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早产儿生长发育应用袋鼠式护理的研究进展。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NICU)收治的早产儿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成立袋鼠式护理小组、建立袋鼠护理专用病室、对早产儿父母进行培训、进行袋鼠式护理。研究者于干预30天后评估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NBN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早产儿干预后体质量、体长及头围均小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早产儿干预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母早期参与早产儿的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家庭分为实验组(早产儿54例,父母91人)和对照组(早产儿61例,父母107人)。对照组采取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鼓励父母参与到早产儿的护理中。比较2组早产儿在住院时间、摄奶量、睡眠时间和体质量增长量方面的差异;比较2组早产儿父母的焦虑抑郁状况及需求满足状况。结果实验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平均每日摄奶量、平均睡眠时间和体质量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早产儿父母在出院时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早产儿父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实验组早产儿父母需求满足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父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励父母早期参与早产儿的发展性照顾对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及促进早产儿父母积极情绪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喂养不耐受、体质量增长速率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入住NICU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结果:干预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比例及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提高使用无创呼吸机早产儿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比例及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使用无创呼吸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恢复至出生体质量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沈峰 《妇幼护理》2022,2(16):3726-3729
目的 探讨家庭-医院一体化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的102例早产儿患者,以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医院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护理技能掌握度、家长满意度、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日均增长量、全肠道喂养时间、经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护理技能掌握度和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日均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全肠道喂养时间、经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患者实施家庭-医院一体化模式,能够提高家长对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加速早产儿恢复.  相似文献   

5.
姚志红  温才娟  李美莹 《妇幼护理》2023,3(23):5657-5659
目的 探讨袋鼠式对早产儿摄入量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5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我院的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袋鼠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全天奶摄入量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实验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1周、2周后的全天奶摄入量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可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增加奶  相似文献   

6.
沈志慧  刘香 《妇幼护理》2024,4(9):2097-2099
目的 探究临床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对患儿机体发育的价值.方法 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200例早产儿,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比两组的睡眠时间、摄入奶量、胎便排泄时间、住院时间、体质量变化以及智力、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睡眠时间、摄入奶量均高于对照组,而胎便排泄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智力、心理运动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能够改善生长发育,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对照组早产儿实施传统功能制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儿在摄奶量、管饲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首次排便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值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早产儿在摄奶量、管饲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首次排便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发育支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对照组早产儿实施传统功能制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儿在摄奶量、管饲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首次排便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值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在摄奶量、管饲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首次排便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发育支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给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模拟胎儿在宫内姿势为主要措施的鸟巢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鸟巢式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恢复到出生时体质量天数、住院期间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出暖箱天数、住院天数、黄疸消退天数等临床数据资料.结果 采用鸟巢式护理的患儿多项观察指标均显示出较好的结果,前者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P<0.01),呼吸暂停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1),出暖箱时间、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 鸟巢式护理可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恢复时间缩短,提高了营养摄入量,同时可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促进黄疸消退,有利于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2例早产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和生长发育情况(头围增长、身长增长和体质量增长)。在出院时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头围增长、身长增长和体质量增长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46%,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早产儿提供袋鼠式护理,能够更好地维持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促进生长发育,并赢得家长对护理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刘竹燕  张立力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63-1165
目的 探讨通过佩戴眼罩提供周期性循环光照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4 h处于明亮光线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佩戴眼罩提供昼夜循环的周期性亮光与暗光,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的变化.结果 出生后10 d及出生后15 d实验组患儿体重分别为(1.88±0.29) kg、(2.05±0.28) kg,对照组患儿体重分别为(1.87±0.29) kg、(2.01±0.29)kg,两个时间点患儿体重实验组均大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患儿住院日(18.36±3.56)d短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日(20.62±4.58)d,P<0.05.结论 通过佩戴眼罩提供亮-暗循环的周期性循环光照,有利于早产儿的体重增长,可缩短住院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引进国外的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并评价该方法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的半需求喂养方法,直至其停止管饲喂养。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间歇喂养、体位支持和口腔支持等。 记录两组早产儿达到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并观察计算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 结果 实验组经口喂养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法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进行喂养,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开始经口喂养时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和体重,住院时间以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脱落5例,最终试验组纳入61例,对照组纳入62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结论 实施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有利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更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对住院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和2013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且符合一定入选条件早产儿的临床资料。2011年实施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常规宣教及护理, 作为对照组。自2012年起实施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 对工作人员实行全员培训, 对早产儿家属进行宣教干预, 健全母乳收集、运送、保存、配置、加热、喂养等一系列制度, 建立从早产儿入院到出院后母乳喂养的支持方案。2013年住院早产儿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败血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结果  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共116例, 其中男54例, 女62例; 研究组53例, 对照组63例。两组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母乳喂养日龄低于对照组[(3.98±2.45)d比(5.05±1.76)d, P=0.008], 7日内母乳喂养程度(42.98%比23.14%, P=0.001)、14日内母乳喂养程度(60.27%比40.95%, P=0.001)均高于对照组, 住院期间达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比例高于对照组(75.48%比34.92%, P=0.041), 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1%比23.8%, P=0.012)。  结论  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是实现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有效方法。实施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可提高住院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微量泵口饲管持续均匀泵奶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微量泵通过口饲管持续均匀泵奶喂养法,实验组在喂养过程中每2~3小时给予腹部按摩1次,观察5d中两组早产儿排便、胃残余奶量、呕吐、腹胀、每日体重增长、黄疸消退情况、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早产儿首次排便时间1d以上5例,对照组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实验组早产儿第2天黄疸指数(123.44±10.25)μmol/L,对照组(128.76±11.31)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P〈0.05);实验组早产儿出现低血糖2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泵奶喂养联合腹部按摩有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和营养吸收,增加体重,提高其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监护,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包括鸟巢护理、暗室护理、集中护理和心理安慰等。[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体重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每日进奶量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能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2月收住我科的早产儿115例,随机分成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体位支持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给予口腔刺激按摩,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开始经口喂养和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刺激能够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使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缩短,体重增长加快,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31例)、B组(31例)、C组(31例)。A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同时给予抚触;B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C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24h以后开始喂养。观察三组早产儿的摄入奶量、体重、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较C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C组更快恢复出生体重(均P0.01);A组每日体重增长较B组、C组快(均P0.01),A组、B组胃肠外营养时间与C组相比明显缩短(均P0.01),A组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较C组更早(P0.01),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9.4%)较B组(51.6%)、C组(74.2%)低(均P0.01)。结论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更快地发育与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个体化居家照护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迎  邓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774-1777
目的探讨个体化居家照护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包括体重、头围、发育商的影响,为完善家庭护理持续支持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对照组97例早产儿,对其照护者实施常规出院后健康指导,包括日常护理、出院带药用法及喂养指导;观察组93例早产儿,运用个体化居家照护模式对其照护者进行指导,包括定期电话随访,对早产儿照护者给予心理支持、个体化喂养指导,指导家庭早期干预。分别测量两组早产儿3个月和6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及发育商,评价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指标状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3个月时体重[(4615.98±668.08)g比(4999.46±619.28)g;t=4.009,P〈0.05]和6个月时的体重[(6655.67±613.22)g比(261.94±430.77)g;t=7.855,P〈0.05];3个月时的身长[(54.40±2.45)cm比(56.55±2.97)cm;t=5.462,P〈0.05]和6个月时的身长[(63.20±2.66)cm比(65.01±2.73)cm;t=4.616,P〈0.05];3个月时的头围[(36.67±1.30)cm比(37.84±1.40)cm比t=5.995,P〈0.05]和6个月时的头围[(39.62±0.93)cm比(40.75±1.33)cm;Z=-7.897,P〈0.05];3个月时的发育商[(97.09±3.59)比(99.31±2.15);Z=-5.144,P〈0.051和6个月时的发育商[(96.18±4.36)比(98.18±2.46);Z=-3.402,P〈0.05],各观察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产儿家庭照护者实施个体化居家照护模式指导,能够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早期生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按不同的出生时间分为2组,每组30例。2009年1-1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为对照组,只接受婴幼儿系统管理,进行常规育儿;2010年1-1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为观察组,采取认知、语言、情感、抚触、被动体操、主动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等早期综合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2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奶的科学合理性、患病率,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的追赶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喂奶的科学合理性所占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O.05)。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个月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的追赶生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促进早产后的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