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将 3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合并二尖瓣反流组及无二尖瓣反流组 ,观察其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无二尖瓣反流组中仅有 41.2 %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 E/ A小于 1,其余均表现为 E/A大于 1,甚至 E/ A大于 2。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反流组 E/ A均大于 2。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肺静脉血流频谱 ,与正常人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S峰均明显降低 ,D峰 >S峰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在收缩功能减退同时有舒张功能异常 ,二尖瓣血流频谱可出现“假性正常化”,掩盖其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异常 ,应用肺静脉血流频谱有助于识别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但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时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胎儿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孕周21~39周的正常胎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及右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比较左右心室Vp、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E)/Vp及不同孕周Vp及E/Vp水平。结果正常胎儿左心室Vp值为(24.1±5.9)cm/s,右心室Vp值为(14.7±4.1)cm/s,左右心室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E/Vp为(1.5±0.5),右心室E/Vp为(2.9±0.8),左右心室E/V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左心室、右心室Vp值及E/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测量胎儿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评估胎儿心室的舒张功能,有利于早期发现心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患者肺静脉血流频谱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冠心病组 4 0例 ,无心脏疾患者 (对照组 ) 30例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肺静脉血流频谱(PVEP)、二尖瓣血流频谱 (MVFP)的变化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冠心病组PVEP中S峰速度加快 ,D峰速度减慢 ,S/D >1,AR波明显加快 ,持续时间延长 ,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MVFP中E峰降低 ,A峰增加 ,E峰减速时间 (EDT)延长 ,E/A <1。结论 肺静脉血流频谱结合二尖瓣血流频谱能较全面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已经临床确诊的DCM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并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法和传统方法分别获得左心室Tei指数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与彩色M型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比值(E/Vp),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参数的差异性。结果:病例组两种方法测得Tei指数和E/V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传统方法相比,DPW法测的Tei指数和E/Vp均增大(P均<0.01)。病例组DPW法和传统法测量Tei指数与LVEF均呈负相关,相关性为r=-0.781,-0.705,P<0.01。当DPW法测量E/Vp≥1.33时,E/Vp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大于传统法测量E/Vp。(3)结论: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量Tei指数及E/Vp不受心律的影响,可作为准确敏感评估D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左心功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斑块的形成是否相关。方法选取门诊老年病人461例,行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斑块数量,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的收缩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Sa)]以及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口血流E峰(E)、二尖瓣口血流A峰(A)、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E/Ea]。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正常组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病人左室EF、FS下降,Sa、Ea、E/A减小,A、E/Ea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1)。颈动脉斑块数量与心功能减退程度具有相关性(P0. 05)。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预示着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减退,颈动脉斑块负荷增加与左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减退呈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T)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 方法 对69例受检者(正常组18例、舒张功能降低组21例、假性正常化组16例、限制性充盈障碍组14例)行GMP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高峰充盈率(PFR)、前1/3平均充盈率(MFR/3)、高峰充盈时间(TTP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m)、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m)及E/Em,并对上述舒张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 PFR及MFR/3随舒张功能降低而降低(P<0.05),TTPF随舒张功能降低而增加(P<0.05)。PFR与E呈正相关(r=0.69,P<0.01),与Em呈正相关(r=0.49,P<0.05),与E/Em呈负相关(r= -0.53,P<0.01)。MFR/3与E/Em呈负相关(r=-0.45,P<0.01)。结论 PFR、MFR/3及TTPF能较好的区分左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患者。GMPT不仅可以评价心肌灌注及左室收缩功能,还可以评估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频域心电图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研究了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频域心电图 (FCG)某些指标的改变。方法是 :1对有不同程度胸闷、气短、心悸的 333例患者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 (UCG)及 FCG检查。 2U CG阳性标准为 :a.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不扩大 ,室壁厚度正常或增厚 ,内径缩短率大于2 5 % ,左室充盈速率减慢 ;b.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之比 ,即 E/ A≤ 1.0(E/ A受多种因素影响 ,要结合临床表现、左室前后负荷、二尖瓣血流频谱及其它左室充盈参数综合判断 ) ,二尖瓣前叶舒张中期关闭速度 (EF斜率 )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评价高血压病人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高血压组195例(50岁以下者23例;50—70岁者101例;70岁以上者71例)。正常对照组136例(如岁以下者53例;50—70岁者50例;70岁以上者33例)。取心尖四腔或二腔心平面测量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二尖瓣和肺静脉血流曲线。结果 高血压病人的Vp值较正常人降低(P<0.01),血流形态异常。结论 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不受心脏负荷及年龄的影响,作为评价高血压病人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期充盈速度、容积时间指标,评价心脏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对68例高血压、冠心病住院病例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检测和分析。结果:46例高血压病例中42例(占91.8%)、冠心病22例中20例(占90.91%)表现为等容舒张期延长,时间大于110ms,E峰降低、A峰增高,E/A比值小于1。结论: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与A峰比值能反映左室舒张功能情况。高血压、冠心病人大部分有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肥厚和功能障碍与室速发生的关系。对象和方法超声心动图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患者69例,其中男性占44%,平均年龄45(16~17)岁,心功能Ⅰ级30例,Ⅱ级22例,Ⅲ级17例,绝大多数患者(91%)检查前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记录72小时 AECG 观察每24小时的室上性和室性早搏次数及室上速和室速的发生率。二维超声心动图采用胸骨旁短轴切面测定左室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内径,计算缩短分数(%)。从胸骨旁短轴切面(二尖瓣、乳头肌、心尖)三个水平十个节段测量左室总的肥厚程度并记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的舒张功能指标有1、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2、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3、E/A 比值4、等容舒张时间5、舒张早期血流持续时间6、舒张早期血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