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重度腕部高压电烧伤治疗的改进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减少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方法 将1980年1月至1998年3月的180例216个上肢腕部高压电烧伤分为两个时期进行比较分析,病例按其伤情分为Ⅰ、Ⅱ、Ⅲ、Ⅳ四型,由于认识上的提高和全身治疗及创面修复方法上的改进,如早期综合用药预防血管栓塞,积极的血管重建和使用大网膜和皮瓣早期修复创面等。将两组各型腕部电烧伤治疗措施和最终的截肢率进行比较。结果 1980-1989年及1989-1998年两个时期轻、中度腕部电烧伤(Ⅰ、Ⅱ型)截肢率保持为零,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由前一时期的80%降至后一时间的38.9%。结论 重建腕部血管通道、手术修复创面及综合治疗是减少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方法将1980年1月至1998年3月的180例216个上肢腕部高压电烧伤分为两个时期进行比较分析,病例按其伤情分为Ⅰ、Ⅱ、Ⅲ、Ⅳ四型,由于认识上的提高和全身治疗及创面修复方法上的改进,如早期综合用药预防血管栓塞,积极的血管重建和使用大网膜和皮瓣早期修复创面等。将两组各型腕部电烧伤治疗措施和最终的截肢率进行比较。结果1980~1989年及1989~1998年两个时期轻、中度腕部电烧伤(Ⅰ、Ⅱ型)截肢率保持为零,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由前一时期的80%降至后一时期的389%。结论重建腕部血管通道、手术修复创面及综合治疗是减少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特重度腕部高压电烧伤治疗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方法将1980年1月至1998年3月的180例216个上肢腕部高压电烧伤分为两个时期进行比较分析,病例按其伤情分为Ⅰ、Ⅱ、Ⅲ、Ⅳ四型,由于认识上的提高和全身治疗及创面修复方法上的改进,如早期综合用药预防血管栓塞,积极的血管重建和使用大网膜和皮瓣早期修复创面等。将两组各型腕部电烧伤治疗措施和最终的截肢率进行比较。结果 1980~1989年及1989~1998年两个时期轻、中度腕部电烧伤(Ⅰ、Ⅱ型)截肢率保持为零,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由前一时期的80%降至后一时期的38.9%。结论重建腕部血管通道、手术修复创面及综合治疗是减少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带蒂与游离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带蒂与游离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的比较沈祖尧,王乃佐,马春旭,宓惠茹,桑慧华,沈余明,周先锋腕部组织结构精细,皮下软组织簿,且有十余根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肌腱贴近皮肤通过腕部。腕部电烧伤后易造成手部缺血坏死,截肢率高达20%~60%[1]。由于肌腱...  相似文献   

5.
不同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方法:本组共有13例15处虎口电烧伤,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急诊清创,依据伤口情况,分别采取3种皮瓣修复。①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皮瓣,宽约5cm,远端达近侧指间关节;可携蒂部分中指背皮肤,形成的皮瓣远端为双叶。②骨间背则动脉为蒂的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通过腕部皮下隧道转移。③以旋髂浅或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同侧下腹部薄皮瓣带蒂转移,术后2周断蒂。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评价修复虎口功能与外形。结果:8例11处虎口电烧伤创面以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4例4处虎口损伤以同侧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例以下腹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15例皮瓣转移后循环良好,创面Ⅰ期修复。1例前臂背侧岛状逆行皮瓣边缘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边缘0.5cm坏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和同侧前臂逆行皮瓣血运可靠,质地较薄,虎口修复后外形及功能良好。腹部皮瓣可提供较大面积修复组织,供区隐蔽,但修复后虎口外形和功能欠佳。结论:以同侧第一掌背动脉皮瓣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带蒂与游离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部组织结构精细,皮下软组织薄,且有十余根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肌腱贴近皮肤通过腕部。腕部电烧伤后易造成手部缺血坏死,截肢率高达20%~60%。由于肌腱、神经等烧伤,既使创面愈合也常遗留手部严重伤残,功能重建十分困难,疗效也不够满意。少数轻度腕部电烧伤创面可用局部皮瓣修复,但大多数创面修复所需组织量大,必须用远隔皮瓣移植。我们将近8年来临床治疗的57例68个腕部高压电烧伤创面,分为以带蒂腹部皮瓣和吻合血管游离皮瓣修复两组,比较其创面愈合情况、手术总次数及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肋间血管带蒂皮瓣覆盖上肢电烧伤深度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方法 2003年~2005年应用以第7~10肋问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修复肘部、前臂、腕部、手掌部深度烧伤创面6例,皮瓣面积(16cm×12cm)~(9cm×7cm).18天~21天断蒂.结果 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切取超过脐旁线,致远端边缘2cm×3.5cm面积坏死.术后外观满意.结论 肋间血管外侧皮穿支带蒂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上肢手部、前臂、肘部的修复,与其他带蒂腹部皮瓣相比,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腹部联合皮瓣分期转移修复前臂环形毁损性电烧伤八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肢高压电烧伤大多存在腕部、前臂皮肤软组织广泛缺损,覆盖创面是其修复的难点,临床上这类患者截肢率较高,特别是腕部Ⅲ型电烧伤。笔者单位应用腹部联合皮瓣分期转移的方法治疗上肢Ⅲ度电烧伤患者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8例患者均为男性青壮年,被高压电烧伤右上肢7例、左上肢1例,腕部及前臂均有环形毁损性创面。其中7例于伤后48 h内入院,1例于伤后40 d左右由外院转入。5例患者于入院后4 h内急诊清创行腹壁联合皮瓣分期转移修复术,2例急诊行前臂切开减张,于伤后72 h行清创探查皮瓣修复术,1例移植刃厚皮控制感染后延期行皮瓣修复术。  相似文献   

9.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腕部深度电烧伤沈余明马春旭手腕部及前臂远端接触性电烧伤极易引起腕屈侧皮肤及深部组织如肌腱、肌肉、神经及骨关节的损伤,处理不当可造成手部严重功能障碍。近年来我们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局部移位修复腕部新鲜电烧伤Ⅰ型及部分Ⅱ型病人共1...  相似文献   

10.
例 1 男 ,34岁 ,工作时被高压电烧伤双腕掌侧 ,伤后 3d入院。烧伤深度为Ⅲ度 ,部分创面深及肌层 ,按笔者提出的腕部电烧伤分型方法[1] 可归为Ⅰ型。立即行急诊手术 ,切除焦痂以及坏死的屈指浅肌腱、旋前方肌 ,保留受损的屈指深肌腱 ;正中神经有 1cm已变性 ,亦予以保留。右腕部创面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 ,左侧腕部创面用尺动脉腕上皮支岛状皮瓣修复 ,创面Ⅰ期愈合。伤后两个半月 ,患者在进行右手握拳活动时 ,突感腕部一震 ,食指屈曲功能随即丧失 ,其余各指屈曲尚好 ,诊断为电烧伤后肌腱自发断裂。 2d后 ,手术探查见原被烧伤的肌腱大部分已…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应用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瓣在腕部电烧伤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6例腕部背侧仅残留少量正常皮肤的环状深度电烧伤患者,伤后立即使用蒂在上、下两侧的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瓣覆盖创面,并观察创面修复及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创面均Ⅰ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外观较为理想。结论早期使用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瓣覆盖腕部深度电烧伤创面,可有效地促使其修复,同时对手腕部的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烧伤后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和特点。方法 15例电烧伤所致组织缺损患中,7例采用带知名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5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3例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急症期手术修复3例,二期手术修复12例。结果 15例患17块皮瓣中,全部成活15块,2块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部分坏死。结论 根据电烧伤组织缺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修复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及转归,分析不同策略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200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共有28例患者35个腕部入组。以2013年12月31日为界,前一阶段(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9例11个腕部,接受常规治疗;后一阶段(显微技术治疗组,简称显微组)19例24个腕部,接受显微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单侧/双侧、伤后至首次皮瓣移植时间、患肢血管重建、皮瓣选择、游离皮瓣面积、皮瓣转移术后感染率、手术次数、创面修复时间、治疗结局、总截肢率等临床指标。结果2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9.43±12.4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桥接或通血皮瓣手术进行血运重建。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为4(3,6)d。常规组共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8例,游离皮瓣3例;显微组共行带蒂轴型皮瓣修复6例,游离皮瓣/肌皮瓣1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常规组接受手术3(2,3)次,显微组接受手术1(1,2.75)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0)。皮瓣修复术后皮瓣下方继发感染7例,常规组4例,显微组3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25)。总截肢率22.86%(8/35),常规组27.27%(3/11),显微组20.83%(5/2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62)。腕部创面愈合时间(入院至腕部创面愈合拆线)22(18~38)d,常规组38(25,40)d,显微组20.5(17.25,27)d,有显著性差异(P=0.010)。结论Ⅲ型腕部电烧伤的治疗需在尽早重建血运、彻底清创的同时,优先选择以游离皮瓣/肌皮瓣对腕部创面进行修复,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4.
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后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 方法 本组 2 1例肘部至腕部广泛高压电烧伤、热压伤及碾压伤患者 ,清创后即时应用带蒂的联合皮瓣、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及巨大胸腹部联合皮瓣修复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 结果 除 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局限坏死及皮瓣下感染外 ,其余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 结论 对于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 ,早期清创后应用带蒂联合皮瓣、肌皮瓣修复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辦在腕部电烧伤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 6例腕部背侧仅残留少量正常皮肤的环状深度电烧伤患者,伤后立即使用蒂在上、下两侧的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辦覆盖创面,并观察创面修复及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例患者的创面均Ⅰ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外观较为理想。结论早期使用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辦覆盖腕部深度电烧伤创面,可有效地促使其修复,同时对手腕部的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为血供的带蒂腹部皮瓣覆盖上肢电损伤创面的手术方法,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以第7~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修复6例电损伤患者肘部、前臂、腕部、手掌部创面。皮瓣面积16.0cm×12.0cm~9.0cm×7.0cm,移植皮瓣18.21d后断蒂。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及外观。结果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蒂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耗时短。5例皮瓣移植后全部成活;1例皮瓣因切取时超过脐旁线,致远端边缘3.5cm×2.0cm部分坏死。术后外观满意。结论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蒂皮瓣适用于前臂、肘部及手部损伤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手腕部重度电烧伤创面的修复与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降低手腕部严重高压电烧伤后肢体截肢率,并恢复手部分功能。方法:1987年-1999年收治手腕部重度高压电烧伤44例55个肢体,早期充分减张,有血运障碍及时行血管重建手术,及时扩创,应用胸,腹部或腹股沟部皮瓣形成单蒂,双蒂或联全皮瓣修复创面,同时行抗栓,抗凝及抗炎治疗,创面修复后,进行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重建,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以及肌腱移位恢复手部功能,自体神经或胎儿神经睡复神经缺损。结果:III型截肢率为43.8%,自体肌腱移植按TAM标准均达良级;异体肌腱移植达可级,腓肠神经移植7例,胎儿神经移植1例,手指感觉恢复好,手内在肌功能部分恢复,结论:重建腕部血管通路,皮瓣修复创面,及时重建运动和感觉功能是减少手腕部重度电烧伤截肢率和恢复手部分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在前臂外侧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手部、腕部及前臂远端软组织缺损19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3~30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适用于修复手部、前臂软组织的缺损。  相似文献   

19.
手腕部及前臂远端接触性电烧伤极易引起腕屈侧皮肤及深部组织如肌腱、肌肉、神经及骨关节的损伤,处理不当可造成手部严重功能障碍。近年来我们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局部移位修复腕部新鲜电烧伤Ⅰ型及部分Ⅱ型病人共11例,皮瓣全部成活,为腕手部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临床资料 11例中男10例,女1例,年龄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蒂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前臂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对16例手前臂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带蒂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9.0cm×5.0cm~15.0cm×20.0cm。供瓣区直接缝合。术后7~18天断蒂。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起水疱,表皮坏死脱落,经换药自行愈合。10例获得3~10个月随访,皮瓣外形美观,无继发挛缩,受区外形和患肢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带蒂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可靠,应用形式灵活多样,是修复手前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