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陷自报分析会在实习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实习生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实习生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对上报的缺陷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进行质量跟踪改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通过对164名实习生开展缺陷自报分析会,共获得59起与患者相关的安全事件,实习生发生不良事件前3位分别是给药错误、操作失误、服务沟通;主要原因分别是查对不严、违规操作、知识缺乏和沟通不良;实习生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率为91%,较之前的59%明显提高(P<0.01);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为8%(5/59),较实施前的30%(14/47)明显降低(P<0.05)。结论开展实习生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提高了实习生对安全事件的认识、风险评估能力及安全管理能力,强化了带教老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提高了实习期间的护理安全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法,改进护理工作中的制度、系统及流程缺陷,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通过护理不良事件鼓励上报制度、护理不良事件呈报表、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制度、护理不良事件考核制度的制定,建立护理不良事件自动上报体系。结果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数及上报率高于建立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能使管理者及时发现潜在的缺陷并制定改善措施,前瞻性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与安全隐患双轨化上报和管理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各科室在2016年1—12月发生并主动上报至护理部的735例护理不良事件和338例安全隐患上报事件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上报事件分类广泛,互为补充.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内容居前3位的是非计划性拔管、跌倒/坠床、其他;安全隐患上报内容居3位的是发现/纠正文书缺陷、纠正交接班缺陷、预测病情变化.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双轨化上报和管理有利扩大护理安全防范范围,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水平.护理部作为医院风险管理部门的一员,发挥引导、沟通、协调的作用.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不良事件的总结分析和安全隐患的预警作用,不断修正和完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高护士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意识促进护理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高护士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促进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通过调查影响护士长不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分析主要原因,对护士长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培训,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系统,转变护士长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理念.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护士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明显提高,达到了发现问题最大化,信息共享,共同吸取经验教训,促进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培训、健全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系统,提高了护士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促进了护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
总结基于信息化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会。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规范不良事件报表与上报制度,护理部专人分析并总结,通过院内网将不良事件信息共享,落实相关制度的监督与检查,同时实施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奖励机制。通过加强管理,2011年下半年比上半年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17.4%,一般差错下降13.0%;严重差错下降25.0%;全年无护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向护理安全文化对护理缺陷管理的积极意义。方法统计2010~2012年该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和上报例数,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正向文化实施前后护士对护理缺陷发生后的心理影响。结果通过正向护理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宣传,本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逐年下降,而上报率则逐年增加。护士对护理缺陷发生后的心理压力明显减小,通过系统查找原因使多部门护理管理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正向护理安全文化能够激励护士并有效改变护士对待护理不良事件的观念和态度,真正落实主动上报,交流改进,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提高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和急诊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急诊科现存问题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和对策.结果 预见性的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护理缺陷和纠纷明显减少.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及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和纠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非惩罚性护理文化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缺陷的有效管理方法,逐步形成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安全文化氛围。方法应用非惩罚性护理文化进行全员培训,建立健全护理缺陷的管理组织,明确其职责和上报程序,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全员吸取教训,部门跟踪反馈。结果护理缺陷上报率明显提高,护理投诉率下降,出院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在一种非惩罚的环境中,护理人员能积极上报护理缺陷,通过分享错误,增强抵御错误的能力,从而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与监管系统,通过模块分析,找准事件原因、修订制度和流程、强化重点环节及重点人群的管理。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时间缩短、护理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计算机系统是实现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和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姜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381-1384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C管理小组,对该院急诊科2016年5月1日~12月31日急诊抢救不良事件统一患者收集、整理,通过QCC活动步骤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原因,制定并实施解决策略,评价实施效果并给予改进。分析QCC活动开展前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上报情况,比较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统计比较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结果QCC活动开展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开展前的5.81%下降至1.26%,同时上报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活动开展前比较,QCC活动后护理质量总评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能有效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同时培养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乔艳  纪成莲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47-748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收集事件相关资料;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制订和执行整改措施。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增加、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是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警示案例教育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护理安全教育系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方法建立警示案例教育系统,成立警示案例管理小组,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将案例描述、分析、改进建议以统一格式从医院网站发送到各个护士工作站,由各个护理单元组织学习、讨论。结果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及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建立警示案例教育系统,可以使护理不良事件信息资源共享,达到护理安全教育和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2011年和2012年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实施前、后各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其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数、不良事件发生数、护理投诉例数和患者满意度。结果2012年与2011年比较,主动报告制度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投诉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的运用可明显增加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从而维护和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倡导非惩罚性的安全文化,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流程,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制订标准化报告表,规范报告流程,定期分析与反馈,开发不良事件信息系统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逐年增多,差错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构建"非惩罚性+针对系统"的护理安全文化,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促进护理管理和医院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患者为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前组(设为对照组),2012年4~9月收治的患者为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后组(设为研究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在急救护理工作中按常规急救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急救护理工作中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进行急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出车时间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出车时间较实施前明显缩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救护理工作中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安全文化应用到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观念;针对手术室常见风险因素,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建立护理差错主动报告制度;加强与合作者及病人的交流沟通等措施,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结果 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率降低,医生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岗前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73名护生为对照组,2011年77名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岗前教育,实验组实施强化安全知识的岗前安全教育。比较两组护生安全知识理论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安全知识理论考核成绩为(73.86±5.43)分低于实验组的(81.42±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P〈0.01);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13例次高于实验组的4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2=5.93,P〈0.05)。结论强化护生实习前的岗前安全教育能有效提高安全护理知识水平,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降低护生实习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护理标识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系统的使用效果,更好地实现患者的安全目标。方法经过前期论证,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建立护理标识系统,并对全院关键环节护理标识使用进行动态持续监控管理。结果应用护理标识系统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及护士对护理标识应用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标识系统的应用有效控制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对患者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建立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明确监控员的成员组成和岗位职责;开展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培训与考核;建立静脉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完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督和控制体系.结果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漏报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患者和医生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20.
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自愿性报告系统,对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当事人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完善护理工作流程。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由22.22%提高到80.95%;护士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由68.09%上升至93.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