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浮市硫酸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情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硫酸生产作业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硫酸生产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等,原料岗位和焙烧岗位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合格率为100%,排渣岗位粉尘CTWA合格率为85.7%,二氧化硫CTWA合格率为100%,焙烧岗位二氧化硫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合格率为92.3%,三氧化硫及硫酸CTWA和CSTEL合格率均为100%,炉前风机房和二氧化硫风机房噪声强度超标率分别为87.5%和71.4%。结论硫酸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粉尘和化学毒物,部分除尘装置和通风排毒设施的设计和运行存在缺陷,应合理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某焦化粗苯加氢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焦化粗苯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部分检测结果为芳香烃类化合物、硫化氢(1.21~1.66 mg/m3)、二硫化碳(CTWA0.33~0.34 mg/m3,CSTEL1.79~1.83 mg/m3)、氨(CTWA〈0.13 mg/m3,CSTEL〈0.13 mg/m3)、一氧化碳(CTWA 0.236~0.264 mg/m3,CSTEL1.26~1.38 mg/m3)、高温(6.9~9.0℃)、噪声〔52.9~83.4 dB(A)〕、工频电磁场(2.24~17.15 V/m),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焦化粗苯生产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卫生管理、工程防护设施、严格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综合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或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某大型化肥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发现工人接触尿素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2.32~5.54 mg/m3,在散控系统大多巡检点及包控系统的料仓巡检点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为16.1~28.43 mg/m3,超过最大超限倍数标准;散控系统巡检工人接触氨CTWA为18.99 mg/m3,部分巡检点氨CSTEL达到79.16~229.12 mg/m3;成品包装工人接触的等效噪声LEXW超标,为88.7 dB(A)。可见,该系统存在尿素粉尘、氨、噪声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岗位职业病危害可能造成工人职业健康损害,应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设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采取职业病危害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山东某彩钢有限公司彩涂钢板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效果。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及建议。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乙苯:CTWA18.62 mg/m3、CSTEL148.6 mg/m3;二甲苯:CTWA23.98 mg/m3、CSTEL192 mg/m3。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防护设施存在部分缺陷。结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根据建议进行改进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制药公司的利巴韦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通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与分析,并结合检查表法和经验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检查表分析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乙酸酐〈4.0 mg/m3,乙酸的CSTEL〈8.0 mg/m3,甲醇的CSTEL〈1.3~26 mg/m3,氨的CSTEL0.15~2.75 mg/m3,盐酸〈0.5~0.88 mg/m3,氢氧化钠〈0.02~0.10 mg/m3;8 h等效噪声70.8~86.0 dB(A),WBGT指数26.9~30.3℃。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管理制度得到落实,能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漂白粉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为漂白粉生产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等方法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氧化钙、氯气、其他粉尘、噪声。粉尘检测岗位合格率为33.3%,其中消灰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44.7~102.7 mg/m3,氯化(进料辅助)岗位CTWA为8.9~38.2 mg/m3,兼职石灰粉生产(投料)岗位CTWA为38.9 mg/m3,兼职石灰粉生产(接料)岗位CTWA为52.9 mg/m3,均超出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为20.0%,消灰岗位氧化钙CTWA为6.0~31.8 mg/m3,氯化(流量监测)岗氯气Cmax为1.1 mg/m3,氯化(接料)岗氯气Cmax为1.2 mg/m3,包装岗氯气Cmax为1.2 mg/m3,均超出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噪声检测岗位合格率为85.7%,兼职石灰粉生产(投料)岗位8 h等效声级(LEX,8 h)为92.9 d B(A),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较重,需加强粉尘、化学毒物的防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光伏玻璃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确保工人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方法对该企业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热辐射等。检测结果表明,24个接尘工种中8个工种作业人员接触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粉尘CTWA范围为0.8~6.7 mg/m~3;镀膜工接触异丙醇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异丙醇CSTEL范围为510.3~1 019.7 mg/m~3;29个接触噪声的工种中3个工种作业工人接触的8 h等效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可行,但仍要加强通风除尘(排毒)设施的维修保养,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以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某农药制造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对易发生急慢性职业病中毒与突发事故的岗位提出合理建议,使劳动者职业健康得到保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查表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针对有代表性的岗位进行了检测,检测的化学毒物包括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醇、氢氧化钠、盐酸、乙二醇、苯、甲苯、二甲苯,各岗位检测的化学毒物均低于检出限,甲醇CSTEL为12.53 mg/m^3,盐酸最高检测浓度为2.38 mg/m^3,甲苯的CSTEL为11.01-53.61 mg/m^3。各岗位检测的化学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持续改进,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2×300 MW热电联产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防护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粉尘、氨、氢氧化钠、盐酸、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声、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粉尘、噪声和工频电场存在超标现象:灰库值班员接触的粉尘浓度超标,总尘CTWA为2.04 mg/m3,呼尘CTWA为0.75 mg/m3;#4机汽机巡检工和#3机的汽机巡检工接触的噪声超标,等效连续A声级为89.7和86.2 dB(A);4个检测点工频电场强度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工程在对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完成整改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显示器组装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对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检测:作业场所中噪声共检测38个点,合格率为84.2%,最大值为93.4 d B(A)。化学毒物浓度检测中,油墨印刷工种甲苯浓度短时接触浓度(CSTEL)为55.5 mg/m3,时间加权数平均浓度(CTWA)109.8 mg/m3,超出国家限制标准要求,其他岗位化学毒物浓度均符合要求。职业健康检查中,3人疑似职业性苯中毒,8人疑似苯作业观察观察对象,2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复查未见异常。结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二氧化锡、其他粉尘、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庚烷等,其职业病防护措施合理,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企业应加强局部通风措施,完善职业健康检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某能源公司天然气管道输送配套工程加气母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情况及控制效果。方法通过对该工程相关资料的分析、职业卫生学调查、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依据我国现行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该天然气管道输送配套工程加气母站所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经现场检测,甲烷CMC均为0.38 mg/m3,硫化氢CMC均为0.53 mg/m3,非甲烷总烃CTWA均为0.05 mg/m3、CSTEL均为0.05 mg/m3,二氧化碳CMC为784~895 mg/m3、CSTEL为678~822 mg/m3,所有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工程职业病防护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识别、检测某凹版软包装印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工程整改后职业病危害的变化,评估工程整改效果,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得出整改前后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评价有针对性的系统工程整改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污染的改善效果。结果整改前该厂作业工人接触的有毒化学物质超标较重,苯CTWA超标3.42倍,CSTEL超标1.87倍;乙酸乙酯CTWA超标1.33倍,CSTEL超标1.48倍。整改后上述有毒化学物浓度明显降低,达到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整改后噪声强度有所降低。结论有毒化学物质超标的印刷厂,经系统工程整改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某电厂化学水处理车间通风排毒系统防护效果,为同类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及通风排毒设施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通过卫生工程检测,分析通风排毒系统控制效果。结果整改前,化学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100%;二氧化氯加药间及炉内加药间实测通风换气次数分别为3.4和2.6次/h,不符合标准要求。酸碱计量间的通风换气次数为12.1次/h,符合标准要求。整改后,二氧化氯加药间及炉内加药间的通风换气次数分别为12.0和15.3次/h,符合标准要求。结论整改后各加药间的通风排毒设施防护有效。通过对通风排毒系统防护效果的检测,能发现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应定期检测通风排毒设施防护效果,确保通风排毒设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分析某公司煤码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法、职业卫生检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本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卫生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本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总尘)、噪声、高温,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煤尘(总尘)CSTEL:1.1~4.8 mg/m3,CTWA:1.1~3.9 mg/m3。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项目采取的各项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手机生产加工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为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粉尘、激光辐射、紫外辐射、电离辐射、微波辐射和化学毒物。工作场所中噪声强度为66.9~90.3 d B(A),超标率6.25%;甲醇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1.4~85.9 mg/m3,超标率26.92%;作业场所中生产性热源的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激光辐射、紫外辐射、铝合金粉尘、微波、电离辐射和除甲醇外的其他化学毒物强度(浓度)检测结果都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噪声、化学毒物(甲醇、苯、乙醇、乙苯、铅)、车间通风是手机生产加工厂主要的控制因素,包装清洁、点胶是关键控制工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某金属制品厂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的防护效果,为金属制品行业粉尘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效果检测等方法,对改造后的通风除尘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金属制品厂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前粉尘危害较为严重,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3~6倍。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为CTWA0.5~1.0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经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效果检测,尘源控制风速达到0.41~0.65 m/s,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金属制品厂改造后的通风除尘设施达到预期效果,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农药厂农药复配项目职业病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类比法和经验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粉尘等,并进行了连续3 d检测。其中苯8个检测点中有5个点的CSTEL及3个点的CTWA超标。经整改后再次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连市某耐火材料检测中心实验室职业卫生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浓度。方法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深入实验室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实验室定点采样并进行理化分析,测定改造后的通风橱风量及控制风速。结果该耐火材料检测中心未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验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致使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改造后的通风橱风量为1710 m^3/h,控制风速为0.60~1.60 m/s。实验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刺激性化学毒物,包括盐酸、氨、氟化物、氟化氢、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氢氧化钾及氢氧化钠。检测发现,在关闭及开启职业病防护设施两种情况下,除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外,其余化学有毒物浓度相差1~361倍,其中盐酸、氟化氢及氟化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2~6倍。结论该耐火材料检测中心实验室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致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因长期未进行检查和维护,其通风排毒无效,使得理化检测中心实验室成为一个刺激性化学物高风险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识别某企业冰晶石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危害程度,并对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査、职业卫生检测和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其中粉尘CTWA<0.1~3.0 mg/m^3,氟化氢CMC<0.02~0.50 mg/m^3,氟化物CTWA0.025 mg/m^3,氢氧化钠CMC0.1-0.2 mg/m^3,氧化钙CTWA0.025 mg/m^3,噪声LEX.W81.1~81.8 dB(A)。结论冰晶石生产项目为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生产企业应重点关注氟化氢的防控问题,做好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基本可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饮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征,并对关键控制措施施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学调查、危害因素定量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化学毒物、粉尘和高温。粉尘(含其他粉尘、活性炭粉尘和矽尘)浓度未超标;重点检测化学毒物有乙酸、丁酮、氢氧化钠、盐酸、磷酸,其中乙酸称量过程接触乙酸CSTEL浓度超标(8.7~34.5 mg/m~3),整改后符合标准要求;噪声强度为79.6~96.2 d B(A),噪声普遍超标。结论此类高度机械化企业噪声危害严重,化学毒物危害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