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药物的合理应用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2002年1月,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28条"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2009年9月,我院建立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采用单剂量静脉配药模式专门为门诊患者提供静脉药物配置服务,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配置中心医嘱执行系统应用差错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卫生部2002年1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28条指出: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实行集中配置和供应.我院于2003年10月建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并开展工作;已配置输液累计达200万袋,基本覆盖全院所有病区.从"中心"近3年的运作情况看,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医嘱执行子系统".现对该系统应用心得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3.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起草并发布了《静脉用药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立,可以规范临床静脉用药调配,提高输液质量,促进静脉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预防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注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长期以来 ,国内医院输液的配置都是由护士在病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 ,这对药物质量影响很大 ,特别是在配置细胞毒性药物时 ,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业务最早于 2 0世纪 6 0年代出现在欧美国家少数医院 ,后来被普遍接受 ,成为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 2 0 0 2年 1月 2 1日 ,卫生部发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第 2 8条规定 :“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静脉液体配置中心 ,实行集中配置和供应”。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  相似文献   

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r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2002年1月21日,卫生部发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第28条规定:“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静脉液体配置中心(室),实行集中配置和供应。”这已成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的萤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孙佩男  陈碧翠  覃韦苇 《上海医药》2010,31(10):444-447
2002年1月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第二十八条要求,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在我国首次提出了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要求。2010年4月,卫生部医政司正式颁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标准操作规程》,这是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首次正式对静脉用药调配做出细化的管理和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浅谈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晓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3014-301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为了加强对药品的应用管理,保证患者的输液质量而对输液进行集中管理、集中配置的新形式.目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均已开展和实施.2002年1月28日,卫生部发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第28条规定:"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这已成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进行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场所,是在符合制造标准(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滴注药物的配置,这已成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黄建勇  吕景燕 《海峡药学》2007,19(11):131-132
介绍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开展全静脉营养液配置的情况,并参照《静脉用药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和《静脉用药调配操作规程》(试行)中各条款,分析尚待完善之处,力求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9.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集中调配部门,其日常管理质量和风险管控能力关系着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本文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涉及静配中心安全运行与风险管理、日常管理等规定的详细解读,以期为医疗机构静配中心建立安全运行与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管理,保证临床用成品输液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指医疗机构中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按照静脉用药配置的要求,在药学部门的统一管理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和(或)护理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肠外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读北京市地方标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规范》(DB11/T 1701-2019)(简称"《北京市地标》")的要点,为医疗机构管理者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工作人员深入理解该标准并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PIVAS工作质量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从《北京市地标》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与原国家卫生部组织颁布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国家规范》")和广东省药学会发布的《广东省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广东省规范》")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北京市地标》经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并于2020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其正文共分为7个部分,主要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环境要求(设计、选址、布局)、设备设施(通风系统及操作台、运行维护)、调配要求。《北京市地标》在遵循《国家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内容,与《广东省规范》一样,分别结合各自地方特色和实践现状,增强了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该地方标准是我国第一个以标准形式固定下来的静脉用药调配规范,有望推动北京市PIVAS工作质量的提升,使拟建、在建和运行维护中的PIVAS都能符合统一的标准,减少建成后无法通过验收或再进行改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陈志东 《上海医药》2010,31(10):440-442
为规范静脉用药,2010年4月卫生部出台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62号)(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医疗机构采用集中调配和供应静脉用药的应当设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mwices,PIVAS),即国内部分医院已开设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的同时,促进了静脉输液的合理使用,保障了静脉用药的安全,目前国内PIVAS数量已超过350家。  相似文献   

13.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临床药师,但是目前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直接下临床指导用药面临诸多问题.针对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的现实情况,临床药师依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指导临床用药方面摸索出一套医护人员易于接受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综述医疗机构药房开展灭菌制剂和静脉药物配置服务的基本要求。静脉药物配置服务已成为医疗机构药房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使静脉药物治疗风险最小化的最好实践。但是,由于临床用药的复杂性和紧急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尚不能为急诊病人,病区的临时输液治疗提供输液配置服务。因此,医学和药学专业人员需要协同工作,选择正确的制度优化静脉药物治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根据国际标准建立的集临床药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医疗机构。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根据澳大利亚配置标准建造,于2006年6月建成运行。其建筑面积500m2,包括抗生素及细胞毒性药物配置间、普通及营养药物配置间、排药间、成品间、药库等。目前,日配置量平均可达1 500多袋。现对2013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6.
骆伟  杨勇 《海峡药学》2007,19(10):135-137
目的为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提供参葡考。方法运用GMP原则,采用"预防为主、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办法指导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结果GMP原则对消灭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等隐患,保证药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结论以GMP原则指导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能有效保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2016年8月-2017年1月)和管理后(2017年2-7月)配置的静脉药物各3000例,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无变动情况,共计52名,比较管理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情况及药物配置中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为98.07%(2942/3000)明显高于管理前的91.80%(2754/3000)(χ^2=122.468,P<0.01)。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审方、摆药、贴签、核对环节、混合调配环节、成品输液核对、包装、发送、运送环节差错总发生率低于管理前(χ^2=32.417,P<0.01)。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提升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保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海 《中国处方药》2023,(3):185-188
目的 通过统计需在静脉配置中心进行药物配置的临床试验项目数,分析临床试验药物在静脉配置中心的配置现状,从而为进一步完善、规范药物配置和药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17年1月~2022年7月在静脉配置中心进行药物配置的临床试验项目达222个,对2017年1月~2022年7月临床试验项目每年在静脉配置中心配置情况、临床试验项目的类别,同时对各科室的临床试验项目在静脉配置中心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1月~2022年7月间临床试验药物在静脉配置中心的配置正逐年递增。而在临床试验项目类别有个人发起的试验项目(34例),但数量上少于医院层次的试验项目(188例),而发起临床试验项目科室最多的为内科(139例)。结论 临床试验在医疗机构的开展正逐年增加,静脉配置中心在临床试验项目的药物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提高临床试验药物配置的认识,制定科学化的管理,加强规范化的配置,培养严谨的态度,为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相似文献   

19.
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药学部门对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输液实行集中调配与供应。为明确“静脉输液混合调配中心(室)”(简称PIVA)的定位,坚持正确的方向,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建立与  相似文献   

20.
自卫生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002年1月21日)要求“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的规定颁布以来,各医疗机构纷纷建立全肠道外营养液(TPN)配制室。因此,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