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医》1982,(9)
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张××问:1.《伤寒论》名称的源流;2.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名称是怎样产生的?3.为什么要命名太阳……厥阴而不用其他名称?4.阳为奇数,阴为偶数,为什么只有三阴三阳,而不是三阳四阴?5.厥阴的“厥”是否因为厥阴病有手足厥逆因而命名为厥阴?现解答如下: 《伤寒论》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病名源出《素问·热论》。《热论》专门讨论经络受病,为了便于辨证,故将《灵枢》的十二经脉简化为六经。《伤寒》的六经,虽然是以讨论脏腑之  相似文献   

2.
"质疑《伤寒论》六经病之循经传顺序"一文中郑氏对《伤寒论》六经病之循经传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提出质疑,提出观点认为《伤寒论》中六经病之循经传顺序若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则更为合理。笔者认为此观点有待商榷。本文运用武当山祝华英[2]道长关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正反双向运行的理论,对经脉循行形成新的认识,并以此就文中所提几点质疑给予释疑,得出结论认为《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并不是附会《内经》而为,而是对《内经》经络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实质,是建立在经络脏腑及其气化的基础上的。这里分别从其经络、脏腑、气化三者略加讨论。一、三阳三阴的经络问题从《伤寒论》中的经络病象如太阳病的项背腰强痛、阳明病的面赤面垢口不仁、少阳病的目眩耳聋胸胁满痛、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咽干舌燥和厥阴病的巅顶头痛  相似文献   

4.
<正>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论病邪传化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六经传化、脏腑传化、卫气营血传化、三焦传化。现就四种传化形式的各自特征及规律探讨如下。 1 六经传化 即病邪随六经经脉传注变化,是《伤寒论》论外感病主要传化形式,也是六经辨证论治的基础。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每一经包括手足两经,共为十二经脉。此“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网络表里内外,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所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后世也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笔者通过对经方、六经理论的阐释,以及对《伤寒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位序的理解,认识到古人总结经方的过程即:先认识到表、里,后认识到半表半里,三阳证先认识到表阳证太阳和里阳证阳明,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阳证少阳,故三阳的排序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阴证先认识到里阴证太阴和表阴证少阴,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阴证厥阴,感到疑问最多的是厥阴,故三阴的排序是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中三阳三阴排序不是简单的编写问题,更与经络相传无关,而正是标明了经方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目前,祖国医学对《伤寒论》少阳位置的认识,尚未统一,因此对少阳病的生理病理以及对寒热往来的解释亦有争议,故笔者不揣荒陋,陈以拙见,请教于同道。一、从阴阳消长看少阳的位置《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洽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在《素问·经脉别篇》文中亦提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  相似文献   

7.
浅谈下法治疗阳明腑实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辉  侯舒 《新中医》1994,26(1):62-62
浅谈下法治疗阳明腑实的体会罗建辉,侯舒,李潮芳仲景《伤寒论》的六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伤寒六经虽然与《素问·热论》有源流的关系。但二者在内容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伤寒论》的六经,是以脏腑经络受邪所出现的症状作为辨证纲领,既论实热...  相似文献   

8.
正咽,是人体经气流通之重地。观《内经》记载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和足太阳膀胱经气是间接通于咽喉之外,其余十条经络皆直接通达于咽,故咽痛成为临床常见症,并作为主证或者兼证常出现在多种疾病过程中。《伤寒论》以三阴三阳为理论框架,在太阳、阳明、少阴、厥阴等篇章中重点论及了热证、寒证及寒热错杂证型中出现咽痛证治,显然仲景讨论咽痛意在以寒热为纲,表明虽六经病皆可致咽喉不利而痛,然寒热是其辨治关键。《伤寒论》中描述症状有  相似文献   

9.
周娅妮  陈淋  刘静  张丹璇  周晓玲 《河南中医》2022,(10):1459-1466
《伤寒论》中的六经不单单是指狭义的经络,而是以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为物质基础的六大功能体系。六经体质是在遗传禀赋、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绪影响等综合作用的基础上,呈现出与六经功能体系相对应的阴阳偏盛偏衰,包括三阳体质和三阴体质,三阳体质可分为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三阴体质则分为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太阳体质包括太阳表实体质及太阳表虚体质;阳明体质为阳明里热体质;少阳体质分为少阳气郁体质与少阳郁热体质;太阴体质则包括太阴阳虚体质及太阴痰湿体质;少阴体质则分为少阴寒化体质与少阴热化体质;厥阴体质则包括厥阴血虚体质与厥阴血瘀体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反映人体全身的温度分布情况,应用于中医则可反映人体脏腑经络的气血虚实状态,不同体质人群的红外热成像特征不同。对六经体质的红外热成像特征进行研究与总结,可为六经辨病及经方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纲领,贯穿着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运用六经辨证可较全面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文章旨在运用《伤寒论》经典原文,依据现代各家研究来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分经辨治,对进此病行分析、归纳、总结、系统剖析,为治疗本病提出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医眼科六经辨证具有充分的临床基础与确实的理论前提,即十二经脉的畅通是全身机能如常的反映,亦是眼目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若十二经脉功能失调,也可反映于眼部,甚至可以引起眼病。因此,眼目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亦与经脉密切相关。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目病的辨证施治纲领,可见眼与脏腑经络的一体化,为眼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的辨证理论体系,是根据外感病发生发展、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创立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临床应用广泛,张仲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邪之所在的部位、寒热表现的趋势以及邪正交争的盛衰,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疾病的发展传变可以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循经“传”,也有越经“变”证。文章介绍临床并不常见的变证论治一例。  相似文献   

13.
试谈《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伤寒论》六经是在《素问·热论》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证候的认识,议论纷纷,见解不一。有人用“经络学说”来解释;有人用“脏腑学说”来解释;有人用“气化学说”来解释。他们各有其特点,各有所发挥,为我们研究《伤寒论》提供了宝贵资料。我本着与同道共同学习的想法,试谈个人肤浅体会。《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伤寒论》六经病证药物子网,基于药物子网的拓扑性质分析,揭示《伤寒论》六经病证用药规律。方法将《伤寒论》方剂按照六经辨证进行分类,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将药物抽象为节点,分别建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药物子网,分析各药物子网的节点度、网络连通性拓扑性质。结果治疗太阳病、太阴病的主要药物为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治疗阳明病的主要药物为大黄、人参、杏仁;治疗厥阴病的主要药物为干姜、当归、细辛;治疗少阴病的主要药物为附子、茯苓;治疗少阳病仅小柴胡汤数据。任意两经子网间公共节点计算显示,治疗太阳、阳明、厥阴、少阴病的方剂具有较多相同药物,太阴与少阳病证药物子网数据较少,且多为其他经子网方剂添加少量新药物而组成。结论《伤寒论》六经病证的用药规律存在差异,对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1.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提出的。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者为纲,来分析归纳伤寒病的发展变化的一种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六经] 《伤寒论》里,虽无六经的名称,但六经渊源于《内经》,后世医家认为伤寒是以六经来辨证论治的,这是从《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而发展起来的分类方法。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它是《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  相似文献   

17.
六经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经张仲景发展,广泛应用于疾病辨证及治疗,六经即三阴三阳,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与经络理论、脏腑理论、中气理论关联紧密,明确“六经”的本质及《内经》与《伤寒论》中对“六经”论述的异同,可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根据伤寒六经辩证取相应经络的穴位来进行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 枢机之含义枢机之含义 ,《素问·阴阳离合》篇云 :“太阳为开 ,阳明为合 ,少阳为枢。”“太阳为开 ,厥阴为合 ,少阴为枢”。就三阳经而言 ,“太阳为开 ,谓阳气发于外 ,为阳之表 ,“阳明为合”谓阳气蓄于内 ,为阳之里 ;“少阳为枢”谓阳气在半表半里之间 ,可出可入为枢机。就三阴经而言 ,“太阴为开”谓阴分之表 ;“厥阴为合” ,谓居阴分之里 ;“少阴为枢” ,谓居阴分之中。开者为出 ,合者为入 ,枢者为出入之间 ,此为“开、合、枢”之说。《伤寒论》少阳证是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起着二经枢纽作用。按着疾病发生部位而言 ,三阴又有少阴为…  相似文献   

19.
<正>1理论依据1.1《伤寒论》三阴三阳及三阴三阳病欲解时1.1.1《伤寒论》三阴三阳《伤寒论》三阴三阳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三阳感受寒邪后,人体发生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荣卫、气血变化,产生疾病,仲景制定理、法、方、药,而成为《伤寒论》。1.1.2《伤寒论》三阴三阳病欲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子上;少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说,中医没有解剖,中医的脏腑是功能的脏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早在《伤寒论》就有明确的中医自身的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系统学思想。它把人体从结构上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部"。从功能上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位"。集中体现了传统哲学中的"体用"观(一体两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