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位集束结扎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3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病例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357例,术中均不结扎胸导管;Ⅱ组为实验组326例,术中常规预防性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乳糜胸Ⅰ组19例(5.3%),Ⅱ组为1例(0.26%),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食管癌切除术中,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是降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根据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总结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适应证,选择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选择性行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术前3~4h服用牛奶200ml,或植物油50ml,或经胃管注入橄榄油等。结果全组术后无一例发生乳糜胸。结论对于食管癌手术预防乳糜胸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及掌握胸导管结扎的方法进行预防性结扎胸导管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适应证。方法根据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低位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适应证。40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照设计的适应证,术中选择性行低位集柬结扎胸导管285例。结果术中损伤奇静脉1例,经结扎奇静脉止血,术后恢复顺利,其余病例胸导管结扎均顺利。全组术后无1例发生乳糜胸。结论采用本适应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结扎胸导管,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使用安全、有效的胸导管阻断方法,以减少或避免食管癌手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在熟悉胸导管解剖结构基础上,低位明视结扎之,近期使用染色技术使胸导管更易辨认,确定其形态并确定无遗漏后结扎.术后观察效果.结果文献报告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为0.4~2.6%,本组280例术后无1例发生乳糜胸.结论食管癌手术中胸导管阻断应低位、明视、准确结扎,使用染色技术更易辨认.凡主动脉弓以上食管胃吻合者,均应便用胸导管阻断技术以进免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本文报告6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经胸腔持续引流及支持疗法治愈4例,再次手术行胸导管断端结扎及低位胸导管结扎治愈2例。结果:6例乳糜胸患者术后经胸腔持续引流及支持治疗治愈4例,再次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治愈1例,经电视胸腔镜行胸导管结扎治愈1例。结论:术中应轻柔操作,仔细分离组织以免损伤,如怀疑胸导管损伤,术中应结扎胸导管,术后一经确诊,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191例食管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乳糜胸的防治措施.结果 191例患者中,前期51例未行常规低位胸导管结扎,后期140例行常规低位胸导管结扎.术后发生乳糜胸5例,男4例,女1例.其中前期发生3例(5.9%),后期发生2例(1.4%).5例乳糜胸保守治愈4例,手术治愈1例.结论 采用低位大块组织结扎胸导管,可明显降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减少乳糜液的漏出量,缩短疗程;应用高渗葡萄糖和凝血酶胸膜腔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位性结扎胸导管治疗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疗效及术中结扎胸导管对防止乳糜胸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56例食管癌病人,术中常规行低位胸导管双重结扎,观察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情况,并与非结扎组172例作对比,对术后5例乳糜胸病人行手术治疗。结果:结扎组术后无1例发生乳糜胸,非结扎组术后5例发生乳糜胸,发生率为2.9%。乳糜胸病人二次开胸低位结扎胸导管,疗效显著。结论: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时,术中常规胸导管结扎可有效防止术后乳糜胸的发生。一旦发生乳糜胸,宜尽早开胸结扎胸导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胸导管结扎预防乳糜胸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入选本研究的241例食管癌根治术中胸导管非结扎患者,2015—2017年入选本研究的395例食管癌根治术中胸导管结扎患者。根据是否行胸导管预防性结扎分为结扎组与非结扎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乳糜胸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未结扎组发生乳糜胸5例,发生率为2.07%(5/241),其中3例为胸导管1条分支产生乳糜漏,另2例为膈肌上低位胸导管损伤产生乳糜漏;结扎组未发生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漏。两组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乳糜漏患者均术后保守治疗2周,1例乳糜液引流量较前明显减少,继续保守治疗治愈;另4例保守治疗后乳糜液引流量无明显减少,均经再次开胸在T_9或T_(10)水平进行胸导管结扎治愈。结论胸导管结扎能够有效预防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8例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引流量等相关指标。结果 本组8例中7例行主动脉弓上吻合,l例主动脉弓下吻合。术后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Tl l例,T2 2例,T3 5例;N1 3例,N0 5例,M0 8例。术后引流量24l—164lml/d,平均582m1/d,白蛋白总用量0—520g,血浆总用量400—10000ml;5例行二次开胸胸导管结扎术治疗,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2—34d。3例保守治疗,胸腔注射重组人血白介素Ⅱ。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 肿瘤外侵处、主动脉弓后和弓上部位胸导管易受损伤,此为产生乳糜胸的主要原因,手术部位的良好显露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胸导管损伤。胸腔引流量平均在300ml/d以上,保守治疗l周无好转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3例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引流量等相关指标.结果:本组13例中12例行主动脉弓上吻合,1例主动脉下吻合.术后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T12例,T23例,T3 8例;N08例,N15例,M013例.术后引流量320~1530ml/天,平均560ml/天,白蛋白总用量30~210g,血浆总用量1000~8000ml;9例行二次开胸胸导管结扎术治疗,两次手术间隔时间9~21天.4例保守治疗,胸腔注射重组人血白介素Ⅱ等.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肿瘤外侵处,主动脉弓后和弓上部位胸导管易受损伤,此为产生乳糜胸的主要原因,手术部位的良好显露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胸导管损伤.胸腔引流量平均在500ml/d以上,保守治疗1w无好转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对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结扎组和未结扎组。结扎组62例患者进行了预防性膈上低位结扎胸导管(男性49例,女性13例);未结扎组58例患者未预防性结扎胸导管(男性44例,女性14例)。住院期间观察有无乳糜胸的发生及记录胸腔引流量的情况,收集患者的胸腔引流液并分析,对结扎组和未结扎组两组之间乳糜胸的发生及胸腔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结扎组和未结扎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食管癌肿块位置、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枚数和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乳糜胸、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及术后胸腔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预防性结扎胸导管不能有效减少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及术后胸腔引流量。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食管癌术中结扎胸导管对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临床效果,将199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治疗的724例食管癌患者依据术中是否结扎胸导管,分为未结扎胸导管组(Ⅰ组,428例),预防性大块结扎胸导管组(Ⅱ组,296例),比较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情况;结果未结扎胸导管组出现乳糜胸11例,预防性大块结扎胸导管组出现乳糜胸1例,两组乳糜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5),提示食管癌切除术中低位大块结扎胸导管是预防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胸导管结扎后并发乳糜胸、乳糜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胸导管结扎后并发乳糜胸、乳糜腹的原因 ,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食管癌根治 ,胸腹两区淋巴结清扫 ,胸导管结扎后并发单纯乳糜胸 5例 ,乳糜胸、乳糜腹 3例 ;3例单纯乳糜胸行保守治疗 ,余 5例再次手术。行胸导管膈上低位多平面再次结扎 ,膈下漏液创面缝扎 ,以及应用OB胶封闭创面。结果 :除 1例再次手术后自动出院外 ,其余 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胸导管结扎后发生乳糜胸、乳糜腹多与结扎位置高、胸导管变异、结扎线切割、以及清扫创面广泛渗出有关 ;对术后发生乳糜胸、乳糜腹的病人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消除或减少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1997年1月-2004年12月食管癌切除后常规低位结扎胸导管的361例为A组,1990年1月-1996年12月食管癌切除后未行胸导管结扎的225例为B组,观察两组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1例(0.28%)出现乳糜胸,B组患者术后6例(2.67%)出现乳糜胸,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预防性低位结扎胸导管是减少甚至消除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及预防。方法:1990 年7 月~1998 年12 月分别对4 例术后乳糜胸及167 例食管癌术中行低位结扎胸导管术。结果:4 例乳糜胸全部治愈,167 例均未并发乳糜胸。结论: 预防性结扎胸导管术可有效降低乳糜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中常规预防性结扎与选择性结扎胸导管预防术后乳糜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A组 718例 ,术中常规预防性结扎胸导管 ;B组 70 6例 ,术中选择性结扎胸导管 4 86例 ;C组对照组 6 86例 ,不结扎胸导管。观察 3组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结果 A、B、C 3组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分别为 0 .4 2 %、0 .2 8%和 1.75 %。A、B两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术后乳糜胸发生大多位于中上段食管。结论 常规预防性、选择性结扎胸导管均可显著降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在怀疑胸导管可能损伤时选择性结扎即可达到预防术后乳糜胸发生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结扎胸导管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4月~2010年4月实施食管癌切除术75例,术中行胸导管结扎48例,未结扎27例.结果 结扎胸导管患者无1例术后发生乳糜胸,未结扎患者有7例出现乳糜胸,其中治愈2例,再手术3例,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另外经保守治疗治愈患者4例.结论 结扎胸导管可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科1983年5月 ̄1993年12月行食管癌切除术816例(均为主动脉弓上或颈部仞管、胃吻合术),发生乳糜胸13例,发生率1.59%,从1994年1月 ̄1996年12月行食管癌切除术308例(消化道重建方法同前),常规术中结扎胸导管,术后无一例乳糜胸发生,证明本方法能减少或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保守治疗和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7例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断、保守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预防方法. 结果 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6例经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亡,余痊愈.预防性胸导管结扎76例患者均无乳糜胸发生.术中损伤胸导管或手术破坏了乳糜液回流的动力是导致乳糜胸的主要原因.根据胸引液的颜色,涂片见大量淋巴细胞,苏丹Ⅲ染色阳性,加乙醚变清澈可确诊.术后乳糜瘘量< 500 ml/d行保守治疗,>1 000 ml/d先行保守治疗2周无效后手术治疗,>2000 ml/d及早手术治疗. 结论 根据术后乳糜瘘量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先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肿瘤明显外侵常规行横膈上低位胸导管结扎术,降低围手术期乳糜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中常规结扎胸导管对预防术后乳糜胸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89~ 2 0 0 0年 12月 ,836例中、上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术中 ,常规结扎胸导管的方法、部位与术后乳糜胸的关系。结果 :本组术后无 1例发生乳糜胸。结论 :术中常规胸导管结扎 ,对防止术后乳糜胸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胸导管结扎后 ,不影响病员的淋巴循环、免疫和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