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短缩的截骨段做成楔形骨块植入Pemberton骨盆截骨髋臼成型术截骨区观察植骨融合的效果。方法用Pemberton截骨术加股骨粗位下短缩旋转截骨为主,股骨截骨段植入Pemberton骨盆截骨髋臼成型术截骨区治疗大龄(7~10岁)发育性髋21例32髋,随访0.5—2.0年。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28髋截骨处骨融合良好,4髋髋臼角丢失5°~7°.3髋植骨吸收,1髋植骨移位脱出。结论采用短缩下的股骨段作为骨块填充髂骨截骨下翻后的空隙取得了良好的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Pembeaon三联或四联术治疗大龄先髋的机制和临床治疗策略。方法本组大龄先髋患者48例,年龄9~12岁,女36例,男12例,入院后予患肢皮牵引2周,三维CT重建,行髋关节切开复位+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加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或加大转子上移术。结果据SeverinX线评定标准对髋关节形态作出评价:优8例,良3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3.33%。结论髋关节切开复位+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术是一种治疗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优缺点。方法选择42例46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一组行Salter髂骨截骨术,一组行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两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式选择应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髋臼发育情况、股骨头脱位高度、前倾角大小、软组织挛缩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顾胜利  沈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56-2457,2460
目的探索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某科就诊的25例(28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回顾分析25例(28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术后疗效,对照分析治疗前后CE角、AI角及髋臼深度。结果本组25例(28髋),参照髋关节X线分级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2.9%,参照McKay临床疗效分级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5.8%。并发症情况: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再脱位1例,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显示,治疗前后CE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I角[(16.3±5.2)°]比治疗前[(51.5±10.1)°]显著小(P﹤0.05),而治疗后髋臼深度[(11.4±4.2)mm]比治疗前[(6.5±4.4)mm]显著大(P﹤0.05)。结论 Pemberton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2002年起我科采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并加盖术,部分患儿合并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相结合的联合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凌霞 《现代保健》2011,(17):86-87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行改良Pembertonsa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本组9例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改良Pemberton手术,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及采用有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9例(13髋)术后关节功能:优8髋,良4髋,可1髋,复位成功率100%。结论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复位效果与康复护理密不可分,只有医、护、家长和患儿密切合作,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改良Pemberton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分析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对于自2000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采用改良Pemberton手术治疗的73例90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经3个月~10年,平均3.4年的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者67例85髋,占91.78%。结论改良Pemberton手术在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1)即使髋臼轻度旋转,便能获得较大的矫形效果,且有效避免了传统Pemberton手术因所旋转的髋臼Y形软骨薄而引起呈水平状而带来的点状负重的弊端。但本手术技术较难,并可改变髋臼的上下径,使髋臼容积减小,从而导致股骨头与髋臼不匹配,髋臼需进一步塑形。(2)不用内固定,可避免二次取出内固定的小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1髋)为研究对象,采用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治疗。术前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CE角度、髋臼指数及股骨颈前倾角。术后观察植骨块及内固定情况、一般情况、基础疾病、CE角度、髋臼指数及股骨颈前倾角。结果全部患儿截骨有效及内固定全程稳定性,没有发生内固定失效和截骨端不愈合。15例(78.90%)患儿跛行明显改善,4例(21.10%)患儿跛行有改善。CE角度、髋臼指数及股骨颈前倾角均恢复正常,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查植骨及大粗隆融合处均骨性愈合。结论髋臼成形式骨盆截骨术可以避免骨盆发育畸形,创伤及出血量小,可以更好地使髋臼向前外侧旋转,同时可以对髋臼穹窿塑形,使股骨头可以获得更佳的包容与覆盖,对CE角及髋臼指数有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9.
周宇  李超 《工企医刊》2000,13(2):79-80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我国因就诊晚患儿年龄偏大而错过了非手术治疗时机,故多采用手术治疗。Salter 骨盆截骨术是较为常用的术式,疗效较为满意,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如术后再脱位高达16%以上~(〔1〕),股骨头坏死也占有相当比例。为此,本文就其并发症的预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8年~1995年间采用髋臼扩创粗隆下截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21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24髋,男4例,女17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0岁。左侧发病16髋,右侧8髋,双髋脱位3例。1.2 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均采用皮肤牵引手法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ega髋臼成形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发育性髋脱位患者均采用De-ga髋臼成形术治疗,观察髋臼形态、股骨头形态变化、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髋臼指数和Sharp角平均矫正度数分别为18.3°和11.4°,平均矫正率为59%和23%;臼头指数中心边缘角均增大,平均达到91%和22°;股骨头发生再塑形改变;髋关节功能评价中68.1%为"优"。术后短期并发症存在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功能受限。结论:Dega髋臼成形术对髋臼指数的矫正能力强,股骨头可发生再塑形改变,注意髋关节功能术后短期受限,经过功能训练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是比较适于大龄发育性髋脱位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除髋关节疼痛,保持关节稳定,关节活动功能好.方法:人工全髋置换术.结果: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坏死6例,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伴股骨头坏死1例,全髋置换术后假体下沉返修2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护理的重点是:预防切口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髋关节脱位;出院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较常见的小儿骨病,病因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慢性损伤是重要因素,治疗比较棘手,特别是对Ⅲ、Ⅳ型的治疗更为困难,预后较差。从1987年开始,本院采用股骨转子下内旋内翻截骨术治疗Ⅲ、Ⅳ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35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人工骨(羟基磷灰石)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治疗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至2008年1月期问对FicatⅡ—Ⅲ期的15例(1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死骨清除人工骨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治疗。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并摄X线片。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24.6个月。结果手术前后采用改良Merled’Aubigne评分法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价。19髋由术前平均11.68分改善至术后平均15.11分。术后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均有所恢复,外形改善,复查时大部分患者的股骨头仍能维持术后的形态,坏死范围未见扩大,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感到满意。结论人工骨与骨水泥混合植入法能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保留髋关节功能,推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FicatⅡ~Ⅲ期患者,尤其适用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创伤性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90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创伤组34例(36髋),非创伤组46例(54髋),对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假体松动率的差异。结果80例患者均获随访,创伤组随访(7.50±1.13)年,术前、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4.4.00±2.06)分、(93.22±1.10)分,优26髋,良8髋,可2髋,优良率94:4%,术后异位骨化1例,假体松动1例;非创伤组随访(7.20±1.16)年,术前、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42.85±1.97)分、(92.48±1.44)分,优34髋,良16髋,可4髋,优良率92.6%,术后异位骨化2例,l例术后第3天假体后脱位,假体松动4例。非创伤组松动率(7.4%)明显高于创伤组(2.8%),两组随访时间、术前及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满意,但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松动率较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高,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臀中肌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臀中肌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无菌坏死22例28髋。术中彻底清除坏死骨,切取带臀中肌的大转子骨瓣将坏死腔填满充实。结果:22例28髋随访24—72个月。按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百分评价法,优良率达92.8%(26/28)。结论:应用臀中肌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以下优点:①彻底清除坏死骨及减压;②重建股骨头血运,形成自体骨的股骨头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与重建;③对中青年患者可以减缓股骨头坏死的进程,延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该术式适用于40岁以下股骨头坏死FicatⅡ、Ⅲ期患者。  相似文献   

17.
骨盆截骨延长术。我院自1983~1988年共收治12例下肢短缩者,疗效比较满意,今摘要如下: 1.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21~35岁,短缩原因除外伤性1例,儿麻后遗症11例,其中2例还伴有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术前患肢短缩长度使用钢皮尺及垫木法2次测定,短缩长度最大为5cm,最小为2.5cm  相似文献   

18.
黄远源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023-5024
目的研究分析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4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半年至2年的随访,分析患者愈合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的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骨折复位良好,位置量好,随访中出现2例钢板断裂现象,其余患者均为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评分优良率为96.7%。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DHS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行DHS内固定治疗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统计比较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50ml,平均手术时间1.3h。术后随访3-36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功能评价总优良率为96.3%,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固、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邵英 《医疗装备》2013,26(3):26-29
目的:探讨重建股骨距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9例粗隆间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一期使用标准长股骨假体,采用新型的钢丝环扎技术固定粗隆间骨折块,保留股骨距。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无假体松动及下沉,所有的大小粗隆均获得愈合。一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一例发生深部感染。结论:不稳定性三部分及四部分粗隆间骨折,能够通过标准的股骨假体和粗隆间的钢丝环扎技术等到有效的治疗。该技术允许患髋早期安全负重,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