、43%,有较为明显的缩小.结论 本项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胶原酶对纤维环有溶解作用,臭氧对髓核有氧化作用,两者结合疗效肯定,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向好,术后1年影像检查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5例148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达病变的椎间盘,缓慢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气体15~20 ml;退针至神经根附近,缓慢注射浓度为40μg/ml臭氧气体5~10 ml,再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注射用腺苷钴胺和维生素B1混合液3~5 ml。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疗效分为优、良、中和差,本组优良率达91%。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椎间盘髓核造影对指导臭氧髓核氧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监视引导下,穿刺成功后行椎间盘髓核造影。根据纤维环是否破裂,破裂部位、形态,以及突出相应平面后纵韧带是否破裂等,确定椎间盘突出类型,并决定注射方式及注射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均随访3~12个月。结果:依据椎间盘髓核造影结果,将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分成纤维环未破裂型、纤维环破裂型及后纵韧带破裂型。依据上述分组次序,臭氧的注射量依次增加5ml,而注射时间依次递减约1~2min。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其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73.08%,17.31%,9.61%,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为90.39%。结论:利用C臂引导髓核造影技术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有更好的针对性,对减轻患者术中痛苦、提高疗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臭氧髓核氧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臭氧结合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83例患者,优144例,良18例,可16例,差5例;优良率为88.5%,有效率为97.3%;本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臭氧髓核氧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集合了两者的优点,因此疗效更好,同时安全、费用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臭氧治疗术在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臭氧(O2-O3混合气体)治疗术在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选择椎间盘内负压11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复发5例,伴椎管狭窄10例,伴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骨质增生、小关节退行性变30例,伴侧隐窝变窄4例,伴腰肌劳损10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治疗术,盘内注入臭氧量2~3ml,椎旁间隙注入臭氧量5~8ml,O3浓度为(30~40μg/ml)。合并腰肌劳损者,根据病理解剖特征,采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臭氧,对疼痛组织内行浸润注射,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通过对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70例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的对比,显示80%患者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术后1周有效率达95%,随访3、6个月有效率可达96%。结论正确的临床诊断,准确的手术操作,以及合理的将臭氧联合应用于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中,可明显提高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