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例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复苏后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患者年龄越大,合并严重慢性疾病越多,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成功的机会很小,即使当时复苏成功,也常在复苏后短时间内病死。复苏后的监护是进一步生命支持治疗的基础,有利于及时准确的评价各脏器功能及发现复苏后的一些严重并发症。指导临床治疗。我科于2005—03成功抢救1例呼吸心跳骤停的89岁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复苏后经进一步生命支持治疗,患者各脏器功能趋于稳定好转,并较长时期的生存下来。本文结合此例浅谈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复苏后的监护。  相似文献   

2.
林燕 《福建医药杂志》2014,36(2):155-156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高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救治老龄患者的突发病情变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我科去年成功心肺复苏1例高龄心脏骤停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后,患者心脏虽已恢复跳动,但心脏停止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尚未消失。由于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缺氧和代谢紊乱,抢救过程中挤压心脏,心内注射药物等引起机械损伤,心跳复苏后往往出现脑水肿、酸中毒、心律失常、低血压、肾功能衰竭以及感染等问题,甚至再次心跳停止,随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心肺复苏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复苏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是保证患者顺利渡过难关,早日康复的关键。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出院生存率;方法在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加强组织、环境管理、循环呼吸系统的监护和管理、重视脑复苏管理等方法;结果 28例患者至出院时均神志转清,吞咽及排尿排便功能恢复;结论重视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提高后期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1病案摘要患者男,84岁,因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出血后遗症、窦性心动过缓、老年性痴呆、慢性支气管炎等病长期住院治疗。近期患者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虽能好转,但病情不稳定。2007年6月1日11:57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查体:心跳、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末梢紫绀。心电监护示直线。立即予以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先后行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及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P-S IM V),建立双静脉通道;反复静注盐酸肾上腺素,在100 m l生理盐水中加入多巴胺200 m g静滴,同时100 m l生理盐水中加入盐酸肾上腺素10 m g静滴,3次静注异丙肾上腺素1 m g、1次甲基强的松龙40 m g、参附注射液60 m l及5次间断除颤(能量200~360 J),胸外心脏按压过程中发现腹部胀气高度膨隆,遂予以置胃管,排出大量气体。12:52心肺复苏成功,心跳恢复为窦性心律,心率为110次/分;而后用输液泵,以6 m l/h速度,输注生理盐水30 m l+多巴胺200 m g+阿拉明40 m g,血压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为95%(呼吸机辅助),患者四肢末梢...  相似文献   

6.
<正>心肺复苏(CPR)指当任何原因引起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即在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后,以人工呼吸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而迄今为止,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较低,其原因之一是患者心跳骤停时不能得到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89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后导致原有Ⅱ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加重,随即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了肺、心、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积极心肺复苏,22min后患者心跳恢复。复苏后患者出现明显腹胀,肠鸣音减弱,给予禁食、水,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洛赛克静脉滴注以防止应激性溃疡。治疗5d胃管引流出咖啡色液体,查胃肠引流液潜血阳性,考虑有消化道出血,在继续静脉滴注洛赛克的同时,给予立止血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8.
9.
10.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障碍,以致在平静休息时亦不能进行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缺氧状态,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及相关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治疗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及呼吸停止的有效措施之一,呼吸机产生通气,以代替或者改善自主呼吸,从而达到增加通气量,减轻呼吸消耗的目的。因此,使用呼吸机能够明显提高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但是有创的人工气道一旦护理失当,则会导致患者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敏晓  张连连 《江西医药》2006,41(8):620-62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后减轻脑功能障碍和防止脑损伤进一步加重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25例CPR后排除脑死亡的病人。进行严密观察意识神志的改变。采用亚低温疗法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测量中心静脉压(CVP)。加强循环的监测,预防感染和重视心理护理.总结其特点。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本组2例病人死亡。3例病人自动出院。18例病人痊愈.2例病人转入专科病房。结论CPR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轻心肺复苏后病人的脑损伤及防止脑损伤的进一步加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患者心肺复苏后的病情,总结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心肺复苏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复苏后所有患者均恢复了自主循环功能,其中有21例患者同时恢复了自主呼吸功能,有42例患者心肺复苏后发生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经过心肺复苏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中护理应主要监测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以及消化系统,为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病情评估以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孙琳 《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48-149
目的通过对26例心肺脑复苏病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水平,有效降低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ICU26例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对治疗护理过程进行观察、总结、分析。结果 26例患者死亡5例,植物人2例,痴呆及轻微后遗症4例,15例通过治疗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无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后遗症。结论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积极正确地实施复苏抢救、严密进行临床观察、认真全面地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实施心肺复苏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急诊科接诊的心脏骤停患者中选取54例,对其复苏方法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结果:37例复苏成功,成功率为68.52%;9例在存活12-34h后死亡;立刻复苏的成功率达到了95.00%,存活率为85.00%。结论: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但需要把握复苏的最佳时间,才能够在保证成功率的同时,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全程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呼吸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最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增加,同时成功撤机也成为重要环节,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也为了使患者克服脱机困难,早日康复,本文阐述了有关呼吸机的全程护理,以期对患者及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吸机现已成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与呼吸停止的有效措施之一。使用机械装置产生通气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从而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消耗的目的。现将患者使用呼吸机时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应用呼吸机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相关性肺炎因素分析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出现相关性肺炎多由于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人工气道等因素,针对这些诱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例如:外源性感染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减少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仅为2例。结论经过护理措施干预,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明显,患者可以保持畅通的呼吸,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临床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25例心肺复苏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13例)在基础护理上增加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动脉压。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动脉压无较大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可改善患者动脉压、心率,提升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2例2014年10月~2017年4月前来某院接受急诊的心肺复苏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仍选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康复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尽管有关心肺复苏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低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目前仍然是医学难题。术中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很多情况下医务人员基于条件和经验的限制,未能进一步研究其发生原因、处理措施、改进方法,其传统的观念和教科书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对复苏中电除颤的认识、按压的时机及时间问题等。本文对我们遇到的1例高龄患者成功心肺复苏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对心肺复苏时病理生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