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志杰 《中医杂志》2004,45(7):556-556
1 三承气汤功在大黄论 吴又可在<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的"按"语中说:"三承气汤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软坚而润燥,病久失下,虽有结粪,然多粘腻极臭恶物,得芒硝则大黄有荡涤之能;设无痞满,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  相似文献   

2.
急下存阴     
泄下法、早见于《内经》,张仲景继《内经》设三承气汤和三急下证,意在泻热而保存津液,明末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下法不仅泻实、而且泻热,倡温病下不厌早之说,主张及时逐邪,勿拘结粪。叶香岩《温热病篇》云:“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可见不论病在气分,营分、血分均有可下之证。至于病有兼夹证,随证可以下法与他法合用,如热邪搏结的心下痞,则拟下法与清热法合用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水热结实之大结胸证,则拟泄热逐水之大陷胸汤;蓄血在里,则拟下法与活血化瘀法合用之挑核承气汤,抵当汤;温病因热灼津枯  相似文献   

3.
吴又可<温疫论>治疫强调逐邪,认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主张"急证急攻","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并明确指出攻下法"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若应下失下,"或投缓剂",可致毙命当然,治疗疫病乃至杂病,不能只靠攻下一法、大黄一药,但吴氏对下法的论述仍有重要意义,于当今抗击"非典"工作中亦可借鉴.  相似文献   

4.
畅达 《山西中医》2011,27(1):1-6
中医通下法理论防于《内经》,奠基于《伤寒论》。温病学延续了《伤寒论》下法,并对其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温病学家不但创立了多首加减承气汤,以适应温热病证易于化燥伤阴的病机特点,而且在下法应用理论上提出了“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下法“非专为结粪而设”,“勿拘下不厌迟”,“邪未尽可频下”等观点,为攻下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目的在于逐邪热,下燥粪,保津液,祛瘀结,具有“祛邪存正”的意义。由于通下法作用强烈,收效迅速,如运用得当常可收到扭转病势之效果,但具体应用时又应严格掌握其临床指征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承气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针对阳明腑实证而设,具有通腑泄热,荡涤积滞,推陈致新的作用。吴瑭辑采前贤精妙,间附已意,在《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对承气汤的运用颇多创新,研读之后,薄有体会,试叙之以就正于同道。遵承气之法而不拘于承气之方承气汤是苦寒攻下剂,伤寒和湿病均用之,俱以攻下中焦胃腑郁热、燥结,挽拯阴液为目的。《条辨》指出:“承气者,承胃气也。……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  相似文献   

6.
明末医家吴又可以其“戾气”、“祛邪”学说跻身温病名流.在《温疫论》一书中强调祛邪治疗,提出“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善用汗、吐、下法,尤其擅长下法,推崇大黄,临床取得独到疗效。吴氏运用下法的理论是(?)下里邪、疏通气机、开门(?)贼。认为“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所调“承气”即下法的代名词,把下法广泛用于祛邪治疗,非攻下(?)屎专用,扩大了《伤寒论》承气汤的应用范围。吴氏在分析邪热与结粪关系时说:  相似文献   

7.
小承气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方剂学》将小承气汤列为大承气汤的附方,归于攻下之剂,言其具有轻下热结的作用,主治阳明腑实轻证。然细读《伤寒论》,张仲景称小承气汤具有“微和胃气”之用,并多次提及小承气汤主“和之”。可知张仲景运用小承气汤其本意不在攻下,但许多医家认为非阳明腑实之证不可妄用小承气汤,恐其攻下伤正,因此大大限制了小承气汤的临床运用。故本文总结《伤寒论》原文及各家观点,提出小承气汤非攻下之剂,实则为“和”法,并且从“微和胃气”、药物组成以及阴平阳秘等角度进行论证。文末通过临床典型案例分析,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临床运用小承气汤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运用"下法"的统计与研究,认为张仲景治病首重祛邪,邪去则正安。张仲景之下法千变万化,有寒下、有温下、有峻下、有缓下、有润下、有导下、有攻补兼施,又有表里同治之解表兼攻里。具体运用中,又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燥热内结者用通便泻热攻下法,气滞中满者用行气导滞攻下法,痰水内结者用逐水涤痰攻下法,血瘀而结者用破积逐瘀攻下法,湿热郁蒸发黄者用清利退黄攻下法,寒实内结者则用温经散寒攻下法。临床只要辨证准确,选用方法精当,自可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9.
张良芝 《国医论坛》2004,19(1):44-44
重症肝炎在临床上有重型肝炎、亚急性肝炎及慢性重症肝炎之分 ,虽然其病理基础不同 ,但大多以黄疸急剧加重、肝性脑病、腹水、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 ,其病死率高 ,预后不良。明·吴又可的《瘟疫论》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讨论瘟疫的著作 ,它在重症肝炎的治疗上有许多好的思想值得借鉴。1 强调攻下逐邪的作用攻下法可以逐邪 ,使邪有出路 ,以截断病势。吴又可提出“逐邪勿拘结粪”,就是告诫临床上不要拘泥于“满、胀、燥、实”的结粪证 ,需攻则攻。其用药上首推大黄 ,采用温里通下的治则。一般中医对重症肝炎辨证属于疫毒发黄的多采用清热解毒、凉…  相似文献   

10.
热结旁流在《伤寒论》第321条曰:“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躁者,可下之,应大承气汤”。其证名见于《温疫论·大便节》。在《温病条辨》中对此证有更进一步论述:“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热结旁流是由于肠中实热积滞较甚,燥屎内结  相似文献   

11.
系统梳理《伤寒论》三承气汤证条文,分析各证候、病机,认为用痞、满、燥、实、坚区分三承气汤证有一定局限性。三承气汤证反映了阳明腑实证病机演变的三个阶段:调胃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初期,燥热初结,胃气不和证;小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中期,小热小实证;大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极期,大热大实证。调胃承气汤的功效为泻胃中无形之结热,用芒硝的目的不是软化大便,而是解胃中无形热结。  相似文献   

12.
1小承气汤使用的3个特点:一是以小承气汤"微和胃气";二是以小承气汤测试转失气与否;三是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提示3个问题:一是小承气汤证不一定是燥屎内结,很可能是大承气汤证的前奏;二是小承气汤的攻下力量比大承气汤要弱得多;三是小承气汤不在于泻实而是偏重于行气。2调胃承气汤证多是误治后出现的一些变证,属于邪热在胃,并非有燥屎结滞在大肠。所以关于"燥、实、坚"的说法,"燥""实"尚可,"坚"则无从解释,绝不能因方中使用了芒硝,就断定证中有燥屎结滞。3关于承气汤的命名,"承气",即帮助阳明大肠承接阳明胃的下降之气,与"亢则害,承乃制"没有关系。4调胃承气汤证是邪热还在阳明胃之际,唯恐大肠不能承顺胃气而正常通降,尤须清除胃热以防邪热下传,所以方名叫"调胃承气汤"。"调胃"二字已经明确显示,病在阳明胃而非在阳明大肠,之所以"承气",仍是秉承既病防变,提前截断的治疗思想。5三承气汤证,是阳明胃家邪热亢盛到阳明大肠燥屎内结的一个系统过程。阳明邪热在胃,如不及时清除热邪,就会使邪热进一步加重而耗伤津液,而成阳明大肠燥结,所以尽快用调胃承气汤清泻胃热,截断病情发展。阳明燥屎在肠,潮热、谵语、腹痛,甚则喘冒直视、循衣摸床,说明燥屎已成,所以可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而从阳明胃家邪热到阳明大肠燥屎过程中,虽见有潮热、谵语、腹满,但尚不能确定腑实燥屎的形成,所以用小承气汤进行试探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下法,或称泻法,或称攻下法,是通过荡涤胃肠,通泻大便,逐邪下出,以祛除病邪的治病方法,属中医八法之一,它具有排除燥粪,攻泻热邪,逐水涤痰,破瘀开结,通导积滞的作用,适用于邪在胸腹胃肠,或燥粪内结,或宿食积热,或停痰流饮,或瘀血癥积等,属邪实正不虚者.  相似文献   

14.
凡是攻逐里实的方剂,它具有通导大便,排除燥屎,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早在汉朝张仲景《伤寒论》就确定阳明腑证的“三气汤”,实热结胸的“大承气汤”,攻逐水饮的“十枣汤”。清朝叶天士等,在温病学运用中认为:“病在其期,适当阳明邪实,应予救阳通腑。”我们在临床上治疗几种急腹症取得一定疗效,如患者潘××,男43岁,农民(住院号123186),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阻塞性黄疸。中  相似文献   

15.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承气汤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代表方剂,擅长通腑泄热,攻下燥结。凡具有“痞、满、燥、实”之证者,都可应用。笔者在临床中每每用此方,均能收到满意疗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廖红娟  王一飞 《中医杂志》2007,48(5):473-473
《温疫论》为明末吴又可论述温疫类疾病的一部专著,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温疫的致病病因——戾气,并系统地介绍了温疫的传变、辨证规律以及治疗用药特点,对后世传染性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其在论疫中强调顾护胃气的思想浅析如下。1攻下驱邪以通胃气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治疗瘟疫的原则:“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认为攻下可以驱邪开通胃气。应下之证,首在依据舌苔变化,凡病邪入胃,舌苔必黄,老黄苔、焦黑苔、舌生芒刺等皆为应下之舌。只要里有邪热,便可议下,逐邪宜早务尽、勿拘结粪。“邪在胃家,阻碍其正气,郁…  相似文献   

17.
大承气汤了自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阳明腑实证,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药组成,具有峻下热结的功效,有通腑泻热,荡涤肠胃、逐邪外出的作用。对于燥屎内结、停痰蓄饮、瘀血内蓄、寒实积滞等证均可用之。根据以上特点,且许多脑病常兼夹腑实之证,因此大承气汤在治疗脑病中的应用很多。  相似文献   

18.
调胃承气汤出自仲景《伤寒论》,主治太阳病误汗后的阳明结实,或伤寒直中阳明所致燥实,但气滞不甚之证。到后世温病学形成,下法在温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温病条辨》载有诸多应用下法方证,运用承气汤也有颇多创新。而温病之用又与伤寒之用有不同,讲究"下不厌早"之说,又忌辛温苦燥之品伤津,故多选调胃承气汤治疗阳明热结及兼证、下焦热瘀互结证,更有"以泻代清"之用。  相似文献   

19.
(二)攻下法 1.泻热和胃、软坚润燥法:调胃承气汤→主治阳明燥实证。2.泻热通便、破滞除满法:小承气汤→主治阳明痞满证。3.攻下实热,荡涤燥结法:大承气汤→主治阳明痞满燥实俱备证。4.破血逐瘀法:抵当汤→主治阳明蓄血证。5.润下缓通法:麻子仁丸→主治津亏便秘的脾约证。6.清热润燥、利窍通便法:蜜煎导方;猪胆汁方或土瓜根方等→主治津伤便秘窍涩证。 (三)温法温胃散寒,降逆止呕法:吴茱萸汤→  相似文献   

20.
温病临床常用的下法温病最易化热化燥,大多有伤津的特点,所以一般都以攻下(峻下)为主。在临床常用的有如下几种方法: 1.苦寒攻下。就是用苦寒之品攻下胃腑实热。此法适用于邪实正气未衰,亦无兼症的情况。主要症状是壮热,便秘,腹部胀满,烦躁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的阳明腑实症,或是热结旁流,或热盛痉厥。代表方为大承气汤。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书中指出的:“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秘,小便涩,舌苔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