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病程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加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bAlc、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压等均有所下降,而实验组在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且相对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上述方案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饭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观察组50例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效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方案进行治疗,显效效果显著、安全,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血管功能,这对提升患者预后,保证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二甲双胍和蕲蛇酶联合治疗无症状期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凯霞  朱兆恩  高华 《人民军医》2003,46(8):443-44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和蕲蛇酶联合用药对 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 10 8例 ,随机分为单纯口服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和蕲蛇酶联合用药组 ,两组均治疗 2 0天后 ,比较馒头餐糖耐量试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和蕲蛇酶联合用药在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C肽值比空腹C肽值高出的倍数、胰岛素敏感指数、末梢血糖化血红蛋白、OGTT血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等值较单纯口服二甲双胍下降明显 (P <0 0 1)。结论 :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血压、胆固醇的作用优于单纯服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MS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及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以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压、血液流变学参数与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或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高血压合并MS,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并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宣传教育的基础上,于每天三餐后给予二甲双胍0.5g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三餐时给予米格列醇50mg,并与主食第1口一起嚼服。两组均每天3次口服药物,连续12周为1个疗程,尔后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PG、2hPG、HbA1c等指标数值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观察组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单独治疗,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脂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岁)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脂谱的变化。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并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2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血脂谱和体重变化等。结果:二甲双胍可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体重(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肥胖组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TC、LDL-C的降低幅度与非肥胖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TG的降低较为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全面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单药和联合治疗后,PG—LDL(蛋白多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力的变化。方法经过4周药物洗脱期之后,患者随机进入为期6周的瑞格列奈单药治疗组(2mg/d,n=14)和二甲双胍缓释片单药治疗组(2.0g/d,n=10)。最后进入为期12周的两药联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果糖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HDL水平。超离心方法分离血浆LDL。体外测定PG—LDL结合力(数据以每μgPG能够结合多少μgLDL胆固醇来表示)。结果果糖胺水平在单药治疗后有显著性下降,联合治疗后进一步降低(P〈0.01)。联合用药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基线状态显著下降。和瑞格列奈单药治疗组患者相比,HbA1c分别为8.5%和10.5%,P〈0.0005。和二甲双胍缓释片单药治疗组相比,HbA1c分别为6.7%和9.7%,P〈0.0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HDL水平在单药和联合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体外结合力测定结果显示,和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后患者LDL和动脉PG的结合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LDL和动脉PG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常规组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8/40)、20.0%(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均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佳,且利拉鲁肽对患者BMI、血糖、血脂的改善效果均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分析。方法将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单药氨氯地平,观察组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药氨氯地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超重及肥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09月至2023年04月在哈尔滨二四二医院诊断的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80例超重或肥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且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对照组病人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登记患者入院时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3月时再次测定BMI、FBG、2hPG、HbA1C、LDL-C、TC、TG、SBP、DBP、Hcy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BMI、FBG、2hPG、HbA1C、LDL-C、TC、TG、SBP、DB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BMI、FBG、2hPG、HBA1C、LDL-C、TC、TG、SBP、DBP、H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A组(n=80)和B组(n=80)。A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治疗前,且B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A组,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97.5%)高于A组(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将编号为FTWS007课题样本中体检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47例,接受6个月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用药3个月后和6个月后分别检测卵巢体积、BMI、血清LH/FSH、Homa-IR、T、TG、ALT、AST、GGT水平,与服药前诊断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AFLD影像结论进行累加Logit回归分析,显示轻度NAFLD的疗效比中度NAFLD的疗效好(OR=5.55,P=0.00),服药6个月的疗效比服药3个月的好(OR=8.79,P=0.00)。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提示多囊卵巢综合症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应尽早进行长时间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巍  陈庆 《西南军医》2008,10(1):27-2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已确诊为T2DM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胰岛素治疗,B组为二甲双胍加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症,血清肌酐水平〈131umol/L,分别记录2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以及治疗前后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PG、2HPG、HbAIc及日胰岛素用量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体重改变和HbAIc的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优化降糖,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14.
盐酸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观察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其转归的影响,对70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双盲和对照性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结果:治疗组1年期间转变为糖病者1例,维持IGT者4例,转变为正常者28例,而对照组上述病例数分别为6(16.2%),12(32.4%)和19(51.4%),P=0.011。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尿蛋白排泄率,腰围/臂围比值和体重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胰岛素抵抗及B细胞功能,为正确选择干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IFG患者47例,IGT患者132例,年龄33~71岁,男93例,女86例,分别测定其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计算HOMA—B、HOMA—IR、ΔIns30/ΔG30、葡萄糖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然后选择其中31~65岁肝肾功正常的149人分为2组,分别予以饮食控制、二甲双胍加饮食控制干预治疗1年,并随访肝肾功,测定并计算胰岛素等上述指标。结果:干预治疗前:空腹胰岛素:IFG组(17.0&#177;4.6)mU/L,IGT组(19.0&#177;5.4)mU/L;2h胰岛素:IFG组(61.2&#177;16.3)mU/L,IGT组(73.6&#177;19.8)mU/L;两组HOMA—IR均大于2.8,提示胰岛素抵抗存在,但IFG组HOMA—IR明显低于IGT组(P〈0.01)。干预治疗后:两组的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均有下降,但只有IGT组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HOMA-I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干预前基本一致,但IGT组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FG患者与IGT患者一样,都存在胰岛素抵抗及B细胞功能减低,且IGT患者更明显。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进行干预治疗时,有不同的方式,药物治疗的干预治疗收益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明确在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经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改善血糖后,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世居在西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85位进入试验,先经过4周的药物洗脱期,然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瑞格列奈(每日最大剂量6mg,n=43)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日最大剂量2.0g,n=42)单药治疗。然后进入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单药治疗后,以及联合治疗后都测定血浆葡萄糖(空腹)、HbA1c、PAI-1。结果:在基线状态,血糖控制很不满意,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后,血糖控制显著好转(和基线状态比较,P〈0.001)。两组基线状态时,PAI-1水平显著升高,单药治疗后,两组PAI-1水平显著降低,并且在联合药物治疗后进一步下降。结论: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显著升高时,PAI-1水平也会显著升高。瑞格列奈或二甲双胍缓释片单药治疗都能通过控制血糖而降低升高的PAI-1水平。联合应用后PAI-1水平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都市城乡结合部代谢综合征(MS)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期为社区控制MS提供思路。方法对北京城乡结合部海淀区田村街道社区125例MS进行为期6个月的个性化健康指导,将积极配合饮食、运动治疗,归为生活方式改变组;将未配合者归为生活方式非改变组。比较两组人群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的差异。结果经过6个月的健康干预,改变组的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血脂与干预前及非改变组相比均明显改善。结论社区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强化饮食、运动治疗,能较好地控制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进而控制MS。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席云霞  张振文 《武警医学》2005,16(8):599-601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观察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导素抵抗指数(IRA)、血脂、血压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4周后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指数)下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降低.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明显降低T2DM患者空腹血浆ET水平,有益于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预防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I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共收治II型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分两组(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将二甲双胍作为基本治疗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岛素,而对照组加用磺脲类药物。结果在空腹血糖( FPG)与餐后2 h血糖(P2hPG)比较中,研究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GHb)比较中,研究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I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新发肝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合并新发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肝癌首次诊断后是否持续使用二甲双胍超过90 d,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非二甲双胍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2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基线可比性。2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1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总体生存率二甲双胍组明显高于非二甲双胍组(P<0.05)。2组患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145,P=0.013);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二甲双胍组明显高于非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优于非二甲双胍组患者,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新发肝癌上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