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顺式引导插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腔气管插管困难已见很多报道,双腔气管插管困难目前报道的不多.为此,笔者总结12例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后采用导引管法顺式引导Robershw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的经验,现作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次侧听诊法在右双腔支气管导管(R-DLT)快速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全麻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150~178cm,29~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E组),每组各20例。前者采用传统听诊法,后者采用次侧听诊法,即右DLT插入气管后,听诊左肺,边予肺通气边推进导管,当左侧呼吸音突然减弱时视为导管刚进入右主支气管,继续推进3.5/3.4cm(即导管前端至支气管套囊近端边缘的距离),两组定位后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并调整。该实验中,需记录:①两组DLT插管及定位良好时所需时间;②两组定位好及改变体位后FOB检查导管移位并调整的次数;③两组单、双肺通气后10 min时动脉血气值;④术后喉部水肿、气道黏膜损伤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插管时间、PaO2、PaCO2、pH、术中调整DLT次数及操作损伤人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E组DLT定位时间(154.5s)及一次性定位成功率(95%)明显优于C组(216.7s,10%)(P<0.05)。结论次侧听诊法操作简单,定位快速准确,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且不增加插管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行RobeItshaw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ASAI-Ⅱ级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组(A组,n=40例)和传统插管法组(B组,n=4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插管一次到位的成功率及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较B组明显提高(P〈0.01),A组插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行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插管较传统插管法一次到位成功率高.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双腔支气管导管(doble-lumen bronchial tube,DLT)已普遍应用于胸科手术。Robertshaw双腔管取消了隆突钩,便于插管操作。但导管难以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能准确引导双腔管,但价格昂贵,无法普及。在无纤支镜的条件下双腔支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循序渐退法在双腔支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序渐退法用于双腔导管行支气管插管及导管插入深度的定位问题。方法对52例开胸手术患者行支气管双腔导管插入时,采用适度地循序渐退法,每次退出1-2cm,套囊再充气,分别钳夹一侧双腔导管,听诊双肺呼吸音,寻找导管前端插入的最佳位置。结果全部病例均达到满意的双侧总支气管封堵效果。术中思侧肺无漏气现象,健侧肺呼吸音清晰,SpO2 100%。结论开胸手术行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循序渐退法确定导管插入的最佳位置,不需要辅助设备,简便易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寻求一种能提高定位准确性的听诊方法。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患者100例,根据2002年11月~2008年3月按不同的听诊法和按时间顺序各选择50例,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组性别、年龄、体重、全麻过程中呼吸机参数无差异性。Ⅰ组是过去采用常规插管听诊定位法。Ⅱ组采用改良后的边听诊边插管法。结果:Ⅱ组患者采用改良听诊法明显提高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的准确性。结论:改良听诊法根据结合术侧肺的静止情况和脉搏氧饱和度的稳定程度来判定双腔气管导管的位置,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管径与患者左主支气管内径一定匹配的前提下,导管进入左主支气管遇到阻力后,直接将导管回退一段特定距离,使导管准确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需采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行肺隔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50例。2组患者术前均行CT测量左主支气管内径,选择相应型号导管。A组采用回退法定位,B组采用常规的听诊法定位。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组定位情况,并调整导管至最佳位置。分别记录导管以回退法、听诊法、经FOB调整至最佳位置后的置管深度,观察2组患者定位满意率和错位率、定位所需时间、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A组导管定位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P<0.01)、错位率明显低于B组(P<0.01)、导管定位深度与最佳位置的距离明显小于B组(P<0.01)、定位所需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回退法用于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与听诊法比较,准确性较高,定位时间短,气道黏膜损伤率较低,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的插管深度差异.方法 50例择期手术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患者,全麻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后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对位满意后记录插管深度;再以纤支镜准确定位双腔管位置并记录插管深度.结果 50例患者插管听诊满意后,在纤支镜下观察因插管过深需退管的34例(68%),不需要调整导管位置的14例(28%)因插管过浅需进管的2例(4%).结论 通过听诊法定位双腔管位置的插管深度普遍偏深,在听诊定位满意保证双肺隔离良好的基础上适当退管0.5~1cm,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听诊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拟评估采用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效果。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胸科手术患者91例,随机分成二组:指示球囊组(Ⅰ组,n=46),听诊组(Ⅱ组,n=45)。麻醉诱导成功达到插管条件后用常规方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方法Ⅰ组中当插入后继续向前推动导管直至遇到阻力时停止,将支气管指示球囊通过三通连接压力表,并通过三通缓慢注入1.0~2.0ml空气使气囊压力达到30cm H2O,然后缓慢回退导管直至压力表显示为初始值一半时停止,抽空支气管气囊的空气,将导管向前推进1cm,重新将气囊充入气体,完成定位。Ⅱ组中使用传统听诊法进行判断定位。结果应用纤维支气管镜验证二组导管定位情况,Ⅰ组的成功率为95.7%,导管处于理想位置的为34例,Ⅱ组成功率为66.7%,导管处于理想位置的为10例,Ⅰ组成功率和处于理想位置的人数均优于Ⅱ组(P〈0.05)。结论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在无纤维支气管镜应用条件时可作为其替代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应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简单、实用、可靠的方法。方法:选取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病人240例,随机分为3组:听诊组(采用听诊法)、简易步骤组(即听诊+吸痰管通畅+单肺通气测定气道压力组)、纤维支气管镜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判断),每组各80例。3组病人确认插管满意后以纤维支气管镜验证。结果:纤维支气管镜组全部定位满意,准确率100%。纤维支气管镜组准确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易步骤组准确率高于听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步骤组的定位方法准确率较高,方法简单、实用、可靠,是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总结双腔管在国人中应用的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胸部肿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由一位麻醉医师选择并插入一次性PVC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先用听诊法确定导管的位置,再由另一位麻醉医师用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结果.当病人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时,再进行听诊和FOB检查,记录结果.当导管位置偏离正确位置0.5cm以上时认为是导管错位.同时记录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w)、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FOB检查时有71.3%和45.0%的导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平卧位导管错位时,插入过深和插入过浅发生率相似,侧卧位以插入过浅为主.右侧双腔管较左侧双腔管更易出现错位.结论:使用Robertshaw导管行肺隔离时,在病人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定位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插管方法,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的方法插管,B组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定位,比较两种方法插管的一次成功事、管端对位的准确率,以及两组病人术后与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和管端的对位准确率都高于A组,术后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A组的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法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事与管端对位准确率,并可减少插管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具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任海珍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4):285-285,303
目的探索吸痰管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双腔支气管导管内插入吸痰管,应用吸痰管作为支点代替Carlens导管的隆突钩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管端定位。结果56例位置正常者53例,过深者3例,正确率达94.6%。结论吸痰管定位法是一种实用、准确、操作简便的定位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视喉镜联合支气管封堵器与可视喉镜联合双腔支气管导管对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胸外科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临床教学,每组25人。试验组采用可视喉镜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对照组采用可视喉镜联合双腔支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插管时间、纤支镜定位时间、插管即刻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学员考核成绩。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员气管插管时间[(95.3±10.1)vs.(137.5±13.5)]和定位时间[(100.8±11.7)vs.(155.4±15.3)]均短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学员插管即刻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小(P<0.001)、插管成功率高(92% vs. 68%)(P<0.001)、并发症低(P<0.001)、学员考核成绩高(P<0.001)。结论 胸外科手术麻醉教学中气管插管时应用支气管封堵器比双腔支气管导管更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降低患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和增强学员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双腔支气管插管可进行单肺通气并分别吸引两侧肺内分泌物,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因传统的确定双腔管位置的方法较为繁锁;需在两侧分别通气时用听诊器反复听诊双侧肺呼吸音或用纤支镜确定导管位置。故我院自2002年开始尝试用漏气法检测双腔气管导管(Robert shaw双腔管)位置,方法较为简便,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拟评价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DB)对Robershaw导管进行定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卢传森 《广西医学》2001,23(1):127-127
我院自 1 998年 4月至 1 999年 1 2月共开展双腔支气管导管 (Double Lumen Tube,简称 DLT)插管复合麻醉 1 1例 ,在肺叶切除和食道癌根治术等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1 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35~ 63岁 ,平均 49岁。ASA均 级 ,其中肺癌行肺叶切除术 8例 ,食道癌根治术 3例。1 .2 麻醉方法1 .2 .1 麻醉前准备 :本组使用英国产罗伯特肖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根据病人个体情况准备合适的导管 ,并备上下型号各 1根 ,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漏气 ,衔接管与麻醉机接头是否吻合 ,装上导管通芯。1 .2 .2 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联合支气管封堵器与可视喉镜联合双腔气管插管对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胸外科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临床教学,每组25人。试验组采用可视喉镜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对照组采用可视喉镜联合双腔气管插管组,记录各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定位时间,插管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学员考核成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学员气管插管和定位时间短(P < 0.05),插管即刻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小(P < 0.05),插管成功率高(P < 0.05),并发症低(P < 0.05),学员考核成绩高(P < 0.05)。结论:胸外科手术麻醉教学中气管插管时应用支气管封堵器比双腔支气管插管更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降低患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和增强学员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明视法和传统盲探法用于双腔导管支气管插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明视法组(Ⅰ组,30例)和传统盲探法组(Ⅱ组,30例),观察两组用左型双腔导管行支气管插管术时导管一次到位例数及其术后咽喉疼痛的情况。结果Ⅰ组一次到位28例,明显高于Ⅱ组(Ⅱ组20例);Ⅰ组导管一次到位术后咽喉疼痛10例,明显少于Ⅱ组(Ⅱ组13例)。结论改良明视法应用于双腔导管支气管插管术时导管到位率较高,病人术后咽喉疼痛少,对病人刺激小,是一种简便、可靠、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检查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LDLT)定位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共纳入需单肺通气的ASAⅠ级胸科手术成年患者80例,男61例,女19例,年龄3679岁,平均(62±10)岁。随机分为超声组和临床组,每组各40例。临床组通过呼吸音和气道压定位,将左侧或右侧单肺通气时仅通气侧有呼吸音且气道压<40 cm H2O评估为导管位置合适。超声组通过超声检查患者双侧胸膜及膈肌的相对运动及气道压定位,将左侧或右侧单肺通气时仅通气侧有胸膜和膈肌运动且气道压<40 cm H2O评估为导管位置合适。最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判断导管准确位置。结果:通过纤维支气管镜验证,临床组和超声组LDLT定位合适例数分别为24例(60.0%)和33例(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组判断LDLT位置的特异度为6.25%,准确率为62.5%,阳性预测值为61.5%,而超声组特异度为28.6%,准确率为87.5%,阳性预测值为86.8%,两组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肺运动联合气道压监测的方法能提高LDLT定位合适的成功率,其判断LDLT位置的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较高,在纤维支气管镜不具备或不合适的情况下,是LDLT插管定位的另一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