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基阿魏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法检测MFA对HSC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法检测HSC上清液羟脯氨酸、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和透明质酸。结果 MFA可以抑制HSC的增殖,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MFA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HSC细胞上清液HYP、HA、TIMP-1含量,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MFA通过抑制HSC的增殖,从而使ECM合成减少,肝纤维化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的激活对于HSC表达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原代HSC并体外培养;以MTT实验检测PDGF对HSC增殖的作用;以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PDGF对PDGF-βR与CTGF、ECM成分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以及调控ECM降解平衡的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PDGF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促进HSC的增殖。PDGF可以促进其受体PDGF-βR和CTGF的蛋白与mRNA表达。PDGF还可明显上调ECM成分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表达。此外,PDGF影响ECM的降解平衡,表现为TIMP-1的表达上调,而MMP-2的表达下调。结论 PDGF/PDGF-βR信号转导途径可明显促进HSC活化与ECM生成,抑制ECM降解。所得结果可以为药物阻滞PDGF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肝纤维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Ⅰ型胶原、α-肌动球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IMP-1)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鸢尾黄素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及活化标志α-SMA mRNA的表达,增强肝星状细胞中MMP-13 mRNA的表达,降低TIMP-1 mRNA的表达。结论:鸢尾黄素既可以有效地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同时又能减少肝星状细胞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增加胞外基质的降解,因而具有潜在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各种病因所致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酒精性肝病的发展过程中,乙醇和代谢产物乙醛可改变机体氧化还原状态,活化枯否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诱导HSC活化、增殖和胶原合成,形成肝纤维化。本文将对酒精性肝纤维化中HSC活化的机制和相关靶点加以综述,为开发抗肝纤维化药物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γ 干扰素 (γ IFN)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CⅣ、PCⅢ、LN)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6 2例 )给予γ IFN 1MU/d× 30d ,后隔日 1次 ,连续 2个月 ;对照组 (47例 )常规护肝降酶等治疗 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CⅣ、PCⅢ、LN)。结果 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Ⅳ、PCⅢ、LN)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γ IFN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沈莉 《江苏医药》1990,16(6):326-328
细胞外基质由各种胶原、非胶原成分构成,细胞能调节其周围基质的合成和降解,故细胞外基质能反映相应细胞功能状态。基质的异常将引起组织器官的病变。胶原和非胶原基质都不仅仅是简单的组织支架,它们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对于细胞外基质的免疫组化研究有了迅速发展,基质的分子结构及一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时肝星状细胞激活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卿  史晓宇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07-1808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CM)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其转归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目前肝星状细胞已成为研究LF发生机制中最受重视的细胞。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后的修复反应过程,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最终发展阶段。目前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s)的增生和激活。激活后的HSCs产生大量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和细胞因子(CK)。本综述以肝星状细胞为中心,重点阐述交感神经递质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枇杷叶熊果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PPAR-γ、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枇杷叶熊果酸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罗格列酮对照组,枇杷叶熊果酸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干预24、48、72 h后,运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PPAR-γ、TGF-β1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PPAR-γ、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随着熊果酸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对细胞的增殖的抑制率增高(P<0.01);ELISA结果显示,随着熊果酸药物浓度的增加,上清中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下降(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随着熊果酸药物浓度增加,PPAR-γmRNA的表达量增加,TGF-β1 mRNA的表达量下降(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随着熊果酸药物浓度增加,PPAR-γ蛋白的表达增强,TGF-β1蛋白的表达减弱(P<0.01)。以上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组作用较对照组强。结论枇杷叶熊果酸能够抑制HSC-T6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外基质分泌,该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表达,下调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复方861对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861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传一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复方861作用48小时,以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作用,传一代细胞以10mg/ml复方861作用48小时后,以ELISA法、斑点杂交法检测胶原蛋白分泌及相应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1.56-100mg/ml复方861(经0.45μm滤膜过滤)可使MTT转化率下降,细胞增殖受抑,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10mg/ml复方861可使Ⅰ、Ⅲ、Ⅳ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分泌量下降。结论 复方861抗纤维化的部分机理在于抑制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减少胶原纤维在肝脏内的沉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TC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CF) mRNA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500 mg·L-1)的银杏叶提取物处理 HSC-T6 24 h及48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及空白对照组中TGF—β1,CTGF 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分析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提取物10,100,500 mg·L-1能明显抑制 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降低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 (P<0.01或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随剂量增加及时间的延长,抑制效率增加;并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影响HSC-T6的细胞周期,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SC-T6的增殖,降低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
黄遵仁 《海峡药学》2009,21(6):158-160
目的探讨干扰素-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指标和HBV-DNA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IFN-γ治疗9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9月后检测肝功能、HBV-DNA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CⅣ和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干扰素、了在有效抑制HBV,降低肝功能的同时,能降低血浆HA、LN、PⅢP和CⅣ含量,进而达到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的人源肝星状细胞(LX-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外基质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下人源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的作用;LDH比色法检测排钱草生物碱对LX-2的细胞毒性;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中α-SMA、Co1-Ⅰ、MMP-2及TIM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下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排钱草生物碱各剂量组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差异无显著性。LX-2细胞中的α-SMA、Co1-Ⅰ、及TIMP-1 mRNA随药物浓度增加,其表达下降,MMP-2 mRNA表达上升。结论 排钱草生物碱可能通过抑制LX-2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毒素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内毒素 (LPS)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脏HSC和Kupffer细胞 ,制备LPS刺激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 (KCCM ) ,并以MTT法观察LPS及KCCM对HSC增殖的效应。结果 无LPS刺激和浓度为 1μg/ml的LPS刺激所得的KCCM对HSC有显著增殖作用 (P <0 0 1) ,且两组之间有差异 (P <0 0 5 ) ;浓度为 10 μg/ml的LPS刺激所得的KCCM对HSC无影响 (P >0 0 5 ) ;加入兔抗人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可抑制低浓度LPS刺激的KCCM对HSC的增殖作用 (P <0 0 1) ;LPS浓度为 1μg/ml和 10 μg/ml对HSC直接作用均无增殖效应 (P >0 0 5 )。 结论 内毒素刺激的KCCM可促进HSC增殖 ,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陈猛    马勇    魏伟  李响  张林 《中国新药杂志》2009,18(3):257-261
目的:探讨α-肾上腺素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和拮抗剂酚妥拉明对体外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的影响。方法:体外对HSC-T6进行复苏和培养传代;MTT法检测HSC-T6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检测HSC-T6培养上清液中透明质酸(HA)和III型前胶原(PCIII)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HSC-T6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基质金属酶-13(MMP-1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的活化HSC-T6中,去甲肾上腺素(10-5,10-7,10-9 mol&#8226;L-1)能促进细胞增殖,升高分泌HA和PCIII水平,增强TIMP-1蛋白的阳性表达并降低其凋亡率;酚妥拉明(10-5,10-7,10-9 mol&#8226;L-1)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MMP-13的阳性表达并增加HSC-T6的凋亡率。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纤维化的作用,酚妥拉明则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该作用与其对HSC-T6增殖、凋亡及HA和PCIII分泌水平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复方86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861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 ,传一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复方861作用48小时 ,以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作用。传一代细胞以10mg/ml复方861作用48小时后 ,以ELISA法、斑点杂交法检测胶原蛋白分泌及相应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1.56~100mg/ml复方861(经0.45μm滤膜过滤)可使MTT转化率下降 ,细胞增殖受抑 ,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10mg/ml复方861可使I、III、IV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分泌量下降。结论复方861抗纤维化的部分机理在于抑制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从而减少胶原纤维在肝脏内的沉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8β-甘草酸(18β-GL)和γ-干扰素(IFN-γ)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染毒开始及染毒后5wk分别用18β-GL和IFN-γ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与正常组及染毒组比较,观察各组病理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18β-GL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IFN-γ组相近,而且明显小于染毒组,其中羟脯氨酸(HyP)、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较染毒组明显降低。结论:18β-GL有IFN-γ相近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本文参考Friedman等的不连续密度离心法并作改良,建立了一种经济、简便、可靠的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方法。方法: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灌流大鼠肝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并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分离培养的HSC经台盼蓝拒染实验活细胞大于98%,细胞得率为3.95×10个/肝脏。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稳定、可靠,而且本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HSC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尤其是细胞水平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γ-干扰素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γ-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机制.方法17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分成3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2组大鼠肝纤维化造模均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每周2次,每次 0.5 ml).γ-干扰素治疗组在造模第9周每天皮下注射10万单位的干扰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2周处死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形成,RT-PCR检测肝组织中I、III型胶原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γ-干扰素显著逆转了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γ-干扰素治疗组能明显降解纤维化大鼠肝中的胶原(P<0.05).PT-PCR分析可见I、III型胶原 mRNA的表达在γ-干扰素治疗组均明显减少.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在γ-干扰素治疗组均明显减少.结论γ-干扰素能逆转免疫引起的肝纤维化,这是由于其能促进肝脏胶原的降解作用,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的逆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源性白介素-10(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星状细胞(HSC)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60只♂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N组)、CCl4组28只(C组)和IL-10干预组24只(Ⅰ组),建立正常对照、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及IL-10干预模型.造模第7周和第11周,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离体灌流消化,1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HSC的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分离肝星状细胞.造模第7周、第11周新分离的HSC中,N组的ICAM-1不表达,C组与I组均检出ICAM-1表达,C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组(P<0.01);造模第11周,Ⅰ组的ICAM-1表达水平较第7周有明显下降(P<0.01),C组较第7周则明显增多(P<0.01).结论:ICAM-1随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进展表达升高;IL-10可通过抑制HSC ICAM-1表达,在抗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