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滕晶 《天津中医药》2007,24(1):51-54
[目的]研究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协同用药对失眠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于7∶00、19∶00两个时相点灌服不同的药物,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醒寤晨方和安寐晚方协同用药能有效调节失眠大鼠不同脑区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论]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调和营卫恢复"昼精-夜瞑"与干预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667-1669
研究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以复制失眠动物模型,选择Morris水迷宫与避暗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变,反映“昼精”;通过分析实验动物的多导睡眠图观察大鼠睡眠节律的改变,反映“夜瞑”;观察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醒寤晨方和安寐晚方能有效的调整失眠大鼠各睡眠时相,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调节失眠大鼠细胞因子含量。提示醒寤晨方与安寐晚方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含量来改善失眠的昼夜紊乱状态,以达到“昼精-夜瞑”的最佳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晨清夜寐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以及失眠中药治疗服法。方法:根据心肾不交型失眠纳入标准,选择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按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SRS)评分,同时观察伴随症状与不良反应的对比情况。结果:中药组在SSRS评分降低幅度及改善伴随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晨清夜寐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显著,而且改善伴随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晨清夜寐方联合谷维素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方法:纳入4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谷维素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晨清夜寐方联合谷维素治疗,2组治疗观察4周。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SRS)评分和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并观察伴随症状(心悸胸闷,健忘烦躁,头昏头痛,神疲乏力)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4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SR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与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SRS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期觉醒时间均缩短,总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效率提升,微觉醒次数明显减少,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症状改善情况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晨清夜寐方联合谷维素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显著,可改善伴随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泻土化瘀方配合针刺治疗痰瘀内阻型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痰瘀内阻型顽固性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泻土化瘀汤配合针刺治疗,泻土化瘀方1剂/d,针刺治疗1次/d,每针刺5天休息2天。对照组睡前服用艾司唑仑片,1~2 mg/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同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7.59%(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量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5个因子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泻土化瘀方配合针刺能改善痰瘀内阻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赵氏寐安方(包括寐安一号、寐安茶饮)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赵建辉不寐病专家门诊,中医辨证肝郁化火型不寐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赵氏寐安方,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分别按照中医证候减分率评定标准及PSQI减分率评定标准,2组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赵氏寐安方组较龙胆泻肝汤组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病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邵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5-16
目的:探讨解郁安神方加味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失眠纳入标准,选择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按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SRS)评分,同时观察伴随症状与不良反应的对比情况。结果:中药组在SSRS评分降低幅度及改善伴随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安神方加味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改善伴随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失眠方结合辨证治疗功能性失眠12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仿西医晨兴奋、晚镇静治疗失眠的方法,以展服具有兴奋作用的五味子、晚服有镇静作用的酸枣仁组成的失眠方,结合辨证论治治疗功能性失眠1对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以失眠为主要表现,无器质性疾病史,血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及体检正常,可归属于西医神经官能症范畴的患者120例。男42冽,女78例;年龄17-46岁,平均32.5岁;病程3个月一3年,平均5.6个月。2治疗方法2.l自拟失眠方:①五味子(捣烂)刀一fog,水煎,每晨空腹顿服。②炒酸枣仁30-opg,水煎,每晚睡前顿服。2.2辨证论治:①阴虚火旺:以心烦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蠲郁安神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西药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采用蠲郁安神方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情况,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状况,使用中医证候积分表评价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0%,27/30)高于对照组(63.3%,19/30),观察组PSQI总评分、HAMD总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蠲郁安神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伴抑郁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周德安教授“针灸治神基础方”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周德安教授“针灸治神基础方”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优于对照组的86.96%(4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德安教授“针灸治神基础方”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认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临床上运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营卫不和、肝血亏虚之失眠,既能外调营卫又可补虚养肝,使血虚得养,阴阳和合,经络大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切中失眠病证的主要病机特点,契合“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之法,与《黄帝内经》提出的以半夏秫米汤通调营卫、内达阴阳的治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合营卫生化理论对失眠病机的认识。笔者结合《黄帝内经》论述失眠的相关理论,从营卫生会的观点出发,试述失眠病机及运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证的证治机理,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以期在临床上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12.
禄颖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1925-1927
主要从营卫昼夜节律运行是睡眠活动的机枢入手,阐述了营卫运行失调是失眠发生的总病机,而在营卫失调这一总病机之下的关键点则在于阴阳节律、阳明、少阴。因此,通调营卫作为辨治失眠的总则和治疗大法,在临床运用时当侧重恢复阴阳节律、调和脾胃和交通心肾。与此同时,还对相应的用药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3.
对《灵枢》卫气运行与睡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卫气运行与睡眠的关系 ,以《灵枢》卫气运行的理论 ,从卫气运行的特点 ,睡眠与卫气的关系及睡眠失常的治疗方法为依据进行论述和临床典型病例介绍来说明。结论 :卫气运行与睡眠有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中对眼睑开合失调病症、睡眠失调病症、失眠、发作性睡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卫出下焦"并类比营气化血的过程,认为卫气虽由中焦脾胃化生,然而功能并未齐全,下焦膀胱促进其成熟,肾阳为其原动力;同时卫气是膀胱气化作用"气"的具体体现,其输布与津液同隧。下焦膀胱与肾在促进卫气成熟及输布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首先论述失眠的定义、流行病学、中西医对失眠的认识,其次是对失眠的总结与展望,最后列举贾主任临证加减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失眠肝脾不调型的验案,体现了贾老师通过调和肝脾、调畅气机治疗肝脾不调型失眠的临床思路。失眠肝脾不调证在贾跃进主任门诊就诊病人中比例较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但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并没有肝脾不调证这一证型,贾跃进主任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加减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失眠肝脾不调证,为中医治疗失眠肝脾不调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19-1021
从现代医学角度理解,饮食结构改变、劳累过度、情绪刺激、免疫力低下等病因作为应激原,参与应激过程,致HPA轴及LC-SP-AM系统激活,神经递质失衡,破坏睡眠-觉醒节律,使机体出现失眠(不寐)。中医学认为,以上病因可致机体脾胃内伤而产生不寐症状。故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将不寐的发生发展与应激之生理病理过程、脾胃内伤之病机联系在一起,治以健脾益气、调和脾胃之法,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对防治不寐及其伴随病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气一元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唯物基础,亦为人体生命观之基本内核。“气”乃构成宇宙之本原,亦为宇宙之最高范畴。作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立足“生命宇宙整体观”,临证之时,以《周易》先天“乾坤两卦”分析患者“元气”之强弱及其运行规律;论治之际,以“气一元论”为宗旨,以“六经辨证”为大法,以“仲景方药”为医剑,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纯中医可以防治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本文先浅探“气一元论”之理论基础,然后再观其指导临床(婴儿肝炎综合征)之效用。  相似文献   

19.
尿频是泌尿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疾病如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逼尿肌无力等,有时迁延难愈,治疗棘手。王琦教授主张"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形成了主病主方的学术思想,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以及有关认识多元辨病,考虑现代医学理化诊断对中医临床的参考意义,指导临床思维且延伸中医临床思路,佐以对症治疗,以加强选方用药的针对性,对尿频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主要介绍王琦教授治疗尿频的经验,并附典型病案以明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拟定益气活血膏方与补阳还五汤颗粒治疗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纳入30名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膏方治疗,疗程28 d;同时纳入30名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补阳还五汤颗粒治疗,疗程28 d。观察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对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8 d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益气活血膏方与颗粒组比较,能更好的改善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